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國關工委成立30 周年,也是《中國火炬》創刊25 周年。陜西省渭南市關工委自1991年10月成立以來,也近30年了。時間過得真快,當初我由一名為老同志服務的工作者,已經轉變為一名地地道道的關心下一代工作者,歲數也步入耄耋之間。在這近30年的歲月里,身邊一直有位同行的老朋友,時刻把我跳動的心感染,她就是《中國火炬》。
退休之后,我把關心下一代工作作為發揮余熱再奉獻的舞臺,以積極的心態,熾熱的感情,力所能及地為關心下一代事業盡心盡力。特別是在宣傳工作方面,我懷著敢于挑戰的精神,克服文化水平低,對宣傳報道一竅不通的困難,勤奮學習、筆耕不止。30年來,共寫通訊報道40 多篇。
在寫通訊報道中,我體會到:對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要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從工作中感受到無限的幸福和快樂;要善于動腦動手,才能挖掘出事物固有的價值;發現新聞題材后,不要等要立即動手,要把當時的心情充分表述出來;要動起來、走出去,不等送貨上門;要善于發現亮點、總結經驗、及時宣傳。
臨渭區關工委領導對宣傳報道工作十分重視和支持,時常要求我要以《中國火炬》的文章為樣板,寫好稿件。經過多年的不斷磨煉,我的寫作水平逐步提高。
我今年已經81歲了,2018年7月我還光榮地成為《中國火炬》的通訊員,對此我十分激動。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深切感受到:一個人退休后,參加關工委工作,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履行共產黨員為黨的事業終生奉獻的堅定信念;是發揮余熱,書寫夕陽美麗華章的大舞臺。我衷心感謝關心下一代工作賦予我新的生命動力,我決心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引領下,振奮精神繼續當好“80后”《中國火炬》的通訊員和關教工作宣傳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