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芳
【關鍵詞】優化;護理流程;眼科門診;護理工作;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7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75-01
門診相對于醫院的門面,與醫院名譽、形象有不可分割的關系,而實際上,護理工作中缺失任何一項合理安排都是有可能給患者帶來不便,不僅影響醫院名譽,而且造成極其不良的社會反應及經濟效益。而隨著醫療模式從“以病為本”向“以患者為本”形態的改變,醫院整體需要提升、轉變服務理念。通過改良門診服務流程,實現人性化服務,提升患者及醫生滿意度,從而提升門診護理品質。對于眼科門診而言,就診患者眾多且檢查項目多,相對就診檢查等待時間較長,所以有必要優化眼科就診流程,給予患者更為便利的醫療服務,縮短就診時間,使患者獲得更好的就診體驗及不斷提升醫生及患者的滿意度。現針對我院于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的患者進行調查分析優化眼科就診流程的對比。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180例眼科門診患者作為此次分析對象,按照數字隨機分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9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無認知功能障礙、精神障礙或無法配合完成護理者,患者年齡、文化程度、社會認知等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實驗組常規對來訪就診的眼科患者,進行常規叫號的就診檢查秩序,遵循實施“先到先得”的看病檢查模式,記錄就診檢查時長及發放滿意度調查表。
對照組對眼科部門進行優化改革,提高門診護理質量,實現人性化服務,操作如下:①在就診高峰期,對來訪患者提前預診,加設便捷的視力檢測區,提升患者就診速率。②針對網上APP中設立的門診預約功能,實行網約的簽到就診的模式,完成就診后,在診間完成繳費及復診時間預約功能。檢查預約在護士站分診系統完成預約及叫號功能,合理規劃患者的就診及檢查時間,避免醫療資源緊張與浪費。③派專人維護就診現場秩序,盡量保證一醫一患一陪護的就診環境。④開始特殊人群(老、弱、病危、殘、急診、低視力)綠色通道,并在學生假期開設學生通道,方便特殊人群的就醫需要。⑤記錄就診檢查時長及發放滿意度調查表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病例治療等待時間、眼科專科檢查等待時間、由掛號到就診結束之間的用時;使用我院編制的調查問卷統計患者滿意度及醫生的滿意度,采用10分制,8分及以上為非常滿意,6分至8分為滿意,6分及以下為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在SPSS17.0統計軟件下,進行統計分析,(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視力檢查、治療和抽血等候時間比較
優化就診流程后,對照組治療等待時間、由掛號到就診結束之間的用時以及眼科專科檢測等待時間都有明顯短于實驗組,且統計比較中均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調查患者滿意度,優化后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優化前,且統計比較中均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醫生對患者被護理后滿意度比較表
調查醫生滿意度,優化后醫生對于患者護理情況滿意度明顯高于優化前,且統計比較中均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過去的醫療模式下,都是“以病為本”的理念來探討患者相關的健康問題并作以解釋,對于疾病的認識總脫離于社會行為關系,不重視社會醫療環境與病人是否產生影響。隨著醫療科技和理念的進步,再也不是“以病為本”的理念為主了,轉為“以患者為本”的理念,醫院從管理到醫療以及傳統護理的觀念、形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隨著醫療技術水準不斷提升,醫院內的護理服務水準如何得到有效提升則成為了所有業內人士值得思考的方向。患者通過優化后的護理工作流程,獲得了高效的就診體驗。使患者眼疾得到及時專業的治療。
做為五官中不可替代的視覺器官——眼睛,不僅可以給人類帶來對外界事物的成像,更是可以表達人類自我內心深處的投影。作為眼科患者,其年齡廣布、職業多樣且成因多變,勢必會給患者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一定的不便。于是院方對于此疾之患者必然以患者為先、以患者為重實施人性化服務,從而優化眼科門診服務流程。給患者爭取時間,其實也是給醫院爭取時間,救治更多的患者,對醫患雙方任然是一種積極正面的行為。
最后,通過對比優化眼科就診護理工作前后,證實優化眼科就診護理工作流程有利于減少患者就診檢查等待時間,提高患者及醫生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