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卓瑪
【關鍵詞】臨床藥學干預;抗菌藥物;合理使用
【中圖分類號】R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043-01
抗菌藥物是臨床治療患者中常用的一種抗細菌感染藥物,現目前隨著抗菌藥物在臨床中大量使用,出現了很多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表現,造成人體中出現了一種對抗菌藥物有耐受能力的菌株。患者身體一旦產生耐藥菌株,那治療過程中用藥療效會減少甚至全無,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會增加患者的治愈難度,還會對其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危害。我國現今仍存在較多的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現象,這樣會使抗菌藥物大量浪費,還會使患者體內耐藥菌株增加,從而降低患者臨床治療成效。臨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治療成本,提高臨床療效,還可以預防不良事件發生。有相關研究表明,在抗菌藥物合理使用中實施藥學干預可以有效降低不合理用藥現象的發生率。本次將我院住院部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80例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高原臨床藥學在干預抗菌藥合理使用中的效果,現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住院部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80例住院患者以隨機數字均分為兩組,研究組與對照組合各90例患者。研究組:男性59例,女性31例,年齡8-72歲,平均年齡(46.73±5.34)歲。對照組: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齡7-71歲,平均年齡(45.91±5.48)歲。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不予以藥學干預,研究組患者予以藥學干預,藥學干預主要內容為:①完善抗菌藥物使用規章制度: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將各個科室抗菌藥物的使用規范化;強化醫院相關工作人員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意識,各個科室定期召開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座談會,組織人員應由我院工作經驗豐富的藥師負責,座談會的主要內容為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所帶來的危害、常見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現象以及抗菌藥物正確使用的方法等。②加強對抗菌藥物使用的監督:醫院相關負責人應當對醫院各科室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并且要讓藥師介入其中,定期對病例和處方做專項抽查,發現有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情況,需要及時與臨床醫師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根據核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商討協調,在溝通過程中分析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的因素,在藥師和臨床醫師的有效溝通下重新調整處方,確保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合理。③對藥師和臨床醫師開展培訓:通過學術討論、抗菌藥物專題講座、教學指導來強化藥師和臨床醫師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對抗菌藥物的認知。尤其針對臨床醫師這種對抗菌藥物本身認知就不高的,應通過各項抗菌藥物知識專業培訓強化臨床醫師對抗菌藥物的認知。④檢查反饋并進行整改:藥師定期抽查醫院的處方時,應注重查看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處方單,在定期開會總結時要將這些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現象及時反饋,討論分析發生這些情況的原因,針對這些原因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接受藥物干預的研究組患者選藥不當、不合理聯用藥物、用藥劑量不當以及超適應癥用藥等不合理用藥現象發生情況相較未接受藥物干預的對照組要少很多。
抗菌藥物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人工合成抗菌藥,另一種則是抗生素,這兩種類型的藥物均在作用于細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中。近些年隨著抗菌藥物在臨床中的濫用情況不斷增加,導致抗菌藥物在細菌感染性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藥效急劇下降,促使耐藥菌株不斷出現并且蔓延。
臨床上常見的不合理用藥現象主要為選藥不當、不合理聯用藥物、用藥劑量不當以及超適應癥用藥等,這些現象一旦發生,不但對臨床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還會增加治療成本,醫療費用的提高,還會給患者帶來經濟壓力。醫院住院部因為抗菌藥物使用規章制度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比較寬松,所以使抗菌藥物出現濫用的現象,耐藥菌株也在持續增多,所以制定相應的措施來強化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是每個醫護人員的職責所在。藥學干預是一種臨床上指導患者進行用藥的干預方式,通過完善抗菌藥物使用規章制度、加強對抗菌藥物使用的監督、對藥師和臨床醫師開展培訓、檢查反饋并進行整改四個內容,提高抗菌藥物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臨床上對抗菌藥物的使用進行藥學干預,可以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患者的住院醫療費用。本次將我院收治的180例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高原臨床藥學在干預抗菌藥合理使用中的效果。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接受藥物干預的研究組患者選藥不當、不合理聯用藥物、用藥劑量不當以及超適應癥用藥等不合理用藥現象發生情況相較未接受藥物干預的對照組要少很多。
綜上所述,高原臨床藥學在干預抗菌藥合理使用中的效果明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合理用藥現象的發生率,預防不良事件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