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誼青



一個零部件的缺失,整個汽車的生產和銷售都將按下暫停鍵。
從湖北武漢扇起的“蝴蝶翅膀”,正傳導到全球汽車產業鏈上。近期現代、雷諾三星、日產、菲亞特克萊斯勒( FCA)等跨國車企,已經相繼停產的消息,很大程度上在于汽車零部件供應鏈中斷。
展開應急計劃
2月25日,一架東航的飛機從浦東機場起飛,飛往美國芝加哥,機上的貨物是美國通用汽車生產所急需的配件;而在同一天,福特汽車也有94噸包機的配件從浦東機場出發,并于當天下午5時抵達泰國曼谷。據了解,這批零部件在前一天晚上由重慶等地連夜運至上海。與此同時,英國豪華車制造商捷豹路虎也選擇空運零部件的救急方式,將中國生產的關鍵零部件空運至英國,以維持英國工廠的生產。
對此,有分析認為,包機運輸是“非常時期”的無奈之舉, “通常制造商的利潤在5%到10%,用包機運送零部件,成本會因此增加10%到30%,這可是沖擊到底線了。”
“一輛汽車由2萬多個零部件組成。一環套一環,只要有涉及到一家核心零部件供不了,整條供應鏈就都沒法動。”曾任某日系合資車企生產采購部總監的馮云稱。
有數字顯示,中國共有10萬余家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這些零部件企業創造了全球80%以上的汽車零部件。從數據來看,中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零部件核心工廠。
“備份操作”是否可行
過去一個月,關于汽車供應鏈投資將從中國向外轉移的聲音不斷傳出,中國汽車供應鏈的韌性正受到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
“因為我們工廠無法供貨,豐田依賴全球供應鏈,只用了三天就把替代工廠找到了。”3月3日,武漢某汽車零部件企業中層陳亮在電話中向記者“訴苦”。與此同時,供應鏈受阻帶來的影響,也讓跨國車企意識到,分散風險的重要性。某跨國車企負責人表示。“供應鏈向中國延伸和深化對中國是好事,但同時要看到這樣做的風險。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不行的。”
據了解,雙供應商模式的發展正在被更多的考慮。多家整車企業和一級供應商都表示,已經在著手開發B點供應商,并將其作為長期模式。不過,有超過50%的受訪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供應商傳遞出同一個觀點:汽車供應鏈相對穩定,雖然在這次疫情中受到嚴重挑戰,但可調整的空間并不大。
全球大的汽車供應商基本都集中在中國布局,零部件的生產要“近地化”,整車工廠在哪兒,供應商就應該圍繞在周圍。只要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的地位不變,全球汽車供應鏈集中于中國的狀態就不會改變。
“中國制造”影響深遠
我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全工業種類和供應鏈的國家。
近日,亞馬遜、沃爾瑪等全球連鎖超市都很著急。亞馬遜最近聯系了很多供應商,想要增加中國產品儲備量。而全球連鎖超市沃爾瑪有將近70%的商品來自中國,有專業人士推測,如果停工三個月,那世界上可能沒有沃爾瑪了。
汽車業更是不言而喻。憑借強大的生產制造能力和消費市場潛力,我國已成為供需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目前,全球80%以上的汽車零部件和“中國制造”相關。
中國汽車制造業的最大優勢之一在于完整性。201 8年發布的《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研究》顯示,中國零部件企業超過10萬家,實現了1500種部品的覆蓋,擁有從上游零部件到中游的一級/二級供應商,以及下游的整車制造廠、出行服務商的全產業鏈條。
一個國家工業體系的完整性,是決定該國工業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換言之,完整的工業體系,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國的工業是否有“活性”。這一論斷同樣適用于汽車制造業。如果在汽車制造體系中缺失某些環節,那么剩余部分很難連綴成網、保有活力,這也是美國等發達國家工業體系現在面臨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