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蘇瑞
學校:湖南省長沙市長郡雙語實驗中學
蟬在鳴聲響徹夏日前,總會在幽暗的地底潛藏多年,慢慢生長;燕子在高飛前,總要在低處飛行一段距離,積蓄力量;生鐵在化為精鋼時,總要經歷千錘百煉,方能成鋼。我們只有經歷積累,才能迸發最美的人生。
歷史長河,奔流不息。千年之前,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便是厚積薄發的代表人物。他遭受酷刑、身處牢獄之時仍不愿放棄,出獄后足跡踏遍萬水千山,親身探訪鄉人,查證古籍,仔細斟酌,方編撰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千古史書《史記》。正因為他精益求精,才會不斷探索,不斷積累,最終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古人尚且如此,今天的我們更應該學會厚積薄發。
“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扎根大漠,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努力積淀,刻苦鉆研,勇于開拓,奮斗不息。在中國落后于世界的時代,讓蘑菇云在荒蕪的大漠綻放,預示著中華民族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如此。
像天才的達·芬奇也必然有著努力積累的過程,成名后的他幾乎全能,沒人能給他一個確定的頭銜,因為他樣樣精通。他童年時也曾不懈努力,反復畫一個雞蛋,慢慢地,最終畫出了《蒙娜麗莎》。我們不可否認他是常人難比的天才,但這多年的積累也是他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沒有深厚的積累,就不會有薄發的機會。懷素墨染蕉葉,禿筆成冢,方寫出靈動自然的狂草;神農氏翻越萬重山,嘗遍百類草,才練得拯救天下蒼生的能耐;曹雪芹十載批閱,五次增刪,才寫成了流傳千古的鴻篇巨制。只因他們在積淀中,磨礪了自己,增長了才干,凝聚了力量。
十年磨一劍,一日見鋒芒。厚積薄發,終見明月。我們注重積累,方能遇見最美的自己。
少年追夢,無限期許。或桃李滿園,雨潤棟梁;或忠心熱血,守衛邊疆;或融通中外,博冠古今。而我,只想成為一個妙手回春、救死扶傷的醫生。這便是我的夢想,以夢為馬,砥礪前行。
萌發這個夢想是在初中生物實驗課上。老師為了培養我們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帶來了一只受傷的麻雀,由他指導救治小鳥。同學們都很積極,我也舉起了手。“好的,同學請你上來。”老師將手指向我。我,我被點抽了!我高興得蹦跳起來,小心翼翼地接過了這個小生靈,捧在手心像是捧著無上珍寶一般。小家伙很聽話,腹部毛茸茸的,很暖和。我用手指輕輕給它梳理毛發,它舒服得啾啾叫了兩聲,用小腦袋拱了拱我的手,好像在感謝我似的,真是可愛極了。班上同學也是羨慕地看著我,女同學甚至恨不得將我換下由她們照顧這只小鳥。看看小鳥,盯著它澄澈透明的眼睛,我發誓一定要治好它,像那些救人的醫生一般。
我接過繃帶,將小鳥放在桌上,它單腳站立,跳了幾步,身體不支倒下了,看來是腿出了點問題呢,我如是想到。伸手扶住它,給它腳上涂抹了酒精,輕輕用木棍撐住腿,再用繃帶綁上。或許是因為酒精的刺激,小鳥踢了踢腿,扇了扇翅膀,一搖一晃像是在向我致意。一瞬間,救助傷者的暖流直擊靈魂,深深烙在了我記憶的深處。這樣的感覺,恰似蓮花初綻的清香,晨露凝結的甘甜,冬日暖陽的溫暖……總之,世上一切美好事物的結合,大概才能描述出這份感動吧。
做醫生的夢想就這么扎了根,發了芽。為此,我向當醫生的姨父詢問是否要做些準備。于是,我便得到了學好生物化學的指引。本就有趣的課堂在興趣的澆灌下更加繽紛了起來,我的生化成績也一直穩居前列。知識點多,熬夜到凌晨是家常便飯。輕輕嗅著月光的清香,縱使復習很艱辛,但我沉醉其中,這便是以夢為馬,努力追逐的動力吧。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砥礪前行。我要堅定地追尋我的夢想,并為之付出我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