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生
【關鍵詞】卡托普利;硝苯地平;高血壓;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025-01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群,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易誘發腦卒中、冠心病、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對中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存在極大威脅。目前,臨床應用的降壓藥物種類較多,其中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以及利尿劑等較為常用,合理選用降壓藥物是控制血壓的關鍵所在。因此,本文選取76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馬來酸依那普利與硝苯地平緩釋片兩種藥物聯合應用效果進行分組觀察,現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
選取來我院就診的高血壓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時間選取于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區間內,隨機自愿原則下分組,對照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61.58±3.51)歲,平均病程(8.16±2.61)歲;觀察組中男性1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齡(63.19±3.27)歲,平均病程(8.89±2.43)歲;臨床資料比較,兩組數據比較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治療藥物為馬來酸依那普利,初始給藥劑量為10~20mg/次,1次/d,維持劑量為20mg/次,1次/d,口服給藥,連續給藥8周。觀察組治療藥物為馬來酸依那普利與硝苯地平緩釋片,馬來酸依那普利用法用量同對照組,硝苯地平緩釋片20mg/次,1~2次/d,口服給藥,連續給藥8周。治療期間暫停其他降壓藥物,加強飲食干預。
1.3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患者血壓治療后恢復到正常范圍內,或舒張壓下降幅度≥20mmHg,收縮壓下降≥30mmHg;好轉:患者后的舒張壓下降幅度在10~19mmHg,或者收縮壓下降幅度≥30mmHg;無效:舒張壓與收縮壓治療前后的下降幅度不明顯,且二項指標均未達到正常范圍。總有效率=(好轉+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選用SPSS20.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t值檢驗,描述用(x±s);計數資料:用X2值檢驗,描述用(%);P值<0.05時,存在統計學差異。
2.1兩組血壓值比較
用藥治療后,觀察組治療后的血壓檢測值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2.2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明顯更高(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馬來酸依那普利是臨床常用降壓藥的一種,療效較佳,主要是對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發揮抑制作用,口服后可水解成依那普利拉,可使血管緊張素Ⅱ含量有效降低,使全身血管舒張,達到降壓效果。馬來酸依那普利與其他降壓藥物同用時,可發生迭加作用,提高降壓效果。硝苯地平對心肌細胞膜、血管平滑肌的鈣內流具有選擇性抑制作用,可抑制鈣離子向細胞內轉移。硝苯地平緩釋片作為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可使外周小動脈有效擴張,降低外周阻力,可有效降低舒張壓與收縮壓水平,減輕心臟后負荷。經研究發現,硝苯地平緩釋片與馬來酸依那普利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可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最佳的降壓效果,可減少患者對藥物劑量的依賴性,減少不良反應。
綜上,高血壓應用馬來酸依那普利與硝苯地平緩釋片聯合用藥治療,臨床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