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
近日,有讀者在中共重慶市委黨建門戶七一網(七一客戶端)留言:“現在有些黨課空洞死板,缺乏活力。”這位讀者想知道怎樣才能讓黨課“活”起來。為此,我們摘編了張懷刊發在《中國組織人事報》上的這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一次黨課,就是一次淬火。只有反復淬火,黨員才能不斷增強黨性修養,從而百煉成鋼。好的黨課,既有深刻的理論性、豐富的思想性,又有很強的政治性、指導性和針對性,能使廣大黨員心靈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升華。要豐富黨課的內容和形式、創新黨課的方式和方法、提高黨課的質量和效果、增強黨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使黨課入腦入心。
黨課教育必須突出黨性原則。要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在黨愛黨、在黨為黨。要旗幟鮮明地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張旗鼓地宣講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通過多種形式,把穩思想之舵,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領導干部上黨課是我黨的優良傳統。抗戰時期,毛澤東同志經常到延安的一些高校講黨課,是領導干部帶頭講黨課的典范。要持續深化領導干部帶頭講黨課制度,發揮“以上率下、領學促學”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黨課教育走深走實。要積極開展“領導講、黨員議”評選活動,廣泛聽取黨員同志對黨課的評價和建議,認真開展優秀黨課教案評選活動,充分發揮黨課在黨的思想政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黨課效果如何,不是看黨課是否高大上,而是看黨課是否接地氣、帶余味。1940年,賀龍同志給晉綏軍區黨員干部訓練班講黨課時,擺了幾樣“活教材”:一碗小米、一雙布鞋、一碗清水和一條游動的小魚。圍繞“米、鞋、水、魚”,賀龍講清了緊緊依靠群眾、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道理。這樣的黨課有原味、有鮮味、有土味。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貼近基層黨員和群眾,用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語言,多講身邊人、身邊事、身邊理,使黨課內容真實、親切、生動、感人,讓每一位黨員都能從黨課教育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有所獲。
黨課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只有發揚與時俱進精神,緊跟時代前進步伐,在設置黨課平臺、豐富黨課內容、拓展黨課陣地、活用黨課載體上不斷推陳出新,才能切實把黨課講好、講活。要抓好“學習強國”等學習平臺推廣運用,積極組織黨員觀看黨課直播,讓線下黨課走向“指尖”。要大力實施“百名講師上講臺、千堂黨課下基層、萬名黨員進黨校”工程。使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創造黨課新模式、煥發黨課新活力,更好激勵廣大黨員守初心、擔使命,不斷凝聚砥礪奮進、同心筑夢的強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