郭嘉


蘇杉杉,人氣偶像團體SNH48成員,五官精致、笑容甜美。舞臺上的她能唱能跳,活力十足,而生活中的她則甜美可愛、溫柔乖巧。在成為少女偶像之前,她說自己是一個二次元宅女。入行之后,她學習唱歌、跳舞、表演和MC等等,從一個人的小世界站上萬人大舞臺,蘇杉杉說這是自己做過最不可思議的事。如今已經小有成績的她相信在未來一定會光芒四射,成就一個最好的蘇杉杉。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在談論環保,作為個人來說能對環境保護起到多大的作用?這可能是很多人都曾想過的問題。其結論可能是環保應該是全民的、政府的,個人的力量和影響是微乎其微的。于是就會發現,身邊的很多人是非常有環保意識的,可惜僅僅是口頭上的。行動嘛,偶爾為之,沒有長性。
不過作為一種對照,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的態度是不管別人怎樣,我要做環保的事情,我要過健康環保的生活。這群人就是“樂活族”。對于這一新的生活方式,蘇杉杉覺得這種生活不僅要追求物質上的健康,更要追求心靈上的快樂。“其實在我看來樂活就是‘快樂生活,也就是一種注重環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是積極的、向上的,也是可持續的。”
“提倡環保、拒絕浪費。”這是社會一直在倡導的,蘇杉杉說自己也在盡可能地做到這些。“因為我們生活中的不注意,其實大自然正在用它的方式“回擊”著我們。我覺得環保不分大小,生活中的點滴也可以環保起來。比如身邊常備一個可以循環使用的袋子,這樣就可以不使用塑料袋,比如一張紙可以正反面使用,比如隨手關燈,或者現在倡導的垃圾分類。其實這些都是生活中的點滴瑣事,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堅持。”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環保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保護環境貢獻出一份力量,從此刻做起,從點滴做起,從我做起。”
《時尚北京》:“樂活”會讓你的生活產生什么樣的變化?追求“樂活”的人,他們最終追求的本質是什么?
蘇杉杉:樂活會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健康,更有意義。是一種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時尚北京》:你覺得保護環境的意義是什么?
蘇杉杉:保護環境的意義就是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生活的家園,讓大家生活得更舒心、更快樂。
《時尚北京》:追求時尚是每個人的終生享受。那么對于樂活族而言,應該怎樣追求他們的時尚呢?你認為時尚和環保中間有什么聯系?
蘇杉杉:對時尚不要一味地跟隨和模仿,多購買環保的產品,可以選擇舒適環保的面料。環保也是一種時尚。

《時尚北京》:你是否覺得只要有利于健康與環保,就算沒有品牌,即使貴一點,也會購買環保的產品呢?
蘇杉杉:我會想去購買環保的產品,跟有沒有品牌沒有關系。
《時尚北京》:你覺得到目前為止,我們在環保這方面最應該注意的是什么?
蘇杉杉:我覺得最應該注意的就是尾氣排放,大家可以選擇騎自行車,綠色出行。
《時尚北京》:你如何看待垃圾分類這件事情?
蘇杉杉:垃圾分類可以變廢為寶,有效利用資源,減少廢棄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生活中蘇杉杉是一個比較隨意的人。因為平時工作比較忙,她會利用休息的時間補補覺,或者待在家里看看影視劇。快樂一直是蘇杉杉追求的生活態度,而她也把快樂帶給身邊的每一個人。作為一名偶像,保持好的身材還是很重要的,蘇杉杉說自己保持身材的方法就是跳公演。“因為我們每周都要跳公演,要連續跳很多首歌,運動量非常大。而且平時排練也比較多,需要一直跳舞,基本上靠這個就可以一直保持身材。”
對于時尚,蘇杉杉覺得時尚應該是多變的,但她并不會盲目跟風,她覺得最適合自己的舒適狀態就是時尚。蘇杉杉給自己定位的風格是比較日系,簡約、隨意。因為平時要經常跳公演,所以她也會收集一些發飾或者項鏈之類的小物件,“主要是跟公演的衣服比較搭”。
《時尚北京》:喜歡怎樣的生活方式?
蘇杉杉:輕松一點。
《時尚北京》:對于你來說,是不是一個特別喜歡旅行的人呢?你覺得旅行的意義是什么?
蘇杉杉:我并不是一個特別喜歡旅行的人,但我會有想要去的地方。我覺得旅行的意義就是逃離生活的喧囂。
《時尚北京》:那在旅途中有什么難忘的事情嗎?你會選擇什么樣的城市去旅行呢?
蘇杉杉:好像沒有特別難忘的,一般都是輕松的事情。我會選擇有很多美食的城市去旅行,因為好吃的東西對我來說很重要,比較吸引我。
《時尚北京》:作為愛豆來說,你覺得粉絲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蘇杉杉:我覺得意味著依靠和陪伴。
《時尚北京》:你覺得自己最自信的地方來自哪些方面?
蘇杉杉:其實我并不是一個很自信的人,但是有很多東西熟能生巧之后我會變得比較自信。比如說跳公演,如果跳了很多場,我就會很自信。
《時尚北京》:想和十年后的自己說些什么呢?對未來有哪些期許?
蘇杉杉:希望未來的自己已經可以得到想要的吧,加油哦!

何陽輝作為“零零后”新生代潛力小生,今年他一直積極活躍在娛樂演藝活動中,比如參與自然資源部第51個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線上呼吁活動,深圳市德義愛心促進會“520·愛你在云端”云上生日會第二季的錄制,愛音斯坦FM電臺“星光哄睡企劃”活動,讓很多人記住了這個唱跳俱佳、多才多藝的大男孩。除此之外,他的個人音樂唱片也在如火如荼地制作當中。對于自己的工作,何陽輝坦言人生很短暫,他希望在有限的時間里多一些不同的體驗。相信接下來何陽輝的演藝之路會越來越精彩。
對于樂活,何陽輝理解為健康、快樂、環保地生活著。“這是一種非常有益于個人或者說世界的生活狀態和趨勢。”問及“樂活”會讓你的生活產生什么樣的變化時,何陽輝說:“我不敢說自己是一個洛哈思主義者(即樂活主義者),但是我很享受和贊成這種健康、原生態的生活方式。通過自己得到健康來積極創造健康的地球家園,這本身就是一個善舉。”
曾有人這樣說過,樂活對環保來講,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它把生活方式放進了環保。環保不是少數人的英雄行為,單純的英雄主義的環保已經走入困境。高尚的環保可以成為大眾時尚,變成每一個人的生活。
何陽輝坦言自己在生活中是一個很注重環保的人,而他也利用自己“公眾人物”的身份呼吁周圍的家人、朋友、粉絲要關注環保。除此之外,他也會積極參加一些與環保有關的公益活動。“今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我參加了自然資源部組織的‘珍愛地球活動,呼吁大家要低碳出行、愛護花草、隨手關燈,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在保持著這些習慣。”
其實除了自身要關注環保,養成一些好習慣之外,何陽輝覺得多參加一些環保方面的活動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自身學習和了解的東西畢竟是有限的,在參加活動時你會學習到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我覺得如果每個人都盡可能有意識的采用‘樂活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為保護環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如今生活在北京,何陽輝覺得這座城市最應該注意的就是過量的私家車對于環境的污染。“我希望大家都能盡可能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環保代步工具。”而他平時也盡可能在去上班和上課的途中選擇自行車代步。
“我覺得環保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從自己做起,說得多不如做得多,慢慢地以實際行動去影響大家。我不敢說自己做得有多好,但是這件事我會一直做下去。”
《時尚北京》:“樂活”的生活方式構架了一種什么樣的生活定位?它是時尚的另一種代名詞嗎?
何陽輝:采用可循環的生活方式,盡可能地避免一切對于自然可能產生蝴蝶效應的舉動。它是時尚的原生形態。
《時尚北京》:喜歡“樂活”的人也非常注重環保。那在你看來,環保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何陽輝: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多采用公共交通、堅持使用可持續用品,節約水電資源,減少污染都是環保。
《時尚北京》:你覺得保護環境的意義是什么?
何陽輝:從小國家和學校的教導:保護環境就是守護我們的家園。
《時尚北京》:如今全國各地都在踐行著垃圾分類,對于這個你如何看待?
何陽輝: 我覺得垃圾分類是一種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
生活中何陽輝是一個很簡單的人。“我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業余時間里喜歡打籃球、玩游戲、看動漫。除此之外,我也喜歡跳舞,我覺得跳舞對于保持身材非常有效,因為跳舞能讓全身都得到運動。”何陽輝說自己非常向往能周游世界,“我到現在都很少有機會去旅行游玩,希望以后有機會多出去走走看看,開闊一下眼界,感受不同的風景和文化。”

作為一個新人,何陽輝坦言自己現在的壓力很大。“因為我還處于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唱歌、跳舞、表演都在一點一點地學習中。不過有的時候我也安慰自己有壓力其實是好事,沒有壓力就不會有動力。而且我也有自己的解壓方式,就是看電影、看動漫、玩游戲、聽音樂,這能讓我暫時忘記一些煩惱,處于一種非己的狀態中。”
因為從小就喜歡表演、唱歌,長大之后有機會從事這個行業讓何陽輝覺得很幸福。演員、歌手、模特,何陽輝一直在嘗試著不同身份。“我覺得人生就是要不斷地嘗試和體驗,況且我還是一個處于學習階段的新人,我認為能多接觸對我自己來說就是一種進步。”
《時尚北京》:對時尚怎么理解?
何陽輝:我理解的時尚是一種前衛的意識。
《時尚北京》:希望成為一個什么樣的藝人?
何陽輝: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帶給大家快樂的人,我希望自己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和肯定。
《時尚北京》:你覺得自己的成就感來自何處?
何陽輝:每當完成一件事情,比如錄完一首歌,拍完一場戲,學了一支新的舞蹈我都很有成就感。
《時尚北京》:如果可以有選擇的機會,你會怎樣規劃自己的人生?
何陽輝:我希望能有很多的人生體驗,做演員和做歌手都能有一定的建樹。

她是《致命移情》里的王筠,是《火紅的青春》中的雪涵,也是《媽祖回家》里的柯翠蘭,她就是演員赫林。對于表演,赫林說她不想把自己局限在某個方面。“因為我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可以挑戰的事情也很多。每換一個新身份的時候,就會很有新鮮感。”她希望自己成為一個體驗派,永遠不會喪失感知,對表演永遠熱烈。
伴隨工業時代高速運轉帶來的資源過度開采及全球氣候環境的不斷惡化,環保、樂活的概念逐漸脫離少數人的時尚圈,成為一種漸受大眾關注的生活態度:不管別人怎樣,我要做環保的事情,我要過健康環保的生活。而以80后、90后為主要群體的一個新興人群—“樂活族”在生活中開始頻頻出現。他們主張像愛自己一樣熱愛地球、保護環境、嚴格自律、承擔責任。
在赫林眼中,樂活就是追求簡單健康、環保可持續發展、佛系的生活狀態。找到自己長久以來滿意的生活方式。“我覺得這是很多人一直在追求的事情,但它務必是健康而克制的。”赫林說其實樂活的生活理念跟小時候姥姥教給她的道理是一樣的,節約用水用電、不浪費糧食、不過度追求物質。
“我覺得樂活和環保是息息相關的,喜歡樂活的人也都追求環保、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垃圾分類,不隨手丟棄塑料袋、飲料瓶,也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同時他們也是‘低碳生活的實踐者:購買簡單包裝的商品,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減少喝瓶裝水和飲料,使用節能電器,親近大自然,參加植樹造林活動。”赫林說道。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在赫林看來保護環境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責任。“因為隨著物質生活越來越方便快捷,我們周圍的環境卻越來越惡劣。所以為了改變現狀,讓我們和我們的子孫后代能夠更好的生活,一定要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可持續發展,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是關系到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赫琳想了想,繼續說道:“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大的環境,但是只要我們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節約用水用電、使用節能燈泡、出門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回收舊報紙或用過的紙張、不隨便丟棄廢舊電池、減少塑料袋的使用等等。總之,能想到的有利于低碳和節約的任何做法,都是值得我們平時去努力做到的。”
隨心、簡單、快樂,赫林說生活中的自己沒有什么特別大的追求和目標,慢慢悠悠,奉行自然的生活狀態。“我很喜歡旅行,特別是工作完之后,會迫不及待地想要收拾東西去深山老林待一段時間。我自覺不是一個愛熱鬧的人,熱鬧會消耗我的能量,不如獨處時更讓我自在放松。”赫林坦言旅行就是找自己,靜心。“因為很多事靜下來,才會想得更清楚。”
赫林說能夠成為演員還要感謝她的媽媽,正是因為她的決定讓自己找到了人生方向。“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職業,可以體會很多與自己完全不同的角色,包括家庭背景、工作生活環境、社會身份等因素。還得貼合人物性格,最終讓自己成為角色,我覺得這樣的經歷真的非常棒,是其他職業不能體會到的。”
Talk對話赫林
《時尚北京》:追求“樂活”的人,他們最終追求的本質是什么?
赫林:理性生活,克制自身欲望,回歸自然。
《時尚北京》:你是否覺得只要有利于健康與環保,就算沒有品牌,即使貴一點,也會購買環保的產品呢?
赫林:看東西吧。肯定不會盲目跟風,像衣服類的,優衣庫的價格很適合,而且也環保。吃的東西健康就好。
《時尚北京》:你覺得到目前為止,我們在環保這方面最應該注意的是什么?
赫林:垃圾減量,特別是少制造一次性垃圾,應該是普通人最容易做到的環保小舉措。
《時尚北京》:你如何看待垃圾分類這件事情?
赫林:很有必要的一件事,自身也在努力實踐垃圾分類,廢物回收再利用,減少有害垃圾。
《時尚北京》:作為公眾人物,你如何向周圍的親人、朋友、粉絲倡導垃圾分類這件事呢?
赫林:真的。我一直覺得除非自己真的意識到了這件事的嚴重性,才可能自發地去做,告知可能會有效果,但更多的還是自覺。
《時尚北京》:你的假期如何支配?
赫林:我不喜歡利用假期休息的時間去旅行,假期就待在家里,身心放松,正常生活。
《時尚北京》:對時尚怎么理解?
赫林:對時尚的理解就是舒服。不僅僅面料舒服,還要看著舒服,很喜歡同色系的搭配,簡單大方就好。
《時尚北京》:你給自己定位的時尚風格是什么?
赫林:我穿衣服很簡單,喜歡真絲羊絨純棉這類材質,顏色就是純色,基本無裙裝,褲子多為牛仔和休閑運動。
《時尚北京》:你覺得做藝人之后對時尚感覺有更大的幫助嗎?
赫林:有的。即使喜歡的東西是簡單的,但要有獨特的質感。
他是話劇《窗前不止明月光》里的喬治,是話劇《烏龍山伯爵》中的售墳,是電視劇《何以笙簫默》里的趙亮,也是電視劇《我是杜拉拉》中的小虎……他是演員張淞。因為喜歡在臺上收獲掌聲,喜歡看到別人笑,他選擇成為一名演員。對于表演,張淞覺得這是一個痛并快樂著,要不斷學習的職業。“因為要塑造不同的人物及不同的職業,如果想要觀眾相信,就要學習更多的知識,體驗更多的經歷。

樂活,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對張淞而言,樂活是一種輕松自在、遵從自己內心、貼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環保、低碳、便捷、簡單,讓繁雜的工作和生活更加規律,效率更高。“在我看來,樂活首先看字面就是樂呵呵活著,再者就是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和純粹的心靈。這種生活方式不是要追求一個多高的位置、更多的收入,而是要有一個健康的時間規劃,簡單地說就是輕松愉悅的生活。”
“每個人對‘樂活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它對我構架的生活定位就是舒服、佛系。”張淞說道,“因為現在社會生活節奏太快了,快到很難有空閑時間在一個陽光很好的下午,坐在太陽下面發呆,而我恰巧是一個很喜歡發呆的人。”都說追求樂活的人,同時也追求環保生活,張淞說的確是這樣。在他看來環保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種習慣。“舉例來說,現在的垃圾分類,就是要培養大家養成一種環保的習慣。”
“你覺得保護環境的意義是什么?”
張淞想了想,說:“如果說是為了地球,為了全球不變暖,海平面不上升,我是真的感受不到。但如果說是要大家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氣,可以看到藍藍的天空,我覺得這就是環保的意義。”
對于環保,張淞覺得最直接、傳播最快的方式就是“人傳人”。看見不環保、不節能的行為就要去提醒,并將這種觀念傳播給更多的人。“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大環境,但是如果人人都能改變習慣,做好垃圾分類,廢物利用,不浪費……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一點一滴地積累,慢慢地效果就會非常顯著了。”
生活中,張淞一直都在踐行著環保的事情,比如用空的瓶子養水培花,把大的塑料桶改成澆花的花灑。再比如現在都在倡導的垃圾分類,張淞坦言自己每次都認認真真仔細分好,對于什么是有害垃圾,什么是干垃圾、濕垃圾,他都記得清清楚楚。“因為我覺得作為公眾人物有義務做好這些事情,起到帶頭作用。
工作的時候認真專注,生活的時候隨性自由。張淞坦言生活中的自己是一個幽默的人,閑暇時他喜歡待在家里看書、澆花。“我喜歡慢節奏的生活方式,就是泡個茶,聽個相聲,安安逸逸的發一下午呆。”
而他生活的態度則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正因為如此,張淞喜歡旅行,而且非常狂熱。“旅行對我的意義,就是在路上可以更好地感受自己內心的變化,換不同的環境,看到不同的人,找到人存在的意義。我最難忘的一次旅行,是在臨安山里的一個民宿,看到了星空與螢火蟲,晚上聽著蟲鳴,這些在城市的夜晚是根本體驗不到了。對于城市,我更加喜歡原生態的,甚至原始的地方,去感受真正的大自然。”
做演員這些年,張淞坦言壓力肯定會有,但他也有自己的減壓方法,那就是去山里找間民宿,安安靜靜住一周,放松一下,什么煩心事都會過去。他說自己最喜歡的演員是李雪健老師,“尤其是他對專業的認真,對藝術的堅守,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欣賞而是崇拜。再一個就是他對人物塑造的生動,細節上的拿捏,還有對待工作一絲不茍的態度,都值得我去學習。”
Talk對話張淞
《時尚北京》:“樂活”會讓你的生活產生什么樣的變化?追求“樂活”的人,他們最終追求的本質是什么?
張淞:最大的變化就是心態的改變,然后對待事物的看法也會慢慢產生變化,對身邊的人也會逐漸產生影響。最終追求的本質就是身心愉悅放松,活在當下。
《時尚北京》:你覺得到目前為止,我們在環保這方面最應該注意的是什么?
張淞:“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我們最需要注意的,有的人可能認為個人不環保也不能造成什么影響,但是這樣的人如果多了,那對環境真的是一種災難。
《時尚北京》:你如何看待垃圾分類這件事情?
張淞:之前垃圾全在一起,不能得到一個很好的利用和分離。所以垃圾分類是一個變廢為寶的很好的方法。
《時尚北京》:希望成為一個什么樣的藝人?
張淞:實力派的藝人。希望通過自己的專業得到大家的認可。
《時尚北京》:如果可以有選擇的機會,你會怎樣規劃自己的人生?
張淞:在人生的每一個小節點,正視自己的能力,定上一個小目標,逐個實現。
《時尚北京》:近期的一些工作安排和計劃?
張淞:近期工作就是演話劇,然后就是踏踏實實的看一些書,再磨一磨自己的專業,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