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剛 賀紅巖
【關鍵詞】早期糖尿病腎病;辛伐他汀;氯沙坦
【中圖分類號】R5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83-01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中最重要的并發癥之一,我國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疾病的第二大病因。由于其復雜的代謝紊亂,一旦發展為終末期腎臟疾病,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的治療難度更大,因此及時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腎病具有重要意義。藥物聯合療法是目前臨床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有效方法。本文以我院收治的60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研究樣本,觀察其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間至本院就診的60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按照診治的順序分成兩組,其中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觀察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范圍在35-75歲之間,平均年齡(55.00±8.46)歲,病程2-5年,平均病程時間(3.50±1.15)年。對照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范圍在33-76歲之間,平均年齡(54.50±8.58)歲,病程3-6年,平均病程(4.50±1.34)年。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1)均符合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診斷標準;(2)治療依從性較高;(3)對治療藥物無過敏現象;(4)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免疫功能、凝血功能異常者;(2)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指導其飲食、給予降血糖類藥物、安排適當運動等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氯沙坦治療(浙江天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083187)口服,一天一次,一次50mg。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辛伐他?。ū本╇p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058534),每天3次,每次20mg。2組均連續治療4周,在治療過程中不得服用其他藥物治療。
1.3觀察指標
(1)治療結束后評價兩組患者臨床效果;(2)比較兩組患者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和24h尿蛋白定量情況。
療效判斷標準: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治療前降低大于50%;有效:臨床癥狀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緩解,同治療前比較,24h尿蛋白定量水平降低在10%-49%之間;無效:臨床癥狀未發生任何改變,同治療前比較,24h尿蛋白定量水平降低小于10%,(顯效+有效)/總例數×100%。=總有效率。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本次數據,均數±標準差、百分數(%)分別代表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以t和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性顯著。
2.1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對照組治療的有效率為83.33%,觀察組治療的有效率為100%,具有明顯差異性(P<0.05),見表1。

2.2總膽固醇、三酰甘油和24h尿蛋白定量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有明顯差異性(P<0.05),見表2。

糖尿病腎病是一種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在我國臨床中的發病率很高。患者可見連續性蛋白尿,隨著疾病的發展,也可引起患者腎功能衰竭。因此,及時治療對于預防疾病尤為重要。隨著辛伐他汀藥物在臨床上的應用,部分學者認為辛伐他汀藥物HMG-COA還原酶抑制劑,能有效地抑制內源性膽固醇合成,經過調節血脂,減少TC含量,改善腎血流動力學,從而達到保護腎的作用。氯沙坦具有擴張腎臟出球小動脈的作用,減少尿白蛋白濾出,降低腎小球囊內壓。二者聯合使用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和24h尿蛋白定量,提高治療的有效率。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三酰甘油、總膽固醇和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所下降,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臨床指標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有效率(100%)明顯高于對照組(83.33%),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給予辛伐他汀聯合氯沙坦的治療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