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共育+陣地建設
?法治宣教+實踐養成
?幫教幫扶+德育教育
聯合市政法委
依托全市1500余名老政法干部
實現全市379所學校零犯罪
600名律師普法講法
模擬法庭實踐體驗
防侵害課程覆蓋10萬未成年人
3000多對幫教對子體現五老擔當
幫教與幫扶一體 挽救與關愛并重
近年來,四川省德陽市各級關工委始終堅持將深化“警校共育”、加強法治關愛作為工作的一個重點,依托政法系統關工委及1500余名老政法干部,做好“三道加法”,不斷推進關心下一代工作創新發展,取得了較好的工作實效。
“警校共育”是德陽的一張名片,從2002年創立至今,已走過了18年的發展歷程,為德陽法治關愛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2年,市委政法委進一步明確了創建“警校共育”星級單位的要求,不斷豐富共育內涵,擴大共育外延。一是加強自身陣地建設。健全完善共育辦公室,嚴格落實工作標準化、制度化、常態化推進。綿竹、什邡、中江、羅江等地根據政法各部門職能特點,實行分校包干負責制,關工委成員定點聯系學校抓落實。截至2017年底,全市379所大中小學校在校生犯罪、校地糾紛率均由當初的2%、5%下降為零,師生糾紛也大幅度下降,校園及周邊環境更加健康穩定。二是加強工作陣地建設。建立法治教育示范基地24個,在全市379所學校設立法律工作援助站,由學校法治副校長擔任站長,配備1到2名執業律師擔任援助律師。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各站點對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詢260余場、法律援助2160余人次,為進一步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和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加強綜合陣地建設。市關工委聯合市委政法委、市檢察院等部門啟動上線了“陽光未來”德陽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信息化平臺,平臺集“輔助辦案”“信息發布”“問題收集與處理”“在線互動”“救助幫扶”五個主要功能為一體,在平臺的推動下德陽市未成年人社會支持體系將逐漸構建,未成年人權益綜合保護工作將不斷強化。
一是五位一體“講”法治。建立當地政府、政法部門及家庭、學校、社會“五位一體”的聯動機制,組織“公檢法司”老同志深入學校、鄉鎮、村(社),以多種形式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全市45個律師事務所600余名律師,就地就近義務承擔法律顧問職能,開展法律咨詢、法治宣傳、以案說法、法律大講堂等。2017年,各級關工委開展法治專題講座3200余場、法律知識競賽120余場次、心理輔導1860余場次。二是模擬法庭“識”法治。旌陽法院通過與學校建立模擬法庭指導法官制度、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法庭等實踐體驗活動,幫助學生在親身參與中增強法律意識。什邡市“模擬法庭”在中小學校廣泛開展,并將政法五老撰寫的“模擬法庭”劇本匯總整理,聯合教育局編印成冊,發至各中小學校宣傳、推廣。同時,法院、檢察院、司法局、派出所、看守所面向廣大中小學生進行“開放日活動”,通過參觀教育,提高中小學生敬畏法律的意識。三是五防教育“踐”法治。針對因意外、拐賣、性侵、校園欺凌等造成的未成年人傷害事件頻發的情況,市關工委主動將工作融入社會治理的大格局,在全面推進“警校共育”、法治關愛工作的基礎上,持續開展未成年人“五防”(防災害、防意外、防性侵、防拐賣、防校園暴力)安全教育,創建“五防”示范學校88所,培訓教師和志愿者300余名,完成公開示范課1000余場次,覆蓋未成年人超10萬人次,有效提升了未成年人安全自護意識。
一是發揮優勢,建立機制。依托政法各部門優勢,深入摸排服刑人員子女、有不良行為青少年、閑散青少年、農村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建立個人及家庭情況臺賬,實行“關工委—五老—失足青少年”跟蹤聯系制,分類制定幫扶措施,組織五老走訪入戶開展“五講”,以愛心和耐心引導困境青少年樹立理想信念。目前全市共結幫教對子3000余對,幫扶對子800余對,資助貧困生200余名,自愿捐資20余萬元。二是需求導向,精準關愛。市司法局對全市25名未成年人社區矯正人員,實行“專人+父母”負責模式,確保不再二次犯罪,對576名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定期走訪,防止他們被邊緣化;什邡市組建女檢察官“檢愛”團隊、公安局“警察媽媽”,幫教與幫扶一體,挽救邊緣化青少年;廣漢市開發區派出所開辦的“心橋驛站”,配備心理輔導師和相關專業人員,十多年如一日對4000余名學生、社會青年和家長進行思想教育;綿竹、中江、羅江政法各部門積極與社區合作,加強新老搭配,加強對閑散人員的管理,對有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的青少年實施心理撫慰,收到較好效果。三是創新載體,幫教有力。什邡法院建立青少年審判法庭,挑選富有愛心、擅長教育、辦案經驗豐富的法官、檢察官組成辦案組,專門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推行“圓桌審判”,營造寬松平和的庭審氛圍,寓教于審,幫助未成年被告人深刻認識違法犯罪的危害。旌陽法院成立少年和家事審判庭,設置客廳式家事法庭、圓桌式少年法庭等,創新工作機制,最大化保護青少年權益;同時,以“和”“孝”“禮”為主題的家風家教文化墻營造氛圍,傳播尊老愛幼、家庭和睦的優秀傳統文化,該項工作被評為2018年德陽市關心下一代基層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