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龍 張依杰 王樂雄
【摘? 要】中國農村,占據著我國絕大部分,我國在政策上也對農村有所傾向。隨著改革開發,經濟結構基本完善,農村金融成為了現在國家需重點關注的部分。從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來看,金融產業在農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當前新形勢下,中國農村金融正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路徑、政策的選擇成為了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原有的政策在實施中的效果有所減退。因此,針對當前農村的經濟發展情況制定更為合理的政策保障,也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將對我過農村金融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農村金融發展的不足之處。其次,有針對性的提出農村金融發展路徑,最后闡述我過農村金融發展的政策效果。
【關鍵詞】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經濟;路徑選擇;政策效果
引言
中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由此可見,農村對我國發展的重要性。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在整體國民經濟發展中也是有很重分量,其管理方式和發展方向一直是國家研究的重點。隨著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和GDP的增長,傳統的農村經濟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時代的需求。所以,對現有的農村金融發展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決策,選擇合理的、正確的、科學的農村金融發展途徑,才能使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能夠得以持續穩定。
1.當前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現狀的分析
1.1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善
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一直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在近幾年,工作重心開始轉向農村金融,并根據農村情況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以此來推動鄉村經濟和構建完善的農村金融體系。雖然國家針對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金融進行了政策支持、資金扶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如果只是依靠這些還不能構建出一套完善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許多地區的金融服務機構只是并沒有將這些政策作為發展資源,只是作為輔助措施,導致金融服務機構不能很好的發展。除此之外,農村地區資源有限、環境艱苦,從事金融行業的人員不愿前往農村工作,這就導致農村出現大量的金融人才缺口,現有的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素質低下,缺乏管理經驗,管理模式無法創新,這也是阻礙農村搭建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一大因素。
1.2農村機構與金融機構發展不協調
總所周知,農村經濟在農業領域中占有主導地位,黨和國家相關部門都非常重視農村經濟的發展。就當前農村經濟情況而言,小型企業和個體戶占有我國農村經濟市場的大部分。在農村金融機構中,農村信貸為了滿足農民創業的資金需求,衍生出了許多金融模式,以此改變農村的經濟體系。此外,鄉村債務問題嚴重的影響著農村經濟,當前農村的經濟來源主要還是以農產品出售,如果當年經濟收入無法滿足經濟發展,如果沒有大量的外來資金支出,鄉村經濟發展就會停滯,金融債務就會出現,經濟管理效率也會降低,這嚴重阻礙鄉村經濟的長久發展。
1.3農村金融市場監管力度不足
目前,國家尚未對農村金融進行立法,也沒有設置專門的農村金融市場監管機構,于是出現監管力度不足、發展相對緩慢等問題。這些都是因為農村主要組成人員是工人和農民,他們對金融知識缺少了解,沒有接觸過金融市場。再是,他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農作物,再加上農村土地是個體面積小,分散廣,小農意識還比較深厚,經濟來源比較單一和有限。最關鍵的是,農村金融服務產品主要是信貸和保險,當前缺乏專門的農村金融市場監管機構,力度不足,金融市場缺陷大,農村金融的發展受到阻礙。
2.農村金融發展路徑
2.1加強農村金融體系的完善工作
針對以上提出的問題,簡單的提出一些完善工作。(1)大力發展農村金融,加強農村金融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建設,通過傳媒、通信等多渠道向農村地區普及金融知識和信息技術,以此來提高金融機構在農村開展金融行業信息采集工作的效率,繼而對農村地區的金融用戶信用進行統一評估。(2)構建完善農村金融行業信息保存系統,金融信息管理人員應按照相關管理,提高信息保護意識,落實工作責任制,對用戶信息要做到保存好、不泄露、不丟失等。(3)當地政府相關部門要做好引導、監督工作,要大力加強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積極的鼓勵相關金融機構加入到農村金融體系建設中,降低農村用戶的貸款風險。在建設農村金融體系中,政府部門也要著重關注金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工作,當地政府可以和當地教育機構或高校合作,給予其政策支持,讓其為政府輸送大量的金融人才,以填補農村金融人才缺口。
2.2加強農村金融產品管理
農村金融機構要了解自身需求和當地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發展特點。明確發展方向,并合理利用當地的金融政策,研發出有效的服務產品和應用。農村金融產品在研發之初,要在當地做好相應的經濟情況調查,根據經濟情況調查反饋回來的信息,再結合當地用戶的身份類型和服務需求,來進行創新產品。金融機構要嚴格約束金融管理人員,保證相關人員的誠信服務,不會因主觀影響金融產品服務質量,為機構構建出良好的社會形象。金融機構在創新和管理金融產品時,要根據農村經濟情況對產品進行微調,以適應農村經濟變化,加強優質金融服務的研發力度,以此在農村地區樹立更好的金融口碑。最后,在對農村金融進行管理時,金融機構要構建和完善金融風險預防和管理體系,對金融產品風險制度要及時的做相關的完善,保證其合理,不斷的開拓創新新型農村金融產品,保障農民合法利益。
2.3強化農村金融市場監管管理
上文有提前,當前農村金融機構缺乏有效的監督,導致村民不敢相信金融產品。此時,建立完善金融機構監管部門就是非常有必要。當地政府應與金融機構有效合作,對金融市場進行監督管理,為農村地區的金融行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在對信息的管理上,監管部門將收集到的信息要及時的交由政府相關部門,由政府相關部門派人對信息進行管理。當前農村金融發展不起來的很重要原因就是欺詐和投機行為過多,村民對金融產品具有恐懼感和不信任,政府部門必須加強對相關行為的懲處,并加強對村民金融知識的普及工作。除此之外,政府在宏觀調控利率的時候,應給當地金融機構留一定的余地,鼓勵其自主定價,以此推動當地金融體系的建設和金融機構的發展。當地政府在協助當地農村金融機構的監督和監督體系中,要加大資源的投入。例如,校企合作、政校人才引進等多種方式構建金融人才隊伍和人才儲備庫;開展培訓等活動,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當地監管部門要開設多元監管模式,對風險、功能、審查等都要進行有效管理。要及時發現并處理農村金融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解決,以強化農村金融市場監管和促進農村金融發展。
3.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政策效果
中國農村的金融機構和農村經濟發展是離不開的,金融機構如果要想在農村能夠打出一片天地,必須先要把農村經濟發展起來。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金融知識普及,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保障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就在農村開展了農村信用社工作,并建設了相應的配套設施喝出臺了一系列法規法規來支持農村信用社的建設。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經濟活動已經逐漸走向規范化、市場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著當地金融行業多元化發展。同時,國家為了更好地滿足農村居民的存取款、貸款需求,建立了郵政儲蓄銀行。
隨著當前經濟的發展,各類金融機構在農村開展金融業務越來越順利,各類金融機構之間相互競爭,倒逼企業不斷創新金融業務,結合當前的金融政策,更好的服務農村居民。再加上,國家的宏觀調控和金融機構微觀調控結合,大量金融機構發展起來了。目前,在農村金融發展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金融機構內部組織結構混亂、農村金融市場混亂、金融服務錯位等。于是,在2007年,由銀監會主導并出臺了一系列金融法律,為農村金融發展提供了法律支撐。農村地區金融產品越來越多,金融業務越來越廣,促進著農村金融發展和農村經濟的繁榮昌盛。
4.結語
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當前中國金融發展的路徑選擇和政策效果,在其中,我們發現了農村金融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力量和中心位置。大力發展農村金融服務,不僅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也能帶動整體國民經濟,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現如今,就當前農村金融發展結構來看,農村金融必須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協同各級相關部門建立監管機制,再由市場在政府監管下開展金融業務活動,在市場和國家宏觀調控下,來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提高農村人員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于麗萍.我國農村金融監管法律問題研究[J].現代農業研究,2020,26(09):38-39.
[2]江星,張文靜,李威.關于我國農村金融體系建設的思考[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0(09):29-30.
[3]李丹丹.我們為什么要關注中國農村金融[J].小康,2020(22):67.
作者簡介:王健龍(2001.09-),男,安徽六安人,蚌埠市蚌山區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
張依杰(1999.09-),安徽阜陽人,蚌埠市蚌山區安徽財經大學法學專業,本科生。
王樂雄(2001.05-),男,安徽合肥人,蚌埠市蚌山區安徽財經大學國際商務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