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學敏
【關鍵詞】剖腹產;宮腔填塞紗條;產后出血;藥物
【中圖分類號】R719.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13-01
近年來,隨著我國剖腹產人數的不斷增加,手術操作逐漸成熟,越來越多人選擇剖腹產,但是剖腹產后很容易引發產后出血,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并發癥,如果沒能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導致產婦死亡,同時也會威脅胎兒的生命安全。針對產后出血患者采用傳統的藥物止血方法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出血癥狀,但是藥物的持續效果并不理想。有關學者指出,官腔填塞紗條能夠提高整體治療效果,為了驗證其臨床價值,本次選取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42例剖腹產術后大出血患者進行研究分析,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分別為對照組21例、實驗組21例,實驗組患者的年齡在21-3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5±3.2)歲,體重在52-81kg之間,平均體重為(64.5±2.2)kg,孕周在38-41周之間,平均孕周為(38.2±1.1)周。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在22-40歲之間,平均年齡(31.4±3.3)歲,體重53-81kg,平均(64.3±4.1)kg,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3±0.8)周。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無明顯差異,不具有臨床比較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藥物治療,米索前列醇:給予患者420mg米索前列醇,每間隔4h給藥1次。隨后觀察患者的宮縮情況,根據需要調整給藥次數。
實驗組患者實施宮腔填塞紗條治療,宮腔填塞紗條:清除患者子宮腔內的胎盤,根據患者子宮腔大小選擇合適患者的紗布條,使用卵圓鉗夾持紗條,從患者宮底為起點,依據由左向右、自上而下對患者進行填塞,注意紗布條間不能有交叉現象,紗布條另一端經由陰道按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填塞,填塞完成后,對患者的子宮切口進行縫合。另外,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和患者的宮縮情況,實施抗生素治療。術后48h內,取出宮腔填塞物。
1.3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
1.3.1觀察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出血量。
1.3.2觀察實驗組、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1.3.3觀察實驗組、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軟件處理進行計算處理,其中治療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采用(n,%)表示,經卡方值檢驗,產后總出血量平均采用(x±s)表示,行T檢驗,數據對比結果顯示為P<0.05,則有統計學意義。
2.1產后出血量
實驗組產后出血量531.6±24.38,對照組總出血量為730.2±20.11,對照組出血量多于實驗組,數據有差異(P<0.05),見表1。

2.2臨床療效
實驗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數據之間對比存在差異(P<0.05),見表2。

剖腹產是目前產科重要手術之一,主要是幫助女性解決難產和產科合并癥問題,是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分娩方式。但是剖腹產后很容易引發并發癥,比較常見的并發癥為產后出血,產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主要是指胎兒娩出后24h內患者的陰道出血量≥500ml,剖腹產≥1000ml,產后出血嚴重影響產婦的生命安全。目前據臨床數據統計,導致產后出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胎盤因素、子宮收縮乏力、凝血功能障礙等等。目前對于產后出血的治療主要通過藥物治療為主,米索前列醇是常用藥物,米索前列醇屬于前列腺素E1衍生物,能夠有效促進細胞內鈣離子的釋放,強化子宮壓力,收縮子宮平滑肌,且作用持久,止血效果較佳,不良反應少,但是持續性不理想,官腔填塞紗條操作簡單,利用紗布擠壓子宮平滑肌,能夠有效控制子宮壁弓狀血管血流,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為了驗證其臨床價值,本次選取我院剖腹產女性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再一次驗證其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針對剖腹產術后大出血使用官腔填塞紗條治療,療效顯著,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