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雯 劉琳 鄧亞琪 王新列 張方方


摘要:農村地區用垃圾兌換生活用品的“垃圾兌換超市”覆蓋率低,推廣垃圾兌換超市面臨著資金壓力大,管理與兌換機制不完備等問題。本項目著眼于垃圾兌換超市推廣中的問題,堅持以政府主導,依靠群眾,因地制宜,科學治理,全面治理,注重長效,齊抓共管,統籌推進的指導思想,運用問卷調查法,文獻研究法,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提出村民監督機制,企業或投資人融資入股,把控垃圾來源,政府干預經營,因地制宜設置兌換標準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村;垃圾兌換;環境保護
在我國城市地區垃圾分類和垃圾無害化處理機制逐步完善的同時,我國農村地區對于垃圾的處理仍處于落后局面。我國現有農村常住人口數量高達五億,生產生活和建設垃圾產生速度較快。為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2018年,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中提出重點任務,即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隨著《環境保護法》的修訂和跨省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的實施,用垃圾兌換生活用品的“垃圾兌換超市”應運而生,旨在提高農村地區民眾主動維持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的積極性,以加速推進我國美麗鄉村建設的進程。本項目以蚌埠市濠城鎮為例,總結我國農村地區推廣“垃圾兌換超市”存在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一、問題的提出
蚌埠市轄4 區3 縣,共設36個鎮,19個鄉,包括民族鄉1 個。近年隨著蚌埠市鄉鎮經濟的發展,農村地區生產生活垃圾產生增速較快。以濠城鎮為例,主要垃圾包括廚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其中包括成分為EVOH、PET、PE等的塑料農藥瓶,可分解塑料較多的塑料袋等。自2010年蚌埠市農村清潔工程實施開始,鎮區已實現生活垃圾處理全覆蓋[1],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居環境。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模式[2]在“村收集”的環節出現了一些問題。村民主動將垃圾投擲至垃圾桶的積極性降低,惰性的驅使讓村民更偏向于傾倒在河岸兩邊以及田間地頭。另外,隨著對垃圾處理的要求提高,垃圾分類的實施逐漸迫切起來。兌換超市選準了改善農村環境的重要突破口,從源頭抓起,對“村收集”環節進行改良,通過有償模式和物質獎勵很好地提高了民眾的環保意識和熱情,提升了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垃圾兌換超市能夠作為對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置的有償互動式創新發展舉措,對生態環境文明社區文化建設和社會產生較大推動作用。以蚌埠市固鎮縣濠城鎮為例,自2017年開始,“垃圾兌換超市”在東荀村投入使用,貫徹“廢品= 生活用品”的指導思想,設立統一兌換標準,把“垃圾兌換”和村民獲取日用品聯系在一起,為處理垃圾提供了新的途徑。隨后,濠城鎮總結東荀村經驗,在劉祠村等村紛紛啟動“垃圾兌換超市”,至2018年,該模式作為垃圾分類的創新措施,在全鎮范圍內推廣。本著去蕪存菁的理念,調研團隊提出問題即農村垃圾兌換超市是否存在大規模推廣的優勢及意義,針對此問題,在調研團隊對個人周邊地區進行問卷調查的同時對蚌埠市濠城鎮進行走訪和數據收集。
二、東荀村垃圾兌換超市運營現狀
蚌埠市固鎮縣濠城鎮東荀村垃圾兌換超市是固鎮縣首創,目標是在模式形成后結合超市的特點將超市轉入市場化運作,在尊重市場經濟的前提下聯合鎮商會企業,進一步完善垃圾兌換超市運轉體系,以便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嚴格把控“村收集”的程序,從源頭出發,將垃圾分類變得更為省時省力。東荀村垃圾兌換超市由村干部專人專管,設立垃圾兌換標準并記錄垃圾兌換明細。據村民口述,垃圾兌換超市開設初期,村民熱情高漲,垃圾兌換超市受到了極大程度上的歡迎。當然也有持觀望態度的村民,但大都逐漸接受并表示“不吃虧”。在垃圾兌換超市設立前,東荀村的垃圾主要是扔至大垃圾桶,較有價值的垃圾則是賣給廢品回收人員,村民坦言“賣的很便宜”。垃圾兌換超市的出現,“不能賣的”垃圾例如煙蒂和塑料袋改變了被隨意丟棄的命運,“賣的便宜”的垃圾例如塑料瓶也有了更好的出路。東荀村可兌換的生活用品包括肥皂、洗潔精、食用鹽、牙膏牙刷等,可送兌的垃圾包括農藥瓶、其他塑料瓶、煙蒂、紙杯、香煙盒等。垃圾兌換超市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垃圾分類難問題,用激勵手段讓村民進行自主分類,實現混丟垃圾減量。研究團隊對村民進行問卷發放并回收,實發問卷200份,回收問卷200份,有效問卷157份,問卷有效率78.5%。
通過對受訪者特征的統計,我們得到與大多數中國農村地區現狀較為契合的基本情況,并對受訪者的問卷數據進行分析,得出農村垃圾兌換超市的使用情況。
其中使用垃圾兌換超市的主力軍為五十至六十歲以上女性,普遍文化程度較低,較多從事務農工作,主要兌換物品包括食用鹽,洗潔精,肥皂,少數兌換牙刷牙膏以及黃酒。兌換頻率通過非平穩時間序列分析,符合長期效應。在垃圾兌換超市設立初期,兌換人數突然增長,隨后逐漸減少并趨于平穩,2020年總體使用率較低。垃圾兌換超市作為當地農村環境長效治理的重要舉措之一,是否能夠“長效”,是垃圾兌換超市作用是否發揮的判斷標準之一。團隊于7 月21日進行了一日義工活動,參與垃圾兌換超市的運營,主要活動為熟悉兌換流程了解兌換標準,該天并無村民進行兌換。通過對村落的走訪,我們觀察到村內主干道基本無垃圾,村民家門前有數量不等的垃圾堆放,田間以及蔬菜大棚地有生產垃圾堆放。總體垃圾治理良好。村內另外配備有綠色大垃圾桶。
三、東荀村垃圾兌換超市存在問題
長期農村垃圾兌換超市當前使用率較低暴露了農村垃圾兌換超市在運營中存在的問題。
㈠兌換人群
村民荀女士對我們說,自己平時會撿一些瓶子去換,年紀大了也干不動活,就自己保自己用就夠了。村里年輕一點的都出去打工,不出去的也不指望撿這個過日子。由此可見,農村垃圾兌換超市主要面向中老年人群,對青年人的吸引力較小。仍有部分村民選擇將垃圾賣給收廢品人員,他們認為,換錢好于換物。
㈡資金來源及盈利
我們了解到,本地的農村垃圾兌換超市由政府牽頭,目標是將超市轉入市場化運作,聯合鎮商會企業,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但在農村垃圾兌換超市設立初期,超市資金壓力大,常出現被兌換一空的現象,如今超市的盈利也是微乎其微,可見垃圾收集效力并未達到預期目標。
㈢超市管理
超市管理人員是村內人員,在垃圾兌換過程中會出現由熟人主持因而謊報數量,開方便之門的現象,可操作性較大。有村民說到“,關系好的,可能不要垃圾也把你換,幾塊錢的事,也沒人講,必要不大。”另外垃圾兌換機制不完善,不同地區垃圾兌換標準難以做到因地制宜,對垃圾兌換超市的推廣造成限制。
㈣垃圾來源
垃圾來源缺乏監管,村內統一配備的垃圾桶周邊有翻亂痕跡,存在從垃圾回收站,果皮箱,附近餐飲店撿拾收集垃圾進行兌換,造成原有垃圾回收處臟亂,垃圾回收車輛難以完全收集。
四、不同地區人群對于垃圾兌換超市的需求情況
為了了解除蚌埠市固鎮縣濠城鎮東荀村以外的地區目前垃圾處理方式和對垃圾兌換超市的需求意向,團隊各成員對各自所在家鄉地區進行問卷調研,包括河南省、山東省和安徽省,共發放問卷600份,有效問卷548份,問卷有效率91.33%,其中510人表示當地不存在并且不了解垃圾兌換超市,38人生活周邊有垃圾兌換超市但并不了解具體情況。在我們對受訪者描述垃圾兌換超市的基本運作方式后,多數人超市對垃圾兌換產生欲望,并且想要兌換的物品主要集中在毛巾肥皂、牙膏牙刷、食鹽等基礎生活用品上。
五、垃圾兌換超市問題的解決及推廣建議
團隊收集并整理對蚌埠市濠城鎮東荀村垃圾兌換超市的調研資料,著眼于垃圾兌換超市運營推廣中的問題,分析了在我國農村地區結合堅持政府主導,依靠群眾,因地制宜,科學治理,全面治理,注重長效,齊抓共管,統籌推進的指導思想,多方面多角度地提出對策建議。
㈠風氣的形成帶動各類人群
從眾心理是人們普遍存在的心理,它有消極的影響但也有積極的影響。利用“從眾心理”,我們可以帶動村落風氣,讓更多的人參與進垃圾兌換中來。垃圾兌換超市設立之初的宣傳尤為關鍵,村干部需要帶頭做起,不要使村民先入為主地產生“家里貧困才去兌換”和“上了年紀才去兌換”的錯誤理解,而要使“垃圾兌換是對環境的保護,是一件值得表揚值得夸贊的事”諸如此類觀念深入人心。一個人去兌換,傳播他的自豪,就會有另外更多的人去兌換,良好風氣的形成,將很大程度上帶動垃圾兌換超市的運營。
㈡政府與企業共同助力
尋求地方政府支持幫助,進行銀行貸款或政府財政補貼,尋求企業或投資人融資入股的手段。鄉鎮企業入股,緩解垃圾兌換超市的壓力,這是挑戰同時也是商機。垃圾兌換超市僅僅供給兌換商品,那么長此以往,收益大概率難以提高,但是如果在企業的支持下同時出售其他商品,在兌換的同時,省去了村民去其他超市或者小賣部購買生活用品及生產必需品的時間,長期形成人情效應,顧客將大幅度帶動垃圾兌換超市的經濟,為運營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在營銷層面,企業正在尋求增加用戶接觸和用戶忠誠度的頻率[3],而購買舊貨交易超市的股份恰恰能達到這一效果,同時減少了推廣宣傳所需的金錢和精力。
㈢群眾監督,公開透明
針對村內熟人社會[4]人情操作的現象,我們認為,加強管控手段,讓村民相互監督,對舉報者進行豐厚獎勵,這是使兌換更為公開透明的不二法門。招募志愿者,安排監督人員隨機抽取地點進行監察,定期核對兌換記錄,把每一次兌換都擺在明面上。在垃圾回收站和垃圾大規模產生的場所進行巡查,嚴格把控登記環節,確保垃圾是正常產生而不是其他來源,防止周邊因為垃圾兌換而造成的二次污染。
㈣設立標準
因地制宜,依據不同村子人口數量、地域經濟發展狀況和垃圾產生量不同,制定不同的兌換標準,不能一竿子打死。標準要立在實際情況之上,要靈活機動地為不同發展狀況的農村居民提供真正的便利和利益,才能更加好的調動村民積極性,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農村生態保護中來。
六、結論與思考
通過對蚌埠市固鎮縣濠城鎮東荀村垃圾兌換超市的實地走訪和問卷調查,發現存在問題,以小見大地思考垃圾兌換超市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可行性并提出對策建議。希望我國農村地區環境衛生獲得更高效的防護和治理,推進美好鄉村建設的進程,早日實現美好農村人居生活。
參考文獻:
[1]?? 張士娟.蚌埠市鄉鎮垃圾處理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07).
[2]?? 鄧澤華.蚌埠市鄉鎮生活垃圾處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4(.01):243.
[3]宋海明.實行“農村包圍城市”戰略[J].陶瓷.2011(.016):112.
[4]賀雪峰.論熟人社會的人情[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 20~27.
作者簡介:
王雯雯(2000——)女,漢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2018級本科生,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本文屬安徽財經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編號:201910378213)階段性研究成果,指導老師:胡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