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圖
【關鍵詞】呼吸恢復;急危重癥;呼吸支持治療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049-01
急危重癥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急診科臨床疾病。一般這類患者在入院之后,都會表現(xiàn)出程度不一的低氧血癥和呼吸困難,所以,為了提升臨床搶救成功率,需要及時予以患者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和輔助呼吸,幫助患者呼吸復蘇。然而,傳統(tǒng)的呼吸道管理針對神經損傷患者、合并惡性腫瘤或肥胖患者,有著較大的氣管插管難度。隨著呼吸支持技術近年來的不斷發(fā)展,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搶救方式,在急危重癥患者搶救工作中呼吸階段性治療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使用。本文以我院真實病例為研究對象,觀察了急診呼吸階段性治療在急危重癥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所收治的30例急危重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入院的時候都表現(xiàn)出程度不同的低氧血癥、呼吸困難,均符合急危重癥的診斷標準。患者入院之后按照人院先后順序分為了試驗組(n=15)與對照組(n=15)。對照組中6例為女性,9例為男性;年齡最大為73歲,最小為18歲,平均年齡為51.32±4.89歲;非創(chuàng)傷患者10例,創(chuàng)傷患者5例。試驗組中7例為女性,9例為男性;年齡最大為75歲,最小為17歲,平均年齡為51.46±4 57歲;非創(chuàng)傷患者9例,創(chuàng)傷患者6例。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但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此組予以常規(guī)呼吸支持治療,即結合呼吸使用規(guī)范,把電源、管道、氧氣等連接開機,結合醫(yī)囑與患者實際需要選擇相應的呼吸模式治療患者。
1.2.2試驗組
該組患者予以急診呼吸階段性治療,即①第一階段治療。讓患者取復蘇體位,對患者的心肺復蘇效果進行認真觀察,隨后為了保證呼吸道的暢通,指導患者取仰臥位,然后對患者呼吸通暢情況進行觀察,注意將口腔異味清除干凈。②第二階段治療。針對呼吸障礙患者,利用面罩或鼻導管供氧,需要注意呼吸支持治療的一個重要前提,便是無創(chuàng)傷,如果患者呼吸仍有障礙,治療就須繼續(xù)。③第三階段治療。也就是對患者行有創(chuàng)治療,如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環(huán)甲膜穿刺等。④第四階段治療。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人工氣道的建立,同時使用呼吸機展開治療。
1.3評價標準
將兩組患者從搶救到呼吸恢復穩(wěn)定的時間進行比較,同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效:結束治療后患者呼吸通暢;有效,治療后明顯改善了患者呼吸不通暢的情況;無效:沒能達到上述標準。
1.4統(tǒng)計工具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處理兩組患者的臨床數據,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x2檢驗計數資料,若兩組間數據的差異較大,則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反之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對組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無效患者4例(26.66%),有效患者4例(26.66%),顯效患者7例(46.66%),治療總有效率為73.33%;試驗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無效患者1例(6.66%),有效患者5例(33.33%),顯效患者9例(60%),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具體見表一。

2.2比較兩組患者呼吸恢復穩(wěn)定的時間
試驗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呼吸恢復穩(wěn)定時間(38.46±5.12)min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4.84±4.68)min,組間差異較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危重癥有著較高的病死率,由于其通常會合并其他的疾病,若延誤了就醫(yī)時機,就可能導致患者喪失生命。現(xiàn)如今,收治這類患者的時候,臨床多采用呼吸支持治療,進而有效解除患者呼吸障礙的情況,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促使其恢復健康。當前呼吸支持手段主要分為呼吸支持治療、急診呼吸階段性治療兩種。在急救工作中,呼吸道管理占據著重要地位,直接影響著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所以,呼吸支持方式選擇是否合理顯得十分重要。在治療急危重癥患者的時候,采用急診呼吸階段性治療,則能結合患者的當前狀態(tài),進行呼吸支持階段性治療方式的選擇,同時,倘若患者存在比較特殊的情況,治療的時候還可采取跨階段呼吸支持治療,如此一來,既有助于搶救效率的提升,又能為接下來的搶救奠定良好基礎,從而使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療效得以良好提升。在本次研究中,使用急診呼吸階段性治療的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為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明顯擁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同時試驗組患者呼吸恢復穩(wěn)定的用時也要明顯短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將急癥呼吸階段性治療運用到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中,有助于治療效果的提升,其能促進患者呼吸恢復,是一種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法,值得廣泛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