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旦
【摘? 要】近年來,隨著職業教育在我國的快速發展,我國對于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的接軌與新的發展規劃有了明確的指示。在國家教育部的中長期發展,特別是十三五規劃中,明確了除本科教育以外的職業教育新教學思路與人才培養方案。這說明職業教育已經是社會教育中的半邊天。本文緊扣中職教育的課程理念與學生的學科知識層次,系統討論中職學生課堂教學與管路的新思路,希望能對今后的中職教育的發展添加新的活力。
【關鍵詞】中職學生;課堂教學;管理新談
1.中職學生課堂教學的總體特征概述
1.1文化課知識教學的適量原則
由于中職學生的課程定位與人才培養規格以實用性和就業性為參照原則。所以對于入學成績的考量與高中學生的要求差距較大。所以中職學生的課堂教學中以文化課程教學的適量原則為主,切記面面俱到,知識有分層,層層有過濾,把適合學生難度和基于中職學生需求分析的教學材料作為課堂的重點,課本中的高難度或者超出課標的補充性知識可以適當簡化或者重新加工。適量原則并不代表減量而是回歸理性分析,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再結合專業需求,對教材的知識點進行職業傾向的深加工。
1.2重技能培養與職業素養的教學特點
中等職業學校是以培育現代化技術工人和特殊需求社會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化教育。和傳統的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相比較,更加重視學生職業技能的培育,例如在電子專業上,學生要跟著老師進行課堂操作,老師可以利用一些電路圖讓學生觀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四人一組進行實踐,結束后再互相交流。
1.3中職課堂教學方法的靈活多變原則
由于中職學生文化課起點要求低,學生的學科素養參差不齊,所以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絕對不能像高中教學一樣死板硬套。一定要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特點為依據,適合學生的是最好的。沒有哪個具體的教學方法是萬能的。這就決定了中職課堂教學方法重在一個“變”字,這個變不是胡編亂造的一時興起,不是隨心所欲的教師主宰,而是要依據每節課的教學任務與學生的課堂反饋情況,靈活地處理課堂教學,需要慢則慢,需要快則快。需要增加則增加,需要削減則削減,需要調換知識的先后次序,則要依據實際做調整。總是中職課堂教學的挑戰比一般的文化課學校要大的多。學技術要求直觀的生動的視覺吸引特點,學知識需要簡單的、趣味的有價值的內容。所以中職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方法一定要遵循靈活多變的原則,這就要求教師的內涵深厚,專業技能強,而且有良好的課堂應激能力。
2.基于中職課堂教學特點的課堂教學新思考
鑒于上文綜述的中職課堂教學的總體特征,我們廣大中職學校的教育者就應該認真分析中職課堂的教學特點,提出更適合學生更高效的教學方法,努力讓中職課堂教學能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2.1緊扣適量原則,合理設計課堂教學的容量
鑒于中職學生的學科知識層次和課堂教學的特殊性,我們很有必要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緊扣適量原則,在全面覆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地處理。處理的具體要求包括哪些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哪些是學生需要了解的,哪些是教學目標上規定的,但是學生的認知水平達不到的,哪些是純理論的,哪些是實踐性和理論性相結合的。作為教師都要銘記于心,在充分了解學生認知水平和學科積淀的基礎上,科學規劃教學內容,保證學生每節課有收獲,過量的內容可以進行小分解,減少課堂大容量,降低教學難度。
2.2以職業為導向以專業技術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教學原則
針對中職課堂教學的第二大特點,不論是中職學校的管理層或是普通教職工,我們都要都要從內心深處明確本學校的社會定位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我們習慣把中技學校比較優秀的教師成為雙型師,即就是既有豐富的專業學科知識,又有過硬的專業技能。這些教師同時扮演著兩種不同的角色,一是工人專業技術人員,另外一個身份是教育教學人員。所以中職課堂教學是半理論半實踐的。書本知識的講授主要是為實踐操作做服務的。但是離開書本知識卻是萬萬不能的。因此中職的課堂教學要結合學生專業特點以職業為導向,大力發展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為學生的實踐操作與專業素養的培育打好基礎,從而為后續的就業做好服務。
2.3倡導翻轉課堂兼用實用性為導向的其他教學方法原則
今年來隨著大眾傳媒與網絡數字化的普及,新媒體網絡發展迅速。不少省級示范中職院校逐漸流行起了“翻轉課堂”,該課堂模式極力倡導充分利用多媒體遠程教學,技能滿足操作性的示范教學的實錄教學,又能不限時間不限地域進行觀看學習。對于職業院校非常有幫助。所以中我們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倡導“翻轉課堂”,同時兼顧其他實用性比較強的教學方法,比如實驗演示法、分組討論法、實驗室操作教學法等。
2.4生本教育在職高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原則
職業教育也是非常重視對于學生好學精神的激發,通過教學設計的人性化設計,凸顯學生的主題地位,讓學生做課堂真正的主人。所以我們職教課堂中葉極力提倡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激發學生好學樂學,是新近行的現代化教育思想革新的理念體現。它和教育部的新課程標準中提倡的“學生中心的思想不謀而合”。生本教育體現的課堂模式是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活潑、健康的陽光教育的理念綜合。生本教育在中職課堂的運用與發展對于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和學習的積極性有很好的幫助與提升作用。
3.基于中職學生教學的課堂管理新思考
中職學生的知識面狹窄,文化課弟子一般都比較薄弱,所以傳統的照本宣科和純理論的教學對于他們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產生抵觸和嚴重的厭學情緒。所以廣大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積極消除課堂的死板與乏味,努力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全員參與保證課堂教學秩序的良好。
高效靈活的教學方法,如前面提到的翻轉課堂與田野作業法、生本教育等都可以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只要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內心的學習動機能平穩發展,在課堂學習上能有成就感與滿足感,試問哪個學生還愿意搗亂,愿意干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改革很重喲,理念也很重要。而落實最最重要。我們要從根本上改變中職課堂教學中的管理問題就得從教學理念與實踐操作上下大工夫。相信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中職課堂教學的管理會出現一片藍天,讓人充滿希望。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與管理要體現特色,彰顯魅力,從總體上提升效率就要不斷創新,以學生的樂學和好學為抓手,通過課堂教學方法創新、教師的愛心奉獻與人文關懷加上學校的特色教學理念,多管齊下,中職教育也可以走在時代教育的前列。
參考文獻
[1]史甲森.關于中職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路[J]青春歲月.2006(09).
[2]張弘.中職課堂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職業技術.2011(10).
[3]盧桂英.中職課堂教學改革途徑初探[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4).
[4]沙剛.互聯網+背景下中職德育教學改革策略初探[J]江蘇教育研究2016(01).
[5]何榮任.中職德育課教學改革及對策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