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輝



摘要:本文以固態電池的國內專利申請數據為分析樣本,從相關專利的時間分布、分類號分布、申請人分布、申請狀態情況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通過統計發現,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近幾年固態電池技術迅猛發展,研發和技術轉讓活躍。旨在為國內相關人員的專利分析和專利布局提供一些參考和思路。
關鍵詞:固態電池;專利分析
1.??? 前言
“中國制造2025”由中國國務院2015年 5月 19日正式印發,對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作出了整體部署,是中國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首個十年綱領。綜合考慮經濟發展、國家安全等因素,選擇十大重點領域為突破點,包括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1]。
自伏特發明電池以來,電池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如今早已應用于我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而1990年鋰離子電池的發明,并在1 年后實現商業化應用,液態鋰離子電池已經成為目前應用最廣泛、最成熟的技術路線之一。
然而有機溶劑存在穩定溫度范圍較窄、易燃易爆等問題,安全性較差。固態電解質因不涉及電解液而安全性高,同時還具有高能量密度以及電池可微型化、輕薄化等優勢[2]。固體電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低等優點,是新能源電動汽車非常理想的供能電源選擇之一,有望取代傳統的液態鋰電池,是當今電池技術的研究重點方向之一。
2.??? 固態電池中國專利的情況分析
對國內專利的檢索主要是在S系統的中國專利文摘數據庫CNABS中進行,通過關鍵詞“固態電池”,檢索到相關中國申請963件(時間截止到2020年 7月 )。
2.1? 申請年度情況
圖1 是中國固態電池專利申請的發展趨勢。申請數量的統計范圍是目前已公開的專利。由圖1 可以看出,2003-2009年申請量較低,固態電池技術未有突破。而自從2010年開始,由于固態電池技術的發展,比如全固態薄膜電池技術的開發,申請量開始提高。而“中國制造2025”提出后,作為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之一,固態電池在國內的申請迎來了爆發之勢。
2.2? 分類號分布情況
由圖2 可以看出,固態電池技術領域主要集中在H01M(用于直接轉變化學能為電能的方法或裝置,例如電池組),占比接近80%,說明其主要申請是與電池技術直接相關的。其它分布在H02J(供電或配電的電路裝置或系統;電能存儲系統),H01G(電容器;電解型的電容器、整流器、檢波器、開關器件、光敏器件或熱敏器件),H01L(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等與電池技術有關聯的其他領域,但占比較低。
圖3 是中國固態電池專利申請排名前十的技術主題的分布圖。由圖3 可知,電解質材料(包括硫化物固體電解質)、固態電解質膜、電化學電池等電池技術本身仍然是研究重點。同時在隔離二極管等應用領域也有布局。
2.3? 申請人分布情況
由圖4 可知,國內固態電池專利申請中,中國申請人占比接近7 成,是申請的絕對主力。美國(9.32%)、日本(9.15%)、韓國(4.57%)緊隨其后。中美日韓四國申請人已占到總申請量的92%以上,這與目前四國在電池技術領域的地位相符合。
由圖5 可知,國內申請中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仍然是技術開發與研究的主力軍,申請量占比達到了95%以上。目前從業人員主要分布在企業、科研機構等研發一線,能夠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準確關注研究熱點和研究方向新動態。
由圖6、圖7 可知,雖然日本和韓國在國內申請量中僅排名第三、第四位,但是由于其科研實力雄厚,研發及商業化能力強。因而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分別是豐田電動車株式會社、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其中豐田更是早在2008年開始布局。而國內申請人中,除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哈工大、比亞迪等熟悉面孔外,2017年才成立的浙江鋒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排名第三,在2018-2019年申請了28件專利,大有后來者居上之勢。前十申請人大多數的申請量集中在2015年以后,這也與“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時間點相關聯。
由圖8 可知,國內申請人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浙江、江蘇、上海,這也與我國經濟發展、科研能力、技術布局等客觀情況相吻合。申請量從2016年開始提高,在2018-2019年迎來爆發,很好地響應了“中國制造2025”實施綱領。
2.4? 專利目前狀態
由圖9、圖10可知,我國固態電池的專利申請包含發明申請(含發明授權)和實用新型,其中發明授權185件。由于2018-2019年國內相關申請的申請量迅猛增長,目前一半申請處于審查中的狀態。另外,還有35%的申請維持有效,14%的申請由于駁回等因素而失效。
由圖11、圖12可知,桑德集團(包括旗下的桑頓新能源)等新能源企業,以及寧波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在技術轉讓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一方面說明其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推動了固態電池商業化的進程,促進技術研發健康、有序發展。而自2015年以來,轉讓申請量逐年增加。特別是2020年截至到7 月時,就已超過了2016和 2017年。這也說明了固態電池技術在近幾年得到了大力發展,商業化進程在加快。
3結論
自從2015年國家提出“中國制造2025”實施綱領以來,屬于十大重點領域之一的固態電池技術也得到了迅猛發展,國內申請量逐年提高。當前研發和專利布局的重點仍然是電池技術領域,國內企業和科研單位是重要力量,同時日韓企業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在申請量猛增的同時,專利技術轉讓也逐年提高,商業化進程在加快。
參考文獻:
[1]??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電子版),2015:92-107.
[2]?? 陳玉華,新型清潔能源技術:化學和太陽能電池新技術,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9年 1月第1 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