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富強
【關鍵詞】益氣補腎止喘湯;西藥;小兒哮喘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37-01
小兒哮喘是一種多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疾病。小兒哮喘發病率較高,具有反復發作的特征,患兒臨床表現為胸悶、咳嗽、呼吸困難等,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當前,臨床治療該類疾病主要以抗生素緩解患兒哮喘的發作,但是藥效持續時間短,且復發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本文為了深入探究益氣補腎止喘湯聯合西藥治療小兒哮喘療效,選取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間,在我院收治的110例患兒作為主要研究對象,詳細內容如下:
1.1一般資料
110例小兒哮喘患兒均于本院接受治療,樣本納入的時間是2018年6月-2019年5月,均分成兩組,每組各55例。對照組男32例,女23例,最小年齡1歲,最大年齡11歲,年齡均值(4.54±1.21)歲,病程0.5-5年,平均病程(3.35±0.56)年。觀察組男31例,女24例,最小年齡1歲,最大年齡12歲,年齡均值(4.66±1.25)歲,病程0.5-5年,平均病程(3.38±0.58)年。兩組患兒均無語言溝通障礙,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以及患兒的同意,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其監護人也支持研究,對比兩組患兒各項臨床資料,其結果顯示(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西藥治療,給予患兒硫酸沙丁胺醇(揚州市三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384),每天兩次,每次100ug;給予患兒異丙托溴銨(LaboratoireUnither,國藥準字H20150159),每天兩次,每次40ug。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觀察組采取益氣補腎止喘湯聯合西藥治療,益氣補腎止喘湯主要成分有:仙靈脾、補骨脂、魚腥草、地龍、桑白皮各30g,丹參、紫菀各20g,五味子、肉蓯蓉、白果、川貝母、白芥子、黃芩、杏仁、半夏、巴戟天各9g,甘草6g,全蝎3g,水煮煎,早晚服用,每周用藥5天,連續治療3個月。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氣量、用力肺活量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氣量,用力肺活量;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hs-CRP、IL-1B、TNF-α;參照哮病癥狀量化評分表,將治療效果分為痊愈、顯效、無效。患兒臨床癥狀消失,各項肺功能指標恢復正常為痊愈。患者臨床癥狀好轉或減輕,各項肺功能指標有所改善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甚至惡化為無效。其中,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借助SPSS18.0這一統計學軟件對文章涉及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表示計數資料,X2檢驗;(x±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
治療后觀察組各項肺功能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一。

2.2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hs-CRP、IL-1β以及TNF-α
治療后觀察組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1β、腫瘤壞死因子-α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二。

2.3對比兩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
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96.36%)顯著高于對照組(80.0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三。

哮喘患者多伴有反應性增高,導致患者反復發作氣促、胸悶、喘息、咳嗽等,夜間和凌晨時間段有所加重。哮喘發病因素與遺傳、吸入變應元、呼吸道病毒感染等有關,可采取抗過敏、抗炎等方式治療。硫酸沙丁胺醇的藥理機制是選擇性激動支氣管平滑肌手提,達到接觸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目的。根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各項肺功能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1β、腫瘤壞死因子-α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知,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FEV1、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效果更顯著。
綜上所述,益氣補腎止喘湯聯合西藥治療小兒哮喘療效十分顯著,有效改善患兒肺功能,應在臨床治療中積極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