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月31 日,電影《金剛川》舉辦“懷敢勇·正少年”北京大學放映專場,從鴨綠江邊到未名湖畔,英雄的吶喊與氣節長鳴不息。總制片人梁靜,領銜主演張譯、魏晨驚喜現身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與學子互動交流。放映現場,觀影師生時而緊張投入,時而動容落淚。
作為《金剛川》的總制片人,梁靜見證著影片從籌備,到拍攝完成的整個過程。映后她回憶拍攝歷程,直言這次堪稱“不可能的挑戰”:“這是與之前制作規律完全不一樣的經歷,是從劇本之前就開始了制作。開頭志愿軍叢林行軍的拍攝正值酷暑,艱苦條件下與當年的戰士們感同身受。而讓大家感動落淚的人橋部分,又是在九月底的丹東拍攝,刺骨的冷水中演員們依舊咬牙挺了過來。”對于這樣一次非凡的創作經歷,梁靜表示:“憑借著團隊以前的拍攝經驗,和多次磨合中達成的默契配合,影片才能完成拍攝。管虎導演從四百字的大綱階段開始,就已融入了制片意識,計劃以三路人馬協力打造。科技的助力也不可或缺,三個導演組通過5G傳輸同步觀看拍攝畫面,也是高效完成的一大保證。也許我們還有很多不足,但我們正在一步步向世界水準努力。”
影片的精良呈現,得益于幕后工作人員的日夜拼搏,也離不開臺前演員的動人演繹。談及張飛這一人物在電影中,一夜之間發生的命運轉變和性格轉變,張譯道出了內心理解:“我們只能通過電影一窺戰士們此刻經歷的故事,但很難想象他們背后的人生和家庭。但我相信任何一個年輕戰士,身處戰場、面對犧牲的戰友,都會瞬間長大,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背負的責任有多大。”近十年軍旅生活經驗,也給張譯理解角色、詮釋軍人形象提供了不少心得,他表示:“我參軍時的部隊,正是當年參與過金城戰役的老部隊。參演老部隊曾經的光榮歷史,對我來說冥冥中似有一股力量在推動著我,以最大的敬畏之心來演好這個角色。”
而魏晨此次飾演的工兵連長,雖在此前影視中并不多見,但已然令無數觀眾印象深刻。映后交流中,魏晨也從對角色的認識和理解,侃侃談到這一人物的歷史原型——抗美援朝“工兵英雄”張振智。他介紹道:“正像片中講述的那樣,志愿軍工兵連長張振智帶領戰士們冒著敵人的炮火,僅用7 天7 夜就將橋架設好。抗美援朝的勝利,首先靠的是意志,再是力量和智慧。其實這座敵人無法摧毀的橋,喻指的正是志愿軍不會被摧毀的意志。”在這樣的精神激勵下,為了更好地貼近人物、完成鏡頭,魏晨會將自己完全投入到戰地情境中,“拍攝中有很多遠景,其實身處戰場真的要用生命吶喊、用意志堅持。保持在戰場的緊張狀態是最難的,也是我盡己所能想要達成的。”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英雄歷史,來自于厚重滄桑的文字記述,通過大銀幕跨越時空成為生動震撼的具象再現,最終歸為年輕學子們為之深深動容的精神共振。恰逢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 周年,《金剛川》用光影紀念歷史的人文追求和神圣使命也在這一刻得以達成。電影《金剛川》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田羽生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邱天、周思羽主演,歐豪友情出演。影片正在全國熱映中,截至31日14 時,票房已突破6 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