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海韻
茶樹是典型的亞熱帶經濟作物,江南丘陵是眾所周知的優良茶葉產地。我的故鄉在祖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區,雖不是優良茶葉產區,但部分地區卻也種茶。
茶的種類多,分類也細,叫得出名字的名茶就有數百種之多。而家鄉的茶卻從沒有人知道它屬哪個品種,只知道它是綠茶,再冠上種植農場的名字,叫勇士綠茶。
本就不是名茶,口感一般,根本入不了愛茶懂茶之人的眼。然而就是這樣一種不怎么樣的茶,卻似融入了家鄉的生活般,時時處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我曾在爺爺田頭的瓦罐里看見過它,在爸爸書桌的水壺里看見過它,在老師辦公桌的茶杯里也看見過它。路邊大排檔的茶水泡的是它,喜宴酒席上招待客人的還是它。生嚼它可除異味,泡過水后還能作花肥。
我并不懂茶,也不常喝茶,我與茶能搭上邊的興趣,大概是看爺爺喝茶。爺爺好茶,每日必飲,他的杯子里都積了一層厚厚的茶垢。后來,不知他從哪兒得知了蘇軾的詩句,改用之后天天念叨著“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茶”。他泡茶的時候我常趴在桌面上看,看沸水淋下時茶葉像油鍋中的泥鰍一樣跳躍,看皺巴巴的茶葉在開水的滋潤下慢慢舒展開來,看著看著,眼瞼上都染上了一層熱乎乎的水汽。這時候,爺爺就笑瞇瞇地端起茶杯,吹幾口慢慢地飲,閉上眼睛倚著那張老久藤椅,又念叨起他的詩句來。我搶過他的杯子淺嘗一口,立刻皺著眉頭喊苦,他只是笑著:“你們這代人啊,都吃慣了甜。”
在外工作的小叔叔為爺爺帶回了一套茶具和幾包高檔茶葉,他一邊給爺爺演示一邊解說,什么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還說好茶要三品三回味,我在一旁聽得云里霧里。等爺爺喝下一口,小叔叔急迫地問感覺怎樣,我也滿臉期待想知道這名茶和那勇士綠茶有什么不同。爺爺慢悠悠地說:“好是好,但吃不慣,咱這鄉下人也受不了這么多規矩。”我在心底嘆息了一聲,看來爺爺這人吃不得好東西,也只能守著他的勇士綠茶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一幢幢高樓在小縣城拔地而起,超市商品的種類越來越豐富,貨架上茶葉琳瑯滿目。出去吃飯的時候,店家會為不同的客人提供不同的茶葉。如果是中老年人,會詢問要鐵觀音還是普洱茶;如果是年輕人,則會貼心地準備花茶。至于勇士綠茶,似乎成了久遠的記憶,再無人提起。
今年中秋,我到超市購物,居然發現一個老伯牽著孫子在貨架的盡頭挑選勇士綠茶。“原來這茶還有得賣!”老伯樂呵呵地看著我:“小姑娘,只要還有人喝茶,這勇士綠茶它就賣。”我低頭看了一下標簽,依然是五塊錢一大包,二十年前它是,二十年后依舊是。那天晚上在舅舅家賞月,不巧又喝到勇士綠茶,在我疑惑的目光中表妹解釋道:“家鄉的茶配家鄉的月,豈不很好?”爸爸和舅舅拿起杯子喝了一大口,都笑了。
故鄉的茶故鄉的味,總有人會記得,也總有人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