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靖江市關工委秘書長 宋山海
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 朱力影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下發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這是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的綱領性文件。關工委在加強勞動教育中要展優勢,顯身手,大有可為。
近年來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正被淡化、弱化,令人擔憂。《意見》從全面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機制體制的創新出發,強化硬化了勞動教育,非常及時,非常必要。
關工委和廣大五老應當在幫助青少年理解勞動意義方面有新作為。宣傳人類發展史,社會進步史,尤其是黨史和新中國建設史,改革開放創業史;宣傳錢學森、袁隆平、鐘南山等人的光輝事跡;宣傳“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的雷鋒精神,“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精神,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等。通過宣傳教育幫助青少年加深理解勞動意義,加強勞動教育的必要性和自主重視勞動的緊迫性,真正讓學生自覺接受勞動教育。
勞動意識的增強,勞動習慣的養成,勞動精神的發揚,不會一蹴而就,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學生本人舍得花細功,拿真功,做硬功,下苦功,久久為功。關工委要主動融入教育學生的各個環節,密切配合相關部門,出實招,施實策,鼓實勁,見實效,在幫助學生創設勞動載體方面有新作為。
一要配合家庭發揮基礎性作用。對于家庭勞動教育的缺失,廣大五老不能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必須幫助夯實勞動教育的基礎。要做示范,作表率。從“黎明即起,灑掃庭院”做起,讓他們真正懂得“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含義;要訴家史,談經歷。以“老來說少年”,訴說家庭先輩勤勞故事、奮斗成才的經歷,讓他們懂得勞動才有收獲的哲理;要搞活動,重激勵。通過開展家務勞動競賽,配合社區辦好家長學校,傳承優秀家規家訓等多種形式,傳遞勞動光榮的正能量。
二要配合學校發揮主導性作用。作為關工委組織,特別是教育系統關工委和學校關工委以及老教師,為學校全面加強學生勞動教育,添薪加柴責無旁貸。要配合學校設計不同學段的勞動必修課程的規劃。在國家暫時沒有具體勞動課本的情況下,利用自己豐富的勞動經驗,協助編寫教材,設計教案,與在職教師一起組織帶領學生親臨勞動現場,靠前指導,嘴對嘴講,手把手教;還要配合學校開展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教育等。
三要配合社會發揮協同性作用。現在的大中小學生真正在校學習時間200 天左右,還有150多天都回歸社會。如何使學生離校不離教,加強勞動教育,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要為學生參加校外勞動,投身社會實踐,在提供方便、創造條件方面,為學校、家庭、社會之間架設起一座學生勞動教育的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