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鍇拉瓜登頓



摘要:隨著國家對西藏的重點關注與開發力度的加大,西藏地區快速發展,大量外來務工人員涌入拉薩,以及易地搬遷等項目的實施致使拉薩市對居住小區的需求量變大,質量參差不齊。以拉薩市城關花園嘎吉三區為例,基于住戶角度,對西藏拉薩現代居住小區進行使用后評估。采用實地調研、調查問卷以及訪問問卷的調查方法,分析住戶對小區的使用情況、生活需求及精神需求。并為今后的拉薩現代居住小區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現代居住小區;地域文化;使用后評估
1???? 引言
拉薩市作為西藏自治區的首府,也是西藏自治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宗教活動的交流中心,也是藏傳佛教的宗教圣地之一,又因與印度、尼泊爾等國相接壤,受其宗教文化的影響,具有強烈且獨特的地域特色文化;拉薩市海拔可達3650米,位于拉薩河中游河谷平原地帶,屬于高原山地氣候,光照時間較為充足,紫外線輻射較強,氣候較為寒冷干燥,氧氣濃度較低,晝夜溫差大。
隨著國家對西藏地區的重點關注與開發力度的加大,西藏地區經濟快速發展,西藏人口呈逐步增長的趨勢,而拉薩作為西藏自治區的省會,其人口增長趨勢更為顯著,據西藏自治區2010年第6 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分析顯示,拉薩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79074人,現已增長至近56萬人口。因大量外來務工人員涌入拉薩,以及易地搬遷等項目的實施致使拉薩市對居住小區的需求量變大,質量參差不齊。雖然近年來西藏地區的住宅建設事業取得較大的成就,但由于起點低、底子薄,也出現了較多問題。
使用后評估(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POE)是指在建筑建成和使用一段時間后,對建筑進行系統的嚴格評價的過程,主要關注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設計成敗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1]使用后評估為建筑設計與前期規劃提供反饋,并為以后的建筑設計提供參考和依據。
基于上述情況,對西藏拉薩現代居住小區進行使用后評估確有必要,本文選取拉薩市入住率較高的城關花園嘎吉三區為研究對象,分析拉薩市新建居住小區基礎設施建設、居住空間體驗、住戶的生活及精神需求等問題,對拉薩現代居住小區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反思,并對地域特色、文化習俗、精神需求等與居住小區設計相結合提出建議。
2???? 城關花園嘎吉三區存在的問題分析
城關花園嘎吉三區位于拉薩市城關區西二路旁,該小區住戶多為本地藏民,藏族是深受藏傳佛教影響的民族,藏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體現出濃厚的地域特色,如:會在家中設置佛堂、跳鍋莊、轉經等。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對城關花園嘎吉三區居住使用情況調查與分析,主要采用對該小區內不同民族、不同職業以及不同年齡的住戶發放調查問卷和訪問問卷的形
式進行(見圖1、圖2),調查問卷和訪問問卷共有200份,我們從中選取了180份有效問卷進行數據整理,經過實地調研及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表明小區外部交通較為便利,周邊基礎設施也較完備,但小區內部還存在許多的問題。
2.1? 小區內基礎設施尚有欠缺
城關花園嘎吉三區內缺乏公共設施及活動場地,不能滿足小區內各年齡段住戶的日常休閑活動需求,如:兒童活動區、健身場地、鍋莊舞廣場等;小區內雖然設有地下停車場及部分地面停車位,但由于小區物業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小區內仍存在亂停亂放、人車混流、交通不便的情況;小區內停水、斷電以及供暖不足的情況時有發生,筆者前往該小區進行實地調研時小區就出現了停水的情況,拉薩市冬季時晝夜溫差較大,且由于該小區內供暖設施不夠完善,住戶大面積的使用空調、暖爐等取暖設備造成停水、斷電等情況頻繁發生(見圖表1)。
2.2? 實際綠化率較低
小區室外空間功能實用性較差,功能單一。在居住小區設計階段時,沒有深入研究城市綠色生態空間的多樣性功能需求以及未結合拉薩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合理配置植物;小區內綠植長期缺乏打理,未給住戶灌輸愛護綠植的意識,造成土壤板結草坪破壞等情況較為嚴重。
2.3? 小區整體規劃不能完全滿足住戶需求
拉薩也被稱為“日光之城”每年日照時間可達3000多小時,日均光照時長超過8 小時,但由于該小區在建筑設計階段未按照拉薩日照間距系數來合理的設計樓高與樓間距的關系導致部分低樓層室內采光時間偏短。
在調查的180人中,藏族人數有113人,占了調查人數的62.78%,漢族人數有67人,占了37.22%說明城關花園嘎吉三區住戶以藏族人居多。根據調查顯示該小區住戶中喜歡現代風格和現代與藏式結合風格建筑的人數遠多于喜歡傳統藏式建筑人數,但是該小區僅僅只是在外墻裝飾上加入了些許藏式元素,并沒有結合當地的地域文化以及風俗習慣進行設計,沒有做到將藏式元素與現代居住空間有機結合(見圖表2)。
2.4? 戶型設計忽略了以人為本
就戶型設計而言,設計師不應僅僅只考慮住戶對有房而居的需求,更應盡可能周全地考慮到當地文化及地域特色的多樣化需求。拉薩市作為藏傳佛教的宗教圣地之一,在千百年來的熏陶下,民居建筑也富含濃厚的宗教色彩。傳統藏民的生活習慣可以總結為:早間在自家供奉念經;中午吃過午飯后到附近的寺廟轉經、在藏式茶館喝茶;傍晚一起跳鍋莊舞。佛堂作為藏民存放經書、供奉佛像以及誦經的重要場所,在藏民的住宅中顯得尤為重要,且佛堂對采光要求較高,故大部分藏民都會在家中規劃出一間南向開窗的房間作為佛堂,但是該小區沒有充分了解藏民的生活習慣,未能考慮這一情況,故藏族住戶會將其它功能用房改為佛堂。(見圖3)
2.5? 鄰里關系疏遠無交流
與大多數小區一樣,城關花園嘎吉三區也存在鄰里關系疏遠無交流的情況,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城市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不得不加快節奏,導致很多人幾乎沒有時間和小區鄰居一起活動,溝通感情,再加上該小區缺乏各類活動場地,小區住戶之間交流就更少了。通過實地調研發現,鄰里之間的互動止步于點頭之交式的客氣,彼此間的了解程度很低;鄰里住戶平日大門緊閉,缺乏交流,整個小區缺少“遠親不如近鄰”、“鄰里相扶, 守望相助”的和諧、融洽氛圍。
3???? 建議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住宅的要求不再僅停留在有房而居的程度,而是對住宅提出了更多、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結合調研分析,在建筑設計方面提出以下建議:
3.1?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在現代居住小區的建設和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該始終秉承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設計出更加適居、宜居的居住區。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居住區設計方面主要體現為小區戶型的人性化設計以及小區環境的人性化設計。
3.1.1????? 小區戶型的人性化設計
就小區戶型的人性化設計而言,設計師應從住戶的角度出發,充分了解并考慮住戶的經濟實力、個人偏好以及精神需求;拉薩市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居住建筑也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在進行戶型設計時應考慮使用者的宗教文化需求,預留出相應的功能用房;應給住戶提供更多的選擇余地,設計現代風格、藏漢結合等多樣化的戶型組合形式,滿足當代消費者與時俱進的生活需求以及精神需求。
3.1.2????? 小區環境的人性化設計
就小區環境的人性化設計而言,在居住區景觀綠化設計時應該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的配置植物,充分考慮植物的生態習性,選用適應在當地環境生長的植物;[2]注意小區內外景觀的呼應,利用借景、對景等設計手法完成對小區外較好景觀的利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問題,因此,運動健身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顯得愈發重要,藏族人民在長達千年的傳統文化熏陶下,養成內斂、內向的性格特點,跳鍋莊舞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故居住小區環境設計除了要滿足不同年齡的活動需求外,還應考慮不同民族的需求。
3.2? 合理規劃小區的交通流線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居住小區內的交通主要由人行和車行兩部分構成。在小區前期規劃時應建立合理的人車分流式交通系統,以避免交通堵塞等情況的發生;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合理設置地面停車位數量、地下停車場規模和入口空間。
3.3? 建筑節能設計
在現代居住小區設計中,應結合當地既有資源,考慮資源的合理利用,避免造成資源浪費的情況。拉薩市有著“日光之城”的美稱,太陽能資源豐富,在進行居住小區設計時,設計師應充分利用本土既有資源;拉薩市晝夜溫差大,在建筑材料方面,應選用保溫隔熱的材料有利于節約能源,降低污染。
4???? 結語
本文基于使用者的角度,選取拉薩市城關花園嘎吉三區為例,對拉薩市現代居住小區進行使用后評估與分析,采用實地調研、調查問卷及訪問問卷的方法,通過分析城關花園嘎吉三區住戶在居住和使用中遇到的問題,從現代居住小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居住空間體驗、住戶的生活及精神需求等方面著手,提出如何將西藏特有的地域特色、文化習俗、精神需求與現代居住區進行有機結合。此次研究是一次傳統藏式建筑風格與現代空間功能交合的嘗試;同時,也是一次傳統民族特色地域文化、風俗習慣等與現代建筑設計理論的融合與碰撞的思考。
參考文獻:
[1]?? 莊惟敏、黨雨田.使用后評估:一個合理設計的標準[J].住區,2017(1):132-135
[2]?? 曹鵬.綠色、生態、健康居住小區景觀設計探究——以即墨華發創智新區華發四季居住小區項目為例[J].現代園藝,2019(7):99-100
[3]?? 王新春.以人為本的現代住宅小區設計[J].山西建筑,2019(1):18-19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西藏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2019XCX020)
吳鍇,西藏大學工學院建筑系本科在讀
拉瓜登頓,西藏大學工學院建筑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