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滿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總書記深刻闡明了全面小康與全民健康的關系,為健康中國“國字號目標”、以全民健康標注全面小康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正確把握和處理全面小康與全民健康的關系。全面小康、全民健康都是黨的初心和使命的見證,都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體現,都是人民群眾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標志。人民健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具有基礎性、前提性地位,在發展中具有優先性、戰略性地位。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內容和標志,全面小康是更高水平全民健康的重要依托和新起點。
要做到“五個堅持”。堅持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堅持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堅持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深入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化,推進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向臨床應用轉化,推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向更均衡更充分轉化,推進重大疫情從“重處置”向“重防范”轉化,推進健康產業由起步階段向優勢產業轉化。
要“筑牢兩個基石”。一是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努力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二是著力發揮廣大醫務人員積極性。從提升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執業環境、社會地位等方面入手,關心愛護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通過多種形式增強醫務人員的職業榮譽感,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
要秉承人民至上、健康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以“四德”為主要內涵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特別強調政德、師德、醫德。政德意味著黨員干部是影響、引領社會風氣的“風向標”;師德意味著老師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人類靈魂“工程師”;醫德意味著醫務人員以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為人民健康服務。在今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發出賀信,勉勵廣大醫務人員不斷為增進人民健康作出新貢獻,為健康中國建設譜寫新篇章,努力開創我國衛生健康事業新局面。“新貢獻、新篇章、新局面”,是新時代醫務人員醫德綻放的取向和寫照。
要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災難的斗爭史。病毒沒有國界,疫病不分種族。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人類正在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提出的“六點建議”,從人類衛生健康大棋局深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和實踐,拓展了人民健康的視域,為“小康社會”邁向“大同世界”指出了一個前行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