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婷 黃勇娣
“我是千千萬萬個奮戰在一線的防疫人員中的一分子,黨組織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正是我向黨組織靠攏的時候……”近日,上海市金山區國資委95后青年金錚向金山區機場駐守組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金山區機場駐守組臨時黨支部,是在金山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地區工作組在原有聯防聯控機制基礎上成立的,來自22個單位的黨員在黨旗引領下筑起外防輸入的安全線,建立了抗疫勝利的組織基礎。
疫情發生以來,金山區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堅守一線、沖鋒在前,一方面全身心投入抗疫一線;另一方面堅持抓學習教育,做到教育不斷檔、學習不松懈,筑牢了疫情防控“思想”“戰斗”雙防線。
打開“心聯鑫”微信公眾號“微學習”菜單,一個“萬名黨員進網校”的浮動學習專欄首先映入眼簾。在這個學習專欄里,戰疫故事、黨史知識、專題教育等通過短視頻的形式便捷地呈現在黨員面前,其中新上線的“戰疫先鋒”“抖音黨課”模塊格外受到黨員干部的歡迎。
“線上學習一經推出就很受歡迎,我們后臺監測數據顯示,短短一周時間,平臺學習點擊量已經超過4.7萬次。”金山區黨建服務中心負責人譚軍鋒介紹。
受疫情影響,以往組織黨員集中學習、開展“三會一課”等常規教育手段無法正常進行。為確保黨員學習教育不斷不亂,金山區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形成的“萬名黨員進黨校”專題培訓基礎上,因時制宜地推出“萬名黨員進網校”學習平臺,設置“戰疫先鋒”“抖音黨課”“黨建知識”“免費書城”等9個學習欄目,通過“微黨課”方便黨員利用碎片化時間加強政治學習。
同時,金山區還進一步整合對接學習強國、上海遠教等各類音視頻黨課學習資源平臺,打造“黨課隨身聽”“拇指課堂”“金山黨史”“黨務文件”等學習欄目,黨員不僅可以在平臺上查到個性化的學習內容,還可以通過滾動條實時看到其他人的學習情況,增強了學習的互動性。
“之前大家要聚在一起學,現在有了線上課堂,手機上動動手指,就能看到好多學習內容、視頻課程,疫情期間學習真是非常方便。”金山區漕涇鎮增豐村黨總支老黨員徐雪芳打開“移動課堂”介紹道。
除了線上學習平臺的集成作用,金山區還組建了區鎮兩級黨群、黨建微信矩陣,通過一部手機、一個平臺、一組微信矩陣的聯動作用,打造線上網校,讓隨時隨地學成為可能。
隨著線上網校學習的火熱進行,更多實用、貼近生活的學習內容被搬到網上,學習形式也更加靈活多樣。
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企業陸續復工復產,春種復耕工作有序進行,一些農業相關行業也在線上學習中煥發活力。
亭林鎮社區黨校邀請金山區“兩新”黨建名師、上海華維節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呂名禮領銜開講,推出“華維農科大講堂”,邀請各農業相關專家在線授課,內容從行業到技術到應用到服務等,自2月25日開播以來,已上線10期,近45000人次觀看,有效地助力了農業戰線復工復產。無獨有偶,漕涇鎮社區黨校也先后在微信公眾號推出線上課堂,以文字與視頻相結合的方式讓傳統黨課變得鮮活起來。
一邊是各級黨組織對線上學習的紛紛響應,另一邊則是學習渠道的多方擴展。
朱涇鎮黨委充分發揮“美麗朱涇0頻道”與黨員群眾“零距離”作用,一方面及時放送黨課視頻,推動學習教育常態化,使黨員足不出戶就能聆聽黨的聲音;另一方面專門開辟“疫情防控”專欄,深入報道全鎮疫情防控情況,將各基層黨組織抗擊疫情的典型案例、經驗做法等實時推送傳播,讓居民打開電視就能了解到戰疫的實時動態。
伴隨著線上學習的紛紛開展,黨校老師也當起了“主播”,將課堂搬到線上,讓學員在家中通過手機學習黨的知識,聆聽黨的聲音。金山區委黨校還聯合區融媒體中心制作推出了主題為“講好中國制度故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媒體黨課十三講”的全媒體黨課,內容涉及人民立場、法治思維、基層治理、紅色文化等13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