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關工委
在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崖門鎮(zhèn)旺沖村文化中心,常常能見到一位老人家在那里忘我地工作,他就是村文化中心負責人、村關工小組副組長楊榮超。他16年如一日,傳播紅色文化、致力關心下一代,受到村民群眾的贊揚,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尊敬地稱他為楊校長。
楊榮超之前是旺沖小學校長,在教育戰(zhàn)線上奮斗了42個春秋,他十分了解旺沖村的人文歷史和村風民風,對這個小村莊有著特殊的感情,多年的教書育人,讓他與干部群眾、青少年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每每向外地客人、青少年學生進行講解,他都充滿了真情實感。
楊榮超動情地說:“旺沖村民風敦厚,是著名的僑鄉(xiāng),也是省政府確認的革命老區(qū)。紅色文化豐富,碉樓眾多,現保存有6座,這些碉樓有著重要的作用,見證了革命歷史。我作為一名退休校長,有責任和義務去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運用紅色文化育人樹人,激勵青少年健康成長。”
2003年,崖門鎮(zhèn)掀起了關心下一代成長的工作熱潮,旺沖村也正醞釀著建立關心下一代工作小組,村干部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楊校長。此時,楊榮超并不居住在旺沖村,他的愛人身體不好,起居飲食需要他照顧,但本著對青少年一代不可割舍的特殊感情,他還是頂著壓力、克服困難,毅然接下了工作擔子。
楊榮超加入村關工隊伍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參與改建“永茂陳公祠”,把它建成村文化中心。他聯絡海外華僑、革命老同志、外出鄉(xiāng)親等,籌集資金23萬多元,經過一年的修建,開辦起了旺沖村文化中心。他還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充實文化中心設備,室內活動面積達到450平方米,現設有“八室三場”。“八室”即圖書室(農家書屋)、電子閱覽室、卡拉OK室、乒乓球室、桌球室、培訓室、德育專欄室、關心下一代工作辦公室。愛心公園設有籃球場、羽毛球場、健身器械場等“三場”。“八室三場”功能逐步完善,成為村民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活動的場地。
文化中心的建設傾注了楊榮超的全部心血。有了陣地,楊榮超想方設法充分發(fā)揮文化中心的作用。旺沖村是革命老區(qū),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他就和多名離休干部一起,搜集總結本地的紅色教育資源,編寫了《旺沖村革命斗爭史》,舉辦旺沖村革命斗爭史展覽、講述陳華鉅烈士的英雄事跡等,教育青少年繼承革命傳統(tǒng)。他還走鄉(xiāng)串戶搜索老農具拍成照片,舉辦圖片展覽,讓青少年了解老一輩為了生活生產,艱苦奮斗的經歷。
40多年的教育生涯,讓楊榮超對青少年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楊榮超的心愿就是希望青少年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16年來,他一直努力工作、默默奉獻,多次榮獲省、市、區(qū)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稱號,還被評為全民閱讀、普法教育活動先進個人。楊榮超表示,雖然自己年齡漸大,但只要能力許可,就將繼續(xù)為傳播紅色文化、致力關心下一代工作發(fā)揮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