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違法建設一直是我國城鄉治理中面臨的一個痼疾,是行政執法與司法實踐中面臨的難點問題。行政強制法實施后,行政機關對違法建筑從發現到最終拆除,要履行合法的主要程序往往需要數個月甚至一年時間,但違法建筑不僅損害公共利益,也對城市市容,建筑安全產生不良影響。實踐中,有的行政機關為提高行政效率,消除安全隱患,不惜違反法定程序直接拆除;有的行政機關因遵循過長的法定程序,被利害關系人訴“行政不作為”,這些情況均反映出現實困境。
關鍵詞:違法建筑;強制拆除;程序研究
1???? 案情簡介
蔣某是南通市悅海名邸5 號樓某室的房屋所有權人。2017年 10月 4日,蔣某未經批準,在自家南側通風井的設備平臺上安裝鋁合金窗戶。2017年 10月 15日,崇川城管局進行現場勘查,發現包括蔣某在內的81戶均在設備平臺上安裝了鋁合金窗戶已達到擴大房屋使用面積的目的。10月 31日,崇川城管局將蔣某等人在通風井上安裝的鋁合金窗戶予以現場拆卸。經法院現場勘查,拆卸后的鋁合金外框及四塊玻璃完好,有九根嵌條略有變形,其中四根嵌條上有切割的痕跡。蔣某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判令崇川城管局強制拆除行政行為違法,并進行行政賠償。一審法院判決:確認崇川城管局強制拆除蔣某鋁合金窗戶的行為違法;駁回蔣某的行政賠償請求。蔣某上訴后江蘇省南通市中級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文案例中城管出于安全考慮當場直接拆除了通風井上的鋁合金窗戶,卻被法院判定為違法程序,城管的行為保護了公共利益和行政效率,卻損害了個人利益與合法程序。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立法對于違法建設的強制拆除程序缺乏類型化標準,由此引發了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行政效率與公平正義之間的失衡。
因此,本文通過分析案例中反映的問題,進而區分不同的違法建筑類型,構建類型化的違法建設的強制拆除程序,撇棄“一刀切”的長久繁雜程序,從而為行政機關提供對查處不同違法建設時應遵循的法定程序。
2???? 案例中反映的問題
2.1? 蔣某封閉設備平臺的行為是否違法
蔣某的建設行為實質是未經許可擅自在通風天井外安裝鋁合金窗戶,借助固有墻體形成封閉空間,增加房屋使用面積。設備平臺本屬于業主共有部分,封閉后的設備平臺與個人的住宅合為一體,不僅客觀上增加了私有部分面積,還改變了建筑墻體外立面外貌,還會造成安全隱患,通風天井本是為房屋通風使用,在一家封閉后將影響整棟樓的通風情況,封閉通風天井是屬于違法建設行為。蔣某的建設行為也不屬于可以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情形,故依法應盡快予拆除。綜上,崇川城管局認定蔣某封閉設備平臺的行為違法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蔣某封閉設備平臺的行為是違法的。
2.2? 崇川城管局強制拆除蔣某封閉的設備平臺程序是否合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八條規定,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后,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設工程所在集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責成有關部門采取查封施工現場、強制拆除等措施。從該規定內容看,該條針對的主要是正在進行中的違法建設行為,特別法優先普通法的原則,在建建筑的處理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期法》第六十八條規定,對不聽制止而繼續建設的行為要進行及時處理,采取查針修工現場或者強制拆除等即時措施,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規定的強執行程序的限制。本案中,城管部門早在2017年 8月及9 月兩次發布通告提示書,禁止未經允許擅自封閉通風天井、設備平臺的行為,蔣某無視城管部門的宣傳提示及監管,繼續實施封閉設備平臺的行為,應當視為正在進行的違法建設行為。但是崇川城管局既未對蔣某的行為作出書面限期拆除決定,亦未由通報南通市崇川區人民政府責成拆除,在此情況下,崇川城管局直接對蔣某封閉的設備平臺進行拆除,違反法定程序,依法應當確認違法。
2.3? 蔣某的賠償請求為何得不到支持
在現行法律制度下,違法建設的建筑是不受法律保護,也不在行政賠償的范圍。但組成建筑物的原材料屬于公民合法財產,如果行政機關采用不合理的方式強制拆除違法建筑,造成不當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雖然崇川城管局對設備平臺當場強制拆除行為違反了法定程序,但不能改變蔣某是違法建設的性質。而在對建筑物、構筑物的拆除過程中,崇川市城管局合理的避免了原材料的損失,保留了玻璃完整性,但拆除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損壞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對蔣某主張的損失,崇川城管局不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3???? 對案件的反思
本文案例中城管出于安全考慮當場直接拆除了通風井上的鋁合金窗戶,卻被法院判定為違法程序,城管的行為保護了公共利益和行政效率,卻損害了個人利益與合法程序。因此,有必要充分考慮并衡量違建所關涉的行政管理、公共利益及私人權利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對查處違法建設的程序作出合理的選擇。
首先,從促進行政效率的角度而言,違法建筑往往建設速度極快、易造成迅速蔓延的趨勢。實踐中有的行為人采取突擊的形式搭建違法建設,建成后以各種方式阻礙行政機關執法,或者被行政機關發現,行為人采取訴訟等方式拖延時間,繼續搭建。正在進行的違法建設是最好的拆除時機,如果不能及時拆除,將增加行政機關后續拆違工作的成本。因此,對于正在進行的違法建設,就是盡快拆除,合法合規制止違法行為。其次,從維護公共利益的角度而言,必須保障社會秩序保護法制環境,不能讓行為人形成法不責眾心理。在高層住宅樓通風井封閉設備平臺,不僅會存在消防隱患,還會加大高空墜物的危險性。業主私自搭建的建筑本身就不符合建筑要求,不具備抗震、厚度合理、不易燃等特性,如果加固不穩,當風力較大時,就很有可能被吹落,形成高空墜物。有的違法建筑可能占用了小區公共空間或破壞了建筑物整體的環境與美觀;有的違法建筑可能對鄰居的通風采光、通行等相鄰權造成影響;有的違法建筑占用逃生平臺,一旦發生火災地震后果不堪設想;有的違法建筑甚至會引發環境污染,影響通風,滋生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 喬曉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解讀[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
[2]?? 國家法官學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編.中國法院2020年度案例(行政糾紛)[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20.
[3]?? 葉必豐.行政法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4]?? 王萬華.完善行政執法程序立法的幾個問題[J].行政法學研究,2015(4).
作者簡介:
許欣琪(1996—)女,沈陽師范大學法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