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嘉
摘?要:社會經濟穩健發展的大背景下,文化演出不斷豐富,為了保證舞臺設計工作順利展開及提高效率和質量,進而在傳統舞美基礎上增加了以數字技術、網絡媒體、立體影像、感應互動等新媒體手段,構筑出一個具有互動性、感染力、戲劇化、創新型、浸入式、空間節奏感強的全新舞臺。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舞臺設計?視覺延伸
20世紀中期以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新媒體藝術為當代藝術帶來無限創造的可能。它的出現改變了傳統藝術的思維模式,不但賦予了舞臺嶄新的設計語言,而且促使了舞臺設計理念與思維模式的轉變。新的表現形式碰撞出新的火花,新媒體技術被大量應用于戲劇、影視、晚會、展覽等演藝活動中。舞臺的時間和空間得以延伸、觀眾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大大提升了視覺感官,讓舞臺的意境變得更具吸引力,更為豐富。
因而,本文通過以新媒體藝術這一多元化的藝術呈現方式入手,梳理新媒體藝術在舞臺設計領域中的應用價值,其中新媒體在當下的應用及功能筆者概括以下幾方面。
一、新媒體技術對舞臺觀演關系拓展之空間的轉換
傳統舞臺美術因新媒體藝術的融入獲得超越現實的空間感受,勾勒出現實與想象、虛擬與現實之間的橋梁,對時間、空間做出了延伸與再創造。新媒體藝術參與到舞臺設計要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捷克舞臺藝術家斯沃博達是最早的新媒體戲劇實踐者之一。斯沃博達的舞臺作品《大雷雨》中,使用三道投影屏幕,兩道透明屏幕投射樹林、伏爾加河面、教堂壁畫等畫面,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的多元視角整合,得出虛擬、詭異的色彩氛圍并營造出時空幻象。再例如上海戲劇學院原創話劇《狂飆》投影影像、光的藝術、虛擬現實等新媒體技術手段之間的互動與結合,使得舞臺設計超越了傳統戲劇藝術的具體范疇,對人物塑造、心理意識、想象空間等某些狀態的表達更加靈活多變,不僅體現時代性,也使得多媒體在舞臺效果做到極致,并且在舞臺上將時空分隔,打造一個電影化的舞臺視覺效果。
二、新媒體技術對舞臺聲光融合之心理幻覺的重現與延伸
數字影像是目前新媒體在舞臺設計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之一。數碼技術與藝術的飛速發展融合,由一部數字調控臺便可完成環境的營造、時空的轉換、人物情感的渲染,為人們的視聽過程增添了豐富多彩的情趣。同時通過新媒體藝術將聲音運用到舞臺藝術表演上,大大加深了空間縱深層度和立體感受。比如在音樂演唱會上,運用多聲道的舞臺設計能夠形成立體的聲音場域,豐富了聽覺的感官。再例如新媒體舞臺劇《三體》中運用了 3D Mapping、紗幕成像、虛擬現實、視聽特效等先進技術手段,將整個劇場作為影像成像空間包裹,產生一種宇宙之浩瀚、人類之渺小的觀劇感受。表現秦兵組成人列計算機進行運算的時候,360 度全方位呈現出各個邏輯單元的運作.在舞臺設計過程中,新媒體藝術根據戲劇情境營造一種可感官的虛擬世界。虛擬時空與真實世界相融讓觀眾有著更強的感官體驗,從而獲得內部分享戲劇活動的愉悅。
三、新媒體技術對舞臺LED屏應用之感官的幻化體驗
現如今,在文藝晚會、綜藝節目、戲劇演出中LED屏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舞臺的色彩與表演的感染力有著密切的關系。為此,增強舞臺色彩尤為關鍵和重要。舞美設計者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可以不再拘泥于傳統老舊的觀念和視閾里,他們可以借助LED技術大膽創新設計將不同的圖像進行整合,不同的場景畫面自由的拼接與切換。 2010 年的春晚王菲演唱的歌曲《傳奇》中就展現了新媒體藝術與舞臺表演的完美交互,在舞臺背景、地面、吊頂任意切換讓觀眾產生幻化的空間感官體驗, LED 屏幕能夠把舞臺切割多層次立體維度的空間,配合歌曲使得觀眾仿佛身臨其境一般。例如,2020年湖南衛視《618超拼夜》中李宇春《流行》的出場可謂高能演繹,在光影縱橫中潮酷打碟,視覺與歌曲所造成的壓迫感恰恰構造出戲謔反諷之意。
四、新媒體技術對舞臺全息投影等技術應用之視覺意象空間的無限延伸
“意象”主要是指借助客觀物象進行主觀情意的表達,并通過創造者與接受者之間情感交流再生出“意象空間”。新媒體藝術借助計算機技術和數字技術,創造出嶄新的視覺畫面,展現出更為強大的視覺表現力。在2014年BBAMS音樂盛典上實現了已故著名演員邁克爾·杰克遜在舞臺上的表演,應用了這種技術,取得了極好效果。再例如,2016年的G20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奇幻而又真實的場景借助全息投影虛擬藝術,在西湖水面上呈現的中國元素讓無數人陶醉。近幾年大型晚會的舞臺設計往往都會使用到這種新媒體藝術表現手段來呈現亦真亦幻的視覺效果,光與影的巧妙變幻,將傳統的審美觀念與時尚潮流相結合,視覺意象的無限延伸給觀眾帶來了一場全新的視聽盛宴。
五、結語
新媒體藝術與舞臺美術的結合絕非偶然,而是科技進步和藝術自身尋求變革的必然趨勢。在當今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時代,新媒體藝術因其多元而拓展到各個領域,其所體現出來的審美特征賦予了藝術審美對象的無限可能,具有多樣化、虛擬性、交互性等特征。相信在未來運用新媒體藝術必將給予當代舞臺創造更多可能性,同時具備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與社會職能。
參考文獻
[1]吳立昕.新媒體藝術在舞臺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北方傳媒研究,2016(06):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