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

前文我們說到納蘭容若的結發妻子盧氏在生二胎時,因為難產死了。盧氏的死,對納蘭的打擊很大。三年后,納蘭又續娶了官氏。可能有人要問,你之前說了那么多納蘭與盧氏的感情,越到后來越如何好的話,甚至提到,納蘭在盧氏死后,為了讓她能在這個世界上多留一會兒,還把她的棺木存放在京西雙林寺里,一年都舍不得下葬。且在這一年當中,他是一有空,就會跑過去陪伴她,甚至都萌生了出家的念頭——
心灰盡、有發未全僧。風雨消磨生死別,似曾相識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搖落后,清吹那堪聽。淅瀝暗飄金井葉,乍聞風定又鐘聲,薄福薦傾城。
(《憶江南·宿雙林禪院有感》)
既然如此深情,那他怎么會這么快,就又娶新人呢?
這其實也不難理解,大家可還記得,當年,納蘭與盧氏結婚時,還不是因為心里一直放不下他那個后來被父親送入宮中、成了惠妃的表妹,而對盧氏的態度,一開始也是不冷不熱、愛搭不理的嗎?畢竟容若不是平常人家的少爺,而是當朝一品大員納蘭明珠家的公子。像他們這種大家族少爺、小姐的婚事,有幾個不是政治聯姻?至于兩個當事人有沒有感情,根本就不在考慮的范圍之內。
家族利益是他們必須首先考慮的,當然,像納蘭與盧氏這種感情后來發展得好的,也有不少。納蘭有才又多情,盧氏亦知書達禮,溫柔又體貼,更重要的是她還極有耐心,這才終于把納蘭的心又重新焐熱了,從而也使他們的婚姻漸入了佳境。
納蘭容若續娶官氏,與他當年迎娶盧氏一樣的,也屬于是兩大家族之間的政治聯姻。前文我們提到,盧氏是兩廣總督盧興祖的女兒。而這位新媳婦家的來頭,與盧家相比,仿佛還要更勝一籌。官氏的曾祖父是清朝開國五大臣之一的號稱“萬人敵”的瓜爾佳氏費英東,那我們為什么不稱她為“費氏”呢?其實,“官氏”就是“瓜爾佳氏”?!肮蠣柤咽稀笔菨M語,“官氏”是“瓜爾佳氏”的漢譯。金庸在《鹿鼎記》里說的那個鰲拜,就是費英東的親侄子。她的父親樸爾普也是一位大官——光祿大夫、少保、一等公,特別是這個一等公,已經是非宗室大臣,所能獲得的最高爵位了,屬于“超品”,就是比“當朝一品”地位還要尊崇。同時,他當時還擔任著皇宮侍衛的統領,也就是說,他還是納蘭容若的頂頭上司。
不過,納蘭在和官氏在和結婚以后,感情卻是一直都沒培養出來。我是沒有查到這個官氏后來的情況。
納蘭的這首《沁園春·夢冷蘅蕪》,就是寫于和官氏在一起以后。從中我們多少也可以看出一點他與官氏感情上的疏遠。
夢冷蘅蕪,卻望姍姍,是耶非耶?悵蘭膏漬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繡,空掩蟬紗。影弱難持,緣深暫隔,只當離愁滯海涯。歸來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鸞膠縱續琵琶。問可及、當年萼綠華。但無端摧折,惡經風浪;不如零落,判委塵沙。最憶相看,嬌訛道字,手剪銀燈自潑茶。令已矣,便帳中重見,那似伊家。
沈宛是出現在納蘭生命里的第四個女人。跟納蘭的表妹(初戀)、盧氏(結發之妻)、官氏(第二個妻子)又不一樣。表妹、盧氏、官氏都是名門之女,沈宛卻是江南一名妓,但也是一位女才子。納蘭最早聽說這位沈姑娘,是他的朋友顧貞觀(字遠平,也是當時一個很有名的詞人)告訴他說,江南有位名妓,叫沈宛,她不但人長得非常美麗、聲音十分好聽,還特別喜歡唱你寫的詞。而且這位沈姑娘自己也填得一手好詞。顧還特意給納蘭讀了沈氏寫的兩首詞:
一首是《長命女·黃昏后》:
黃昏后。打窗風雨停還驟。不寐乃眠久。漸漸寒侵錦被,細細香消金獸。添段新愁和感舊,拚卻紅顏瘦。
一首是《菩薩蠻·憶舊》:
雁書蝶夢皆成杳。月戶云窗人悄悄。記得畫樓東。歸驄系月中。醒來燈未滅。心事和誰說。只有舊羅裳。偷沾淚兩行。納蘭聽了,就說:“此女果有風分易安(李清照)之遺風。他日有緣,定當拜訪?!?/p>
而納蘭真正見到這位沈姑娘時,則是在數年以后。1684 年,康熙皇帝第一次下江南,身為御前侍衛的納蘭,肯定是要跟著去的。于是,也就獲得了和沈氏見面的機會。綠紗窗下,沈宛懷里抱著琵琶,一首首地唱著納蘭詞,納蘭聽得也是如醉如癡。最后,還特意為她寫了一首《浣溪沙》:
十八年前墮世間,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誰邊?
紫玉釵斜燈影背,紅錦粉冷枕函偏。相看好處卻無言。
一連數日,納蘭每天下了崗,都會來和沈氏相會。兩人在一起吟詩、唱詞,都有相見恨晚之意。但兩人其實也都知道,他們就是再怎么心心相印,也不可能在一起。一是兩人的身份地位過于懸殊,二是當時朝廷也有規定,滿漢是不能通婚的,是以她就連給他做小妾的機會,都沒有。分別的時刻,轉眼就到了,康熙皇帝要回京了,納蘭也不得不跟著回去。
可是納蘭回到京城以后,心里就再也放不下這位沈姑娘了,竟致相思成疾。于是,顧貞觀出于對朋友的關心,便把沈氏接到了京城。納蘭雖不能把她帶回家,卻又不想辜負她,于是,就將她安置在了德勝門附近的一個別院里,更公然地與之同居了……
盡管納蘭的父親明珠,對于兒子的這種做法,頗為不滿,可兒子大了,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能再像從前那樣,我說的話,對你來說就是圣旨,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須堅決執行。最后的結果,就是達成妥協,只要你不把這個女人給我帶回府來,那你在外面想怎么風流,我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只可惜,此時上天留給納蘭公子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們在一起還不到一年,納蘭容若就生了一場重病,病發才七天,就一命嗚呼了,享年只有31 歲。值得一提的是,納蘭容若死的那天1685 年5 月30 日,正是盧氏去世十周年的日子。
納蘭容若死時,沈氏已身懷六甲。是年秋天,孩子出生。孩子出生后,就被納蘭家人抱回了納蘭府,同時又將她從那個別院里給轟了出來。
沈氏的最后結局,應該是又回到了江南,并隱居起來,就那樣孤獨的終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