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環境空間將對人類的行為、性格和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而影響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氣質。同時,人類行為也將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城市居民區和城市廣場,城市公園的街道,工廠和企業園區,城市商業中心等人為環境中。這篇文章主要通過哈格里夫斯和史密森的作品案例分析空間對于人類感知的影響。并且,隨著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環境設計師如何更好地利用現有的廢物資源,以及如何布置和規劃新的舒適空間。
【關鍵詞】空間;環境;人類;地點
近年來,在建筑和城市高度發達的同時,呼喚景觀和地球藝術的人性也越來越強。人類具有兩個屬性-自然性和社會性,它們之間不可避免地需要某種平衡。對于藝術而言,其本質是通過感知和直覺的方式,使人們能夠從根本上理解和接觸自己的自然屬性。藝術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通常,城市與人類的社會屬性相對應,景觀花園與人類的自然屬性相對應,而建筑則介于兩者之間。它們的出現和發展是人類自然的必然結果。在這一點上,景觀和地球藝術將為我們提供一些靈感和幫助。本文比較了兩個設計者的想法以找到了解如何通過空間和時間的景觀建設解決當前的現代性轉變。(張揚,2006,p.3-4)
羅伯·史密森(Robert Smithson,1938-1973)孩提時代經常與家人一起去許多著名的美國自然景點。1959年,他在紐約的藝術家畫廊舉辦了第一次個人畫展;1962年在紐約進行個人畫展之后,他從藝術界退休了一段時間,進行了自省和反思。1966年,他完成了他的第一塊土地:瀝青池和礫石坑(劉聰,2004年,第3頁)。1970年,他在鹽湖城完成了他的代表作《螺旋碼頭》(Spiral Jetty),并制作了同名電影;同年,我們開始在美國各地尋找適合土地藝術的場所。1971年在荷蘭完成了另一部著作碎圓螺旋山(Broken Circle Spiral Hill)。從1971年到1973年,他繼續寫信,拜訪露天采礦公司并為他們提供景觀藝術解決方案。
哈佛大學景觀學系的Hargreaves教授已經獲得了50多個設計獎,自從他開始專業實踐以來。他完成了許多大型規劃項目,包括被稱為“杰出景觀設計師”的悉尼2000奧林匹克公園設計。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的工作完美地將科學與藝術融合到景觀設計中,他在設計中結合了許多生態學原理,同時考慮了文化和藝術形式的延續性,他的設計充滿了基地和城市的歷史和環境的多重隱喻。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意義,使其具有地域性和歸屬感。在比克斯比公園的設計中,哈格里夫斯首先合理地處理了埋在地下的垃圾,然后與雕塑家合作創建了一個帶有極點陣列的地球藝術景觀。這些極點在長度上各不相同,當與起伏的地形結合在一起時,它們就形成了一個平頂的整體效果。如果“地形”是“自然”元素,則這種“起伏”與“人工”元素(例如“電線桿”)的引入形成對比。”“自然”位于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之間的交界處(Zhang,2003,p53)。
在設計思想上,兩者對“自然”有一致的理解。他們認為,“自然”不是特定形式或者固定形式甚至程序的實質,而是一個動態、開放、不可預測的關系在元素間。另外,它可以被視為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尋找“自然”的表達是尋找一種賦予人們這種心理狀態的方法。相對而言,特定的方式只是“自然”的附屬,而不是“自然”本身,它是開放和多樣化的。史密森認為,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它與任何形態模型都毫無關系。哈格里夫斯認為在“環境劇場”中,利用雕塑地形的方式將土地,風和水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看上去不像“自然”的“自然景觀”。
藝術概念:他們倆在設計理念中都感受到“熵”,即自然界中潛在的破壞力。史密森認為,人類的命運取決于熱力學的第二定律,即能量比獲得更容易失去, 宇宙最終將不可避免地統一。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的頓悟是由于他親眼所見的颶風,使他意識到了一種動態美,它與古典主義的秩序和構成之美完全不同,這種美反映了自然的創造力和破壞力。它的特征是變化和無序,這恰恰是熵的內涵。
在設計方法上,兩者顯然有一個共同的關注點:工業荒地。哈格里夫斯更早地認識到工業荒地的審美價值并將其成功地付諸實踐。這不僅是從景觀角度上進行選址的問題,而且是恢復舊工業用地和促進城市二次發展的動力。史密森認為,最適合的土地藝術場所是那些由于工業化和其他人類活動嚴重破壞而退化的地方,例如污染的湖泊、拉圾場、工業廢地等,而不是已經建造的美麗風景區。在工業荒地中,他致力于重新評估和追求人類的原始精神。他在廢棄的礦區創造了一些土地藝術作品,并提出了使用土地藝術方法改造一些礦渣堆的經驗。Hargreaves在處理工業荒地的問題上也做了很多探索。他的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熵”和退化場所的改造項目,其中大部分是廢棄的舊工廠場地,垃圾填埋場等。例如,路易斯維斯水上公園的原始場地是廢棄的碼頭,拜克斯比公園的原始場地是18-米厚的垃圾填埋場,文化公園的原始地點是由建筑垃圾建造的人工半島。
地球藝術的存在打開了景觀設計師的思想。這對改善和轉變人們的生態和自然概念具有積極意義。史密森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探索,尤其是與景觀設計有關的許多方面,對景觀設計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哈格里夫斯在史密森的藝術中看到了一種新的語言,用這種語言,“諸如水、風和重力等各種要素都可以進入并影響景觀。”(John,1995,p.46-51)他在實踐中嘗試并應用了許多次,在燭臺角文化公園創建了一個緩緩到達水面的緩坡。在對待自然的概念上,兩者完全一致。地球藝術在工業荒地上的重要性影響著景觀設計師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和處理。史密森認為,地球藝術品的最佳去處是那些由于工業化和其他人類活動而嚴重退化的地方。這些場地可以作為藝術品進行回收利用,這為景觀設計師提供了解決工業廢物處理問題的方法,并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在地球藝術史上,史密森和哈格里夫斯無疑是兩個巨大的人物。他們的觀點和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設計師。哈格里夫斯的螺旋碼頭和拜克斯比公園的設計不僅引領呈現自然現象或從自然過程中尋找景觀形式的方式。他發現了景觀與生態之間的聯系,避免了過度美化自然,并以最少的干預設法創造了一種新的景觀形式,從而為人們的想象力,欣賞力和未來靈感留下了足夠的空間。(華,2010,p.2)
景觀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文化意識的提高,促進了景觀企業的發展和設計領域的不斷擴大。今天的景觀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現代景觀則供人類使用,反過來,景觀對社會的積極影響可能超過了歷史的任何時期。
設計師、建筑師、藝術家等都應該重視并實踐世界觀的轉變,并擁有高尚的靈魂,否則將很難產生高貴的藝術品。在風景藝術領域,它應該通過藝術與自然親近,和諧自然,并與自然共存。城市園林景觀及其他相關藝術應更加重視藝術的社會功能,以改善工業化和人類發展對環境、生態和資源的破壞。他們還應積極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為城市和社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作者簡介:向長樂(1994.12-),男,漢族,湖北人,研究方向為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