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墊江縣關工委
在2019年重慶市關工委基層工作推進會暨第四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啟動儀式上,墊江縣關工委顧問胡倫走上了“終身成就獎”的領獎臺。
“自感身上還有一點余熱,不能虛度有生歲月,培養時代新人,這是我的價值追求。”這是胡老的獲獎感言。
胡倫,1933年出生,1949年參加工作,1950年扎根墊江,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退居二線和退休后在縣(關協)關工委會員、名譽主任、常務副主任、顧問等崗位上用心服務了30年。他是墊江基層關工委組織發展壯大的親歷者、組織者、推動者。
胡老扎根墊江70載,分管過政法、農業、財貿、計劃等工作,具有獨特的工作優勢。1993年退休后,面對關工委辦公條件差,辦公經費缺,組織機構不健全,認識不到位等困境,胡老迎難而上,堅持駐會。積極爭取市關工委和縣委、縣政府領導的支持,堅持老有所學、老有所愛、老有所為,老有所成,創新開展各項工作。為擴大關工委的影響力,他撰寫了《關工委組織的建立、發展與任務》《為做好關工委工作再立新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關心下一代工作》等講稿,通過以會代培、專題講座、下基層宣講等形式,為五老隊伍不斷擴大和關工委組織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建立關工委長效機制,2007年,胡倫起草了《墊江縣關工委工作條例》,確保關工委工作有章可循,順利開展。
胡老在縣關工委任職和駐會期間,曾分管“中華魂”讀書活動、扶貧助學等工作。2006年,胡老為貧困生贈書9000冊,同時還向墊江監獄的青年干警和服刑人員贈送讀本,舉辦專題輔導,做到讀書活動全覆蓋。為搭建扶貧助學的新平臺,胡老大膽構思,積極爭取民政局支持,成立了墊江縣童心橋基金會,同時發展會員單位101個。為白血病兒童、特困孤兒、貧困大學生開展送溫暖活動。胡老組織老科技工作者服務團,采取面對面培訓與駐點指導相結合,推廣農村先進實用技術。根據農事季節,每年編發農村實用技術,向農村基層干部、種養業大戶和青年農民傳播新技術、新經驗、新信息。胡老對辦公室工作人員要求嚴格,經常告誡他們要愛崗敬業、誠實做人、踏實干事,并把榮譽讓給年輕人,把責任擔當留給自己。在他直接關心帶領下,一批批年輕干部不斷成長進步。
胡老如今已88歲,黨齡68年。在“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活動中,胡老編寫講述地下黨員胡敏政的革命故事,還巧用70首紅歌名串聯成寫給祖國母親的信,教育青少年銘記歷史,開創未來。胡老重視調研,經常奔波于基層調研之路。近年來,他撰寫了30余萬字的調研報告、心得體會及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文章,其中《家庭教育中的啟示、警示》等文章,為家庭教育和立德樹人提供了參考。
胡老幾十年如一日,虛心學習、勤奮工作,把滿腔的赤誠和睿智奉獻給了墊江人民和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