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商業時代已經來臨,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水平上還不能完全適應。通過分析新商科背景下電子商務人才需求新變化,明晰新商科背景下電子商務人才需求特征和培養規格,為職業院校培養適應新商業發展所需的新商科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商科;電子商務;人才需求;人才規格
引言
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驅動其它行業發生巨大的變革。新商業模式正在崛起,商業、技術和人文愈發深層次融合,新商業文明的主體特征和生態環境日漸鮮明。作為高等教育中與社會發展、市場需求結合最緊密的領域,傳統的商科人才培養方式已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有別于傳統商科的新商科教育應運而生。新商科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必須要產教深度融合、深化育人機制、重構課程體系、更新課程內容并創新教學方法,以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共同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新人才。
1、電子商務行業人才需求新變化
新一代信息技術催生大量的新型電商人才需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數字經濟發展呈現蓬勃的勢頭,成為帶動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電子商務作為數字經濟的突出代表和“互聯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步滲透到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等環節,直播電商、數字化運營等崗位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應運而生。
智聯招聘《2020年春季直播產業人才報告》顯示,疫情下直播行業招聘需求同比逆勢上漲1.3倍,平均招聘薪酬9845元 /月;直播類崗位也成為靈活就業的蓄水池,直播相關兼職崗位的數量同比增長166.09%,是全職崗位增速的2 倍有余。側重賣貨的互聯網/ 電子商務平臺招聘的直播崗位數量在所有直播崗位中占三分之一,比例最高。其次,以內容為驅動的媒體/ 出版/ 影視/ 文化傳播領域招聘的直播崗位占28.58%,排名第二;涵蓋電競、賽事、秀場直播等消遣功能強的娛樂、體育、休閑行業招聘直播職位數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97%擴張至16.39%,這與疫情期間網絡游戲等“宅經濟”的爆發不無關系,娛樂直播行業也由此受益。
由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務研究中心和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的《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研究報告》顯示,高達85.9%的企業認為跨境電商人才缺口嚴重存在,因為招到的人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調查顯示,82%的企業希望大學增設實踐性比較強的課。實際上,調查結果也顯示,企業實際并不缺純技術性的人才,企業也不缺高級的管理人才,大量缺少真正能夠具備綜合能力從事業務的人才,企業海外業務越多,對各種綜合性人才,特別是有外語能力和平臺知識的綜合性人才的需求就更強烈。據中國農業大學智慧電商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農村電商人才現狀與發展報告》預估,2025年農村電商類人才需求缺口為350萬人;由大數據產業生態聯盟聯合賽迪顧問共同完成的《2019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白皮書》中針對大數據人才領域的深度解讀指出,截至2018年底,全國(不含港、澳、臺地區)大數據核心人才仍存在60萬人的缺口。
2、新商科背景下電子商務人才供需分析
人才需求量巨大,缺乏有效專業人才供給體系。《2019年度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顯示,8成電商企業存人才缺口,近3 成有大規模招聘計劃,其中,新媒體營銷人才需求達到47%。被調查企業認為,具備網絡運營方案策劃、多媒體制作、網絡營銷、數據分析與運用等全媒體營銷專業核心能力的人才還很匱乏,目前缺乏有效專業的人才供給體系。高校每年電商專業畢業生人數眾多,但素質能力和企業的要求相距較遠。電商企業要求員工對行業有較強的敏銳度和學習能力,同時要有強大執行能力,能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快速落地。因此,除了專業知識和技能,工作執行能力、持續學習能力、責任心和敬業度也被認為是電商人才必須具備的素質。
層次上各行各類企業對新職業人才的學歷需求集中于高職和職業本科。對于工業企業而言,電子商務新職業中數字化管理、智慧供應鏈管理、在線學習服務、新媒體運營及內容營銷等是需求比較大的職業類型。在對應的學歷層次中,本科學歷占比最高,其次為高職高專、碩士。新媒體運營及內容營銷、新型電商導購、在線學習服務、數字化管理、信息流廣告優化等職業類型需求較高,對應學歷層次主要為高職高專和職業本科學歷。
3、適應產業變革培養新時代電商人才
新一輪產業變革驅動數字經濟發展呈現蓬勃的勢頭,帶動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積極應對產業變革對人才培養帶來的沖擊,契合新商科背景下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一是要重視電商人才多元化視角和多元化思維能力的培養,應勢發展,有效抓住電商領域產業的發展和最新變革,將理論學識融合于實踐環節,積極在實踐化進程中注入創新創業思維。二是要強化電商領域人才的隱性技能培養,為了應對人工智能的技術沖擊,在人才培養中應該加強領導力、創造力、感知力和社交能力等軟技能的培養。三是要適應新職業崗位需要,如新媒體運營相關新職業從業人員除需要懂得常規電商運營外,還需要具備網絡營銷、社群管理、文案策劃、視頻剪輯、短視頻編導、設計與拍攝、數據分析等技能。同時還需要對新事物發展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對產品和行業發展要有的深入研究能力,同時還要具備學習能力、外語能力等。同時,對于商業能力和藝術素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商務談判、溝通能力、營銷策劃等商業能力,美學思維、審美能力及創意設計等藝術素養。
4、結束語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滋生孕育出新職業,根據人力資源部發布的新職業信息,與電子商務相關度較高且符合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定位的有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管理師、農業經理人、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全媒體運營師、互聯網營銷師。多個電子商務相關新職業信息,反映出電子商務相關從業人群規模進一步擴大,結構進一步細分,產生了多個具備一定規模、相對穩定且具備相對獨立成熟的職業技術技能的新從業人群。高職院校應緊跟當前電商發展趨勢,積極跟蹤新職業變化特征,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人才培養規格,加強校企合作,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側重培養應用型技能及職業素養,為區域經濟發殿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與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盤紅華.基于“產教融合、平臺支撐”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探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
[3]王瑞“.新商科”理念下的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6).
【基金項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G2018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