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懵懂的醫學生成長為全國知名的腎臟病學科專家,再到浙江省人民醫院最年輕的副院長,他用一顆醫者仁心仔細體會患者的病痛與訴求。
2020年2月4日上午7時許,浙江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從杭州啟程,向700多公里外的武漢進發。滿載著防護用品和藥品,救援車在立春的冷風中呼嘯疾馳。
此時,全國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2萬例。作為疫情的風暴中心,武漢飛快增長的確診病例數據持續向外界傳遞著疫情的危險氣息。
接到國家衛健委組建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的通知后,浙江省人民醫院立刻組建起一支31名成員的隊伍。作為隊長的何強,深知肩上責任沉重。他向醫院請求帶隊出征武漢時,神情堅定。但此時他和其他隊員一樣,“不知道前方會面臨著什么。”
疫情初期,武漢各大定點醫院紛紛陷入床位緊張的困境,收治病人十分困難。為了扭轉“人等床”的局面,武漢緊急啟動方艙醫院建設,用以收治輕癥患者。何強和救援隊抵達武漢后接到的第一個任務,便是將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改造成方艙醫院,完成一天后收治病人的目標。
一刻都容不得耽擱,何強帶領隊員馬上參與到方艙醫院的總體設計中。從患者救治流程的梳理、院感流程的優化、應急方案的制定,到醫院各功能區的劃分,再到病房內設施的布置……一切準備就緒后,何強又火速開展醫護人員培訓。
終于在2月5日晚上,1800張床位的江漢方艙醫院按時交付使用,900多名患者如期“進艙”。
為了緩解最初混亂的醫療狀態,何強和隊員們建立起三級醫生等級查房制度,及時把發展為重癥或危重癥的患者篩選出來,轉到有救治能力的醫院去。
江漢方艙醫院,是武漢市開放床位最多、累計收治病人最多、累計出院人數最多的方艙醫院,是后續方艙醫院建設的重要參考樣本。而何強在武漢的工作軌跡,也一直圍繞著方艙醫院的建設。
2月11日上午,還在醫院查房的他再次接到緊急通知——馬上帶隊出發趕到武漢黃陂區,建設黃陂方艙醫院。
有了之前在江漢方艙醫院積累的經驗,何強對黃陂方艙醫院的設計建設、院感管控等細節進行了又一次的優化。他率先將5G超聲機器人應用于方艙醫院,通過5G超聲機器人,遠在杭州的專家可通過手柄遠程為患者進行超聲檢查,判斷病情發展。
進入方艙醫院之后,有些患者一開始會因為陌生的環境、缺少家人的陪伴而產生抵觸情緒。針對于此,何強帶領隊員成立起“醫患黨支部”,由護士長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患者當中的黨員擔任支部委員,形成患者中的核心力量,一起調動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幫助其樹立信心。
在武漢抗疫期間,何強和隊員們總結出的方艙醫院建設管理經驗被國家衛健委收入方艙醫院工作手冊和方艙醫院患者手冊,為很多新的方艙醫院建設提供了參考。同時,也為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地建立方艙醫院提供了參考。
轉戰4家方艙醫院,管理1600名患者,治愈出院1070名患者——這是何強帶領浙江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56天武漢抗疫的“戰績”。因為出色的表現,何強所在的救援隊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何強說:“在武漢,我們守住了兩條底線。一條是方艙醫院病人零死亡的底線,一條是醫護人員零感染的底線。”
從武漢回到杭州后,最讓何強感到驚喜的是女兒身上發生的轉變。“我和她媽媽都是醫生,她以前會抱怨我們沒時間陪她,所以不想學醫。但這次回來后,她竟然立志從醫。”
何強出生在醫生家庭,從小他就從父母救死扶傷的經歷中受到感染。1996年大學畢業后,何強追隨父母的腳步成為一名醫生。20余年來,從一個懵懂的醫學生成長為全國知名的腎臟病學科專家,再到浙江省人民醫院最年輕的副院長,他用一顆醫者仁心仔細體會患者的病痛與訴求。
2010年,何強受醫院派遣來到北侖區人民醫院幫助其建設腎臟病學科。當時的北侖區人民醫院因為沒有腎臟病科,當地的病人都要輾轉到寧波市的醫院才能夠進行透析治療,這給病人就診造成很大困難。
在北侖區的3年間,何強帶領團隊為北侖區人民醫院建立起腎臟病學科,在方便當地腎臟病病人的同時,也帶出了一支優秀的腎臟病學科團隊,給當地老百姓留下了一筆珍貴的醫療資源。
2013年,何強接棒成為浙江省人民醫院腎臟病科學科帶頭人。他和團隊立下目標:創建國內有一定規模和學術地位的、老百姓滿意的、內外結合、早期晚期結合、臨床病理結合、中西醫結合的學科,并帶領全省腎臟病醫護人員提升整體水平。
如今,浙江省人民醫院腎臟病科在何強的帶領下取得飛速發展,它不僅是浙江省腎臟免疫學重點學科、浙江省中醫藥腎臟病重點學科,還是浙江省中醫藥腎臟病的重點實驗室。
在做好一名醫生的同時,何強還長期從事教學工作,幫助更多的年輕醫學生進入腎臟病學科的大門。
作為一名腎臟病學科醫生,何強接觸最多的就是尿毒癥患者,這是何強最不愿意看到的病癥。他感慨:“有些知識如果我們早掌握幾年,很多患者可能就不會過早地發展到尿毒癥以至于早早離世,我們還有很多未知需要去攻破。”
2017年,由何強牽頭開展的《基于新型標志物的慢性腎臟病精準診療體系的構建與推廣》項目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這項診療體系,在疾病早期就能精確診斷出疾病的類型及病變程度,從而制定精準化治療方案,縮短患者治療周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這些年來,他主持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一直探索在醫學世界的何強,在用自己的努力給予患者更多希望。
治療慢性腎臟病患者,更像是醫生與患者攜手打一場對抗病魔的持久戰。有些患者跟隨他多年,他們把何強當成了家人,有什么事情都要跟他說,所有的快樂和憂愁都想和他分享,這讓何強收獲了更多幸福感。
何強說,醫生救死扶傷所帶來的幸福感是很多職業不能代替的。“醫生用自己的能力為患者解除病痛,讓患者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在這個過程中,醫生得到的精神回報是無與倫比的。”懷著這份精神的力量,他將會一直與患者相互陪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