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摘要:在中國,眾籌平臺的準入門檻沒有嚴格設定,導致平臺的業務范圍更加混亂;對平臺的監管體系并不完善,缺乏相關法律對其進行監管。研究和解決平臺所面臨的法律問題成為各專家學者的關注點,本文立意于股權眾籌平臺所面臨的問題,借鑒有關學者的研究結論進一步分析其中的問題。
關鍵詞:眾籌平臺股權眾籌居間關系
一、中美股權眾籌發展趨勢
2012年,美國宣布了關于融資和投資的配額,對眾籌平臺的監督以及關于披露的JOBS法案都是美國眾籌股票發展的因素。資本的流動性使美國眾籌市場得以更快發展,AngelList提出的新的股票眾籌模式已被多個平臺用戶譽為成功的創新。當前,中國許多互聯網巨頭已經開始進行眾籌,這增加了金融市場的財務比重,并吸引了高質量初創公司的關注。他們毫不猶豫地通過這種融資模式實施了他們極富創新性的經營理念。
二、我國股權眾籌法律規制缺陷
(一)股權眾籌平臺法律地位模糊
由于法律未作詳盡規定,使得眾籌平臺難以明確自己的權利義務。有些股權平臺不做任何詳細的信息方面的研究和投資后的相關管理工作,僅顯示相關信息和眾籌交易,但也有一些平臺在眾籌投資前后的兩個階段中開展了大量業務,不同的平臺運營著不同的業務,權利義務十分復雜。
(二)眾籌平臺與融資者之間的法律關系不明確
眾籌平臺的創造者,他們搭建一個平臺給使用人,類似于民法上的居間人,憑借居間人的媒介行為,投資人與融資人訂立了眾籌投資合同后,平臺居間人方能獲得報酬。這樣看是屬于居間合同關系,但是在有關學者討論以及司法案例中又不是全部認定為居間關系,進而導致在適用中關于融資者和眾籌平臺之間的法律關系歸類不明確。
(三)眾籌平臺缺乏必要的行業標準
關于股權眾籌雖未有具體的立法,但相關的部門出臺了很多相關的指導意見,可以看出國家對股權眾籌的監管有加強的趨勢。目前國內完全針對慈善類眾籌平臺的行業標準和管理辦法并未出臺,慈善類眾籌平臺兼具營利性和公益性,如果僅參照股權眾籌的行業管理辦法,則會存在適用中的漏洞從而導致難以規范和解決平臺中出現的問題。
(四)股權眾籌信息披露規范不足
信用是眾籌發展中首當其沖的障礙,網絡融資企業信用狀況如何是不確定的,例如,如何有效監管募集資金如實到位,企業利潤如何分配合理到位,對此相關法律規定的并不詳盡。目前,眾籌網上項目的信用機制大多建立在眾籌項目評審者的主觀和人際關系的人際道德信任上。
(五)眾籌平臺監管體系不夠具體
在產權眾籌和收益權眾籌方面,以二手車眾籌和實體餐飲眾籌為代表的眾籌平臺在一段時間內曾出現大規模風險事件,但沒有一個部門宣稱對這兩類眾籌負有監管職責。在2016年,二手車眾籌平臺是此次經歷大量風險事件的代表,在此情況下依舊無監管主體出面聲明對此負責,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監管制度存在的問題。
三、解決我國股權眾籌平臺的法律問題的思路
(一)對眾籌平臺法律地位加以明確
我國眾籌平臺地位非常模糊,補齊在有關制度層面的短板,使平臺地位能夠得到準確定位成為當務之急。平臺能否得到精準的定位是運作的基礎,如果平臺地位一直較為模糊,各類平臺對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有著不同理解,那么市場秩序將得不到有效統一,投資者也難以識別平臺應當履行的義務,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在立法未規定的情況下,對平臺相關事務作出具體規定,細化平臺應當遵守的規則。
(二)限制高級管理人員獲利
實際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控股股東,而經營公司的實際經營者是公司的高管。公司法對此也有約束。因此,除了限制眾籌平臺本身的運作外,也要對相關高管和股東做出行為上的限制并加以獎懲機制。即禁止董事、管理人員或合伙人通過發行人提供的證券獲得不當的經濟利益,禁止會員進行眾籌平臺管理而獲得直接經濟利益。
(三)完善股權眾籌的準入和退出機制
目前眾籌平臺已經出現了各種類型的個人業務,而不再是金融信息的展覽和金融資源的提供。受民法意思自治的原則的影響,眾籌平臺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擴大了其在民商法上的權利,這些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行為并未納入證券監管的監管范圍,在此種未受到證券監管的情況下,立法應作出具體的規定以完善眾籌平臺的準入和退出機制。
(四)規范眾籌平臺信息披露
在眾籌平臺監管方面,有效信息披露是關鍵,這需要眾籌平臺各方主體的共同努力,實現多種方式治理,只有眾籌的全過程都在陽光下運行,保障融資人的知情權,眾籌平臺才會不斷的發展。眾籌相關機構應保證面向公眾披露的有關得信息內容能為大眾所理解,眾籌平臺有義務披露更多的關于籌資人的相關信息,信息披露制度的最終目的是減少對投資者的損害。
(五)多方位強化監管機制
在擴大證券概念的同時,修改證券法,對股權眾籌設立豁免,免除符合監管要求的股權眾籌平臺注冊為證券公司的義務,控制普通投資者的投資限額,豁免投資特殊主體的限制,在明確監管依據后確定監管主體。符合條件的股權眾籌平臺應在監管機構注冊或設立專門的股權眾籌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參考文獻:
[1]?? 席珺:《網絡眾籌平臺法律問題研究———“輕松籌”中個人求助為研究樣本》[J]呂梁學院學報
[2]?? 李安琪:《股權眾籌平臺法律地位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2016.
[3]?? 王雯:《我國股權眾籌的法律問題研究——以飛度公司與諾米多公司眾籌融資案為例》[D].西北大學,2012.
[4]?? 易燕:《股權眾籌投資者權利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
[5]?? 何丹丹:《我國股權眾籌投資者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碩士,2017.
[6]?? 劉姝晨:《我國股權眾籌法律規制研究》[D].南昌大學,2016.[7]羅曉梅:《股權眾籌法律規制研究》[D].南昌大學,2016.
[8]?? 李聰:《眾籌模式對出版活動的影響及存在問題分析》[J].載于《創新科技》雜志2017年第4 期
[9]?? 朱力揚:《中國與美國“股權眾籌”法律監管制度的對比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6.
[10] 藍楚楚:《我國互聯網眾籌平臺法律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