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華
【關鍵詞】社區護理;高血壓;生活方式;疾病行為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78-01
高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血壓持續升高,是一種可導致心、腦、腎和血管改變的最常見的臨床綜合征,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遺傳和基因因素、不良的飲食習慣、社會心理因素、體力活動、神經內分泌因素等多方面均可引起高血壓的發生。所以,目前把高血壓病認為是一種身心疾病。高血壓屬于慢性病,主要通過患者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堅持服藥。因此,對高血壓患者采取社區護理干預,非常必要。特此,筆者選取5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社區衛生中心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期間在冊的高血壓患者總計50例,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齡為42~76歲,平均年齡(63.8±3.5)歲。研究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為41~77歲,平均年齡(64.9±3.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包括定期記錄患者的血壓,進行高血壓相關知識的宣教和用藥指導,定期隨訪。研究組患者采取社區護理,具體如下:社區建卡,錄入完整的信息,詢問既往史。向患者介紹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減少危險因素的接觸,向患者提供負責醫師及護理人員的名片,有任何疑問都可以第一時間咨詢。指導患者正確看待高血壓,減少老年患者的焦慮和擔憂等不良情緒。可以通過發放宣傳手冊,手冊中需要包含以下內容:常見的并發癥、日常飲食生活習慣、危險因素、鍛煉方式等,盡量以簡單生動的內容描述。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鍛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忌食甜食、油膩、刺激、高脂肪的食物,注意營養均衡搭配,嚴格戒煙戒酒。個性化護理干預:需要結合每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合理、正確的方案。了解患者的家庭情況、文化程度等基本資料,語氣要親切,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溝通基礎。血壓監測是了解患者病情進展的重要手段,建議患者在家中自備血壓計或者定期來院進行血壓的測定,并記錄血壓的變化情況。根據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會有專門的醫師開具藥物,指導患者正確的用藥方式和劑量,并告知患者必須嚴格地按時按量用藥,不可間斷,積極配合醫師地指導和治療。
1.3統計學方法
數據統計應用SPSS18.0,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和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服藥的依從性、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生活方式的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中老年人群是高血壓的高發人群,一旦被確診為高血壓,需長期服藥來控制血壓的波動。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對于高血壓的認識還嚴重不足,導致對于高血壓的重視度不夠,服用的依從性較差,往往不能正確的按時按量服藥,導致高血壓進一部進展,出現多系統的并發癥。社區護理干預在高血壓患者的生活和治療指導上有著重要的意義,需要從多方面進行.首先必須要采取干預措施提高老年患者對于高血壓的重視度,指導患者按照醫囑服藥。另外,血壓的控制不能僅依靠藥物,輔助干預對臨床的藥物治療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飲食以及運動都對血壓的控制有著重要的影響。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采取社區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的認知、重視度以及服藥依從性,幫助有效地控制血糖,值得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