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關鍵詞】職業防護;綜合醫院;醫護人員;腫瘤;知曉率;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05-01
1.1對象
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在華南地區各類綜合醫院中隨機抽取24家醫院(按照1:2的抽樣比例抽取二級醫院8家、三級醫院16家);再在抽取的醫院內,根據醫護人員工號,采用方便抽樣方法,抽取腫瘤相關專科的醫護人員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在本院的工齡≥1年;②在腫瘤相關專科工作,包括腫瘤科、婦科、血液科、呼吸科等。本研究獲得所有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基本情況調查
采用自行設計的《基本情況調查表》,記錄研究對象的性別、崗位、部門、工齡、職務等。
1.2.2腫瘤相關防護內容調查
參照文獻,自行設計《醫院腫瘤相關醫療職業防護知識及管理情況調查表》,對研究對象腫瘤防護知識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括3個方面。①醫護人員對腫瘤相關職業防護知識的知曉情況,共12道題目,包括醫療職業防護管理、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職業安全操作流程和處理措施以及職業健康檢查等內容。②醫護人員對所在醫院腫瘤相關職業防護管理滿意度的評價:共9道題目,包括個人防護用品(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PPE)及防護設施使用情況等。滿意度評價0~10分分別代表“不滿意”至“完全滿意”。③醫院對醫護人員腫瘤相關職業防護管理知曉情況:共20道題目,包括應急演練和警示標識等內容。問卷調查時,知曉某條目,即回答“是”,不知曉回答“否”;知曉率=該條目知曉人數,該條目調查總人數×100.0%。
1.3質量控制
調查問卷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發放,調查前說明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問卷由研究對象匿名填寫,當場回收。
2.1醫護人員腫瘤相關職業防護知識知曉情況醫護人員對銳器傷應納入醫療職業防護管理、接觸化學治療(以下簡稱“化療”),細胞毒性藥物崗位應納入職業健康檢查、經常接觸射線崗位應納入職業健康檢查條目的知曉率居前3位,分別為93.7%、81.1%和79.5%,而對于工作崗位職業防護標準操作規程、本崗位職業安全意外事故處理措施條目的知曉率最低。
2.2醫護人員對所在醫院腫瘤相關職業防護管理情況的評價護理組人群對PPE滿足使用需要、PPE取用便利程度、PPE質量可靠、職業衛生防護設施使用情況、對醫療器械職業防護功能的滿意程度、對醫療耗材職業防護功能的滿意程度得分均低于醫療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醫療活動中,醫護人員將不可避免的接觸生物、放射和化學等有害因素。醫護人員在配置化學治療藥物的過程中,打開安瓶、抽取藥液以及拔針時,均有肉眼不可見的藥物微粒通過皮膚黏膜或呼吸道進入人體。細胞毒性藥物可產生蓄積作用,導致白細胞減少和自然流產等風險。電離輻射可引起白細胞減少、放射病甚至癌變風險。醫護人員在醫療活動中,若未使用防護用具,可能會引起皮膚和眼睛的光化學損傷。醫護人員,特別是腫瘤相關醫護人員在職業活動中面臨的職業危害嚴重、危害較大,且無法避免。因此,掌握相關職業防護知識,完善相關防護措施,是降低醫護人員職業健康危害的關鍵。
本研究結果顯示,醫生和護士對職業防護知識知曉率不同,與醫療組比較,護理組人群對于銳器傷應納入醫療職業防護管理、工作崗位職業防護標準操作規程、長期接觸化學消毒劑的崗位應納入職業健康檢查、經常接觸射線的崗位應納入職業健康檢查條目的知曉率均升高(P<0.05),在電離輻射應納入醫療職業防護管理、醫院有生物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醫院有放射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知曉率均下降(P<0.01)。醫護人員接受防護知識的來源很多。有調查結果顯示,接受過職業防護教育的醫護人員占53.6%,其中32.6%是通過學校教育獲得;而醫生和護士對于職業防護知識側重面的差異,可能與日常職業行為和學校教育不同有關。醫務人員中學歷越高者對職業危害的認知情況越好,能夠主動地通過多種途徑獲取職業危害的防護知識,在臨床工作中職業防護意識也越強。本研究雖未調查研究人群學歷,但二級醫院中護士比例高于醫生,可能會對職業危害防護知識知曉率產生偏移。有研究結果顯示,醫務人員中職業危害接觸以護士居多,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與本研究結果不一致,可能與本研究中醫護人員分布不均衡有關。醫護人員職業防護知曉率偏低,從而導致其主動職業防護的意識不強,不主動使用職業防護功能的醫療器械、耗材或使用依從性差,甚至發生了職業危害后處理不規范、不上報。
因此,醫護人員應加強自我防范意識,熟練掌握職業防護標準操作規程,嚴格規范操作,合理使用操作物品,發生職業危害時主動上報。同時醫院應建立、健全職業防護管理體系,將化學試劑、銳器傷、電離輻射及細胞毒性藥物納入醫療職業防護管理范圍,發生職業危害行為時啟動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護理人員缺乏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認識,而對危險認知與行為依從性之間有較強的關聯性,教育培訓可有效提高其行為依從性。有研究結果顯示,在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和加強防護后,醫護人員體內未再次檢測出抗腫瘤藥物。提示醫院應加強醫護人員職業防護相關知識培訓;并且醫院應配備相應的安全裝置及醒目的警示標志,應保障防護用品、用具的可及性、有效性、充裕性及可靠性。醫院應加大對醫護人員職業防護設施的投入力度,加強醫務人員職業防護法規和標準規范體系建設,完善職業防護管理體系,接觸化療,細胞毒性藥物、放射線、化學消毒劑的崗位需要納入職業健康檢查,為醫護人員購買相應工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