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 李秀紅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延續性護理;自我管理能力;服藥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90-01
心力衰竭是由多種原因引發心肌損傷所致,主要發生于有心臟病病史的人群中,患者會出現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該疾病會對患者的生活及生命造成嚴重影響。臨床中主要采用藥物治療,患者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會對其進行相應的指導,但患者出院后因缺乏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服藥依從性會降低進而影響患者后期的恢復。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延續性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將其按照奇偶數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延續性護理),每組各25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59.8±9.7)歲,觀察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齡48-78歲,平均年齡(61.5±9.4)歲,經過對比兩組數據資料顯示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依醫院規定提供基礎護理,患者出院時對其飲食、用藥等方面進行指導,告知患者出院后應注意的事項同時提醒其定期復查。
1.2.2觀察組
觀察組應用延續性護理,患者出院后醫護人員通過電話對其實施相應的指導,內容有:(1)心理指導:醫護人員定期通過電話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其病情情況后有針對性的實施指導,交流過程中患者受疾病影響會出現焦慮等不良情緒,醫護人員可詢問其緣由后有目的的實施心理疏導,加強患者治療的積極性。(2)用藥指導:向患者講解慢性心力衰竭藥物治療的必要性,說明藥物產生的作用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指導其正確服用藥物,叮囑患者一定要根據醫囑服藥,不可隨意添減藥物的服用劑量,避免不良后果的發生。(3)生活指導:通過對患者病情的了解制定相應的飲食方案,提醒患者飲食中主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限制其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攝入,提醒患者戒煙酒,并向其說明吸煙、飲酒對疾病治療造成的影響。
1.3評價指標
兩組自我管理能力及服藥依從性對比。(1)采用自我管理量表評估其管理能力,該量表主要包括飲食管理、藥物管理、心理與社會適應及癥狀管理4項,分4級評分,評分越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強。(2)采用用藥依從性問卷(MMAS-8)對其服藥依從性進行對比,該問卷共8題,分5級評分,總分8分,<6分為差,6-7分為中等,>7分為好,分數越高患者服藥依從性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20.0處理本文相關數據,計量資料:(x±s),t檢驗;計數資料:(n,%),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自我管理能力對比
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自我管理能力對比(x±s,分)
2.2兩組服藥依從性對比
觀察組服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服藥依從性對比(n,%)
慢性心力衰竭在老年人中較常見,其具有較高死亡率,根據對臨床患者的調查發現其預后效果較差,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及服藥依從性下降所致,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會指導患者用藥,出院后患者對用藥知識不了解致使其不按時服藥,從而影響治療效果,所以出院后對其進行延續性護理加強患者服藥依從性很關鍵。
延續性護理是一種院內護理的延伸,其將護理措施從醫院延伸至家庭中,通過對患者及其家屬積極性的調動,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進而加強其自我管理能力。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會通過電話的形式對其進行相應的指導,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況有目的的實施心理疏導,加強其治療的信心,此外對于藥物的相關知識,醫護人員會詳細說明并指導其正確用藥,向其講解藥物治療的必要性,以此來加強患者服藥依從性,另外對患者的飲食醫護人員會進行合理安排保證其營養均衡,同時叮囑患者戒煙酒防止對疾病治療造成影響。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服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由此看來與常規護理對比,延續性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較好的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應用延續性護理可以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進而加強患者的服藥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