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超男 王迎霞 雷春
【關鍵詞】產房助產士;風險因素;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95-01
最近這些年,因為我國二胎政策在不斷開放,新生兒的出生率也在逐漸增加,這也使得醫院當中助產士的工作量增加。助產士在分娩工作當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保護母嬰的健康和安全。但是在日常護理中存在著較強的風險,有效的防止風險因素的出現,能夠更好的保證母嬰的安全,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率。本文針對于此主要研究產房助產士在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同時并分析相關的防范措施,現將主要情況作出如下的論述。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2月到2019年8月到我院分娩的34例產婦作為本文的對照組,選擇2019年9月到2020年4月來我院分娩的另外34例產婦作為觀察組。其中觀察組患者有高齡產婦19例,低齡產婦15例,對照組中有高齡產婦20例,低齡產婦14例,經統計學驗證,卡方=0.0601,Z=0.2434,P=0.8063;觀察組年齡最大為39歲,年齡最小為21歲,年齡平均(29.05±8.82)歲,對照組年齡最大為39歲,年齡最小為21歲,年齡平均為(29.52±8.94)歲,t=0.2182,P=0.8279。本文所有研究對象經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和認可,而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臨床資料完整,經統計學軟件進行一般資料檢驗之后,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所有對照組進行常規的助產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同時在助產的過程中對相關助產的潛在風險進行不斷的總結,并根據風險制定相針對性的防范措施,以便于將防范措施應用到觀察組當中,進一步的落實風險防范。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研究對象的護理滿意度采用自質量表進行評估,如果評分高于90分則說明護理滿意,評分在60~89分之間,為護理基本滿意;評分不足60分說明不滿意。
對所有研究對象護理糾紛的發生率進行統計并作出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IBM SPSS25.0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數據的驗證。調查中所涉及到的兩個以上的樣本率、構成比在進行非參數驗證時,全部通過卡方(x2)值驗證,非參數的驗證則選擇以n/%(自然數,百分比)作表示;調查中的所有單/雙總體數據全部進行Students test(t)檢驗,數據符號則通過平均數±標準差(±s)表示;P<0.05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否則無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滿意33例,滿意度為97.06%,對照組滿意23例,滿意度67.65%,P<0.05;觀察組出現糾紛5例,護患糾紛發生率為14.71%,對照組出現糾紛12例,護患糾紛發生率為35.29%,P<0.05。具體情況請見表1所示結果。

通過本文的調查可以看出,助產士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來自于產婦、助產士以及產房護理等方面。很多產婦因為年輕或因受教育程度較差,所以對于分娩的認識不夠,將分娩想的簡單,沒有了解產后可能存在的一些并發癥,當出現相關危險的時候則誤認為是助產士沒有做好本職工作而導致的危險出現,進而會將憤怒遷怒在醫護人員身上,導致一些不可避免的護理糾紛出現。從助產士自身角度來說,在進行產婦分娩的時候可能會因為產婦的體質以及胎兒的差異,導致產程時間存在差異。再加上很多助產士工作疲勞,容易導致駐場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良的后果,還有一些助產士自身的經驗水平不足,在對突發事件應對的時候很難采取有效的措施,這也增加了一定的護理風險。從產房管理因素而言,產房的規章制度和相關領導沒有重視對產房管理,這樣就導致助產士責任心不足,也可能會因為相關的情況而導致出現工作疏忽。
所以針對于此進行防范措施的制定,產房助產士在進行護理過程中需要配合基礎的心理護理,積極的對產婦進行語言溝通和行為指導,做好產前的宣教等各項工作。同時要定期的對相關助產士和醫護工作者進行培訓考核,在分娩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都要加以培訓,要求助產士對于產房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熟悉,并能夠對緊急情況加以處理。助產士必須能夠獨立熟練的進行各項操作,同時也要提高助產士風險的防范意識。還要積極的引導助產士產前對產婦進行心理溝通,因為產婦產前會存在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心理壓力會導致產婦存在緊張消極情緒,這不利于分娩的進行。除此以外,醫院也要積極的提升助產師的薪資待遇,完善相關的工作制度,避免助產師在工作過程當中壓力過大,同時也要制定完善的獎懲制度。
綜上所述,臨床根據產房助產士在護理過程中存在的相關風險因素,總結相關的防范措施能夠有效的提升助產護理的滿意度,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率,值得推廣的一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