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昕
(天津商業大學,天津 300134)
學校在疫情防控期間應第一時間及時有效部署,啟動各部門聯動機制及合理調配資源第一時間發放防疫物資,做好有效處置,這些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校領導應第一時間健全防控工作體系,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督促檢查,形成學校、學院、輔導員、班級四級防控工作聯絡網。及時收集報送信息,將疫情防控覆蓋到每一位師生員工,形成強大合力,組織思政教師充分挖掘疫情防控期間生動感人的育人元素,融入思政教育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做好宣傳工作,讓學子們能真切感受到無論面臨如何困境,中國青年深入骨髓的愛國情懷永遠在線。同時面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號召大家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從小處著手、從身邊做起,力所能及的注腳當代大學生應有的奮斗精神和家國情懷。認真挖掘梳理疫情防控過程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跡,認真講好一方有難全國支援的大愛壯舉。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們更要倡導學生懂得敬畏生命,高度重視、科學防控才能更好的守護好自己和家人,在懂得生命脆弱的同時,讓學生擁有應急自救的能力,學會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學工部第一時間傳達市委相關通知,要求學生遵守學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學生“日報告、零報告”制度,要求學生網格式信息報送,特別是重點地區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群體,及時全面準確掌握學生信息,讓所有學生理解到每日報送信息的意義,給予學生積極的心理教育,引導學生尊重生命,做身心健康的有為青年,使學生清醒的意識到阻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全民戰爭,無人例外,必須嚴格依靠全民響應黨和政府號召,遵循全民防控、人人有責的規則,以法治標準嚴格要求自我,自覺響應少外出不聚集的號召,自覺踐行遵守社會及學校相應規則。正確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提升理性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做篤學、善行、弘毅,有擔當的青年。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針對疫情期間可能會對師生帶來的情緒與行為方面的困擾,形成網絡心理服務工作機制,開啟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屬公眾號、搭建網絡咨詢平臺和設立解憂信箱,通過有針對性的進行定期推文宣傳,加強學生心理防疫防護機制,通過帶好班級心理委員全天候云值班式動態關注并跟進來自于公眾號、郵箱和網約求助資訊,及時進行線上互動,帶動營造積極向上的和諧氛圍。開展線上講座,針對群體集中問題和個案進行深入解讀,讓這些心理知識和技巧被學生輕松掌握,從當代熱點事件和學生關注高的話題中深入淺出的讓學生接受,消除學生迷茫中的不適感。搭建線上論壇,宅家不無聊就得充實學生內心,豐富生活和情感世界,通過互動傳導正能量,消解部分學生恐慌心理。
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拓展學生就業渠道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是每個高校面臨的重大課題,為了努力實現疫情防控期間就業服務不斷檔,就業標準不打折扣,就需要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關心學生在疫情當下找工作的實際困難外,還要積極為畢業生進行把脈,引導學生利用這段時間為自己找準職業定位,結合當下形勢合理調整就業預期,通過個性化的云指導,引導學生積極進行網申,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招聘單位的網上面試,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同時有意識的加大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提升學生的職業精神。除了創新招聘的方式方法,把招聘從線下搬到線上外,還要幫助學生在此期間提升職業技能,進行就職前的心理調適。對于部分考研考公務員的同學來說,適時推出云講座,助力學生通關。開啟云咨詢,及時了解學生訴求,對于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或需要了解的就業政策,采用連載式推文的方法進行解答和宣傳,對于部分慢就業或者懶就業的同學,采取跟蹤就業狀態、送服務上線的方式不定期的助推和加速這部分群體盡快找準職業定位和目標,對于每年對口招聘企業或者有常年就業合作的單位,采用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取得聯系,主動詢問企業需求,主動推薦合適人選的方式,提升人才推薦成功率,提升畢業生就業匹配度和精準度。
學校資助中心在特殊的疫情期間要做好疫情嚴重地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幫扶工作,有貧困地區、農村地區、建檔立卡及低保等特別困難學生群體,通過電話慰問、微信聯系等方式了解學生實際困難情況,及時疏導學生因實際困難而產生的不良消極情緒,在幫扶解決學生家庭實際困難的同時,幫助學生申請校內臨時困難補助,保障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解除學生的后顧之憂,增強學生抗疫信心,物質的幫助可能會讓身處困境的學子暫時渡過難關,而愛與感恩教育就像源泉之水一樣,能讓學生擁有無限奮斗的動力,堅定實現人生價值的決心。人是社會人,只有更好的融入社會,多歷練多見識,才能有更多的收獲。資助中心除了做好相應資助工作外,應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愛與感恩教育,倡導學生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饋社會,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能更好的參與到當地的志愿者服務行列,用實際行動關心關愛周邊弱勢群體,盡己所能去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除了捐資捐物的方式外,還能身體力行的站在人民需要的社區一線,用愛傳導愛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真情和溫暖,讓學生在傳導愛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能量,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暫時的困境,使得學生增強面對困境的勇氣和克服困難的決心。
開放網絡課程,把思政課堂搬到線上,做好云思政教育及學業指導,把網絡思政教育從隱性變為顯性,使思政教育的價值性得以凸顯。思政教育有其嚴肅性和學理性的特點,需要注重提高網絡云思政課堂的專業性元素,積極探討的同時引領學生建立符合主流價值觀的網絡生態,在良性的頭腦風暴中,從原有單向灌輸性改變為啟發式教育,讓學生能啟迪心智,從個性化的思想多元化向一元化主流價值觀靠攏,讓學生能在接地氣的討論中入腦入心的接受。在全民自媒體的時代,每個個體都有自我對事物的不同見解,做好正向引導,在網絡虛擬的環境中能讓學生摸得著、看得到、想得通、記得牢,這是打通思政教育行之有效開展的關鍵。廣大思政工作者要深挖防疫期間育人元素,充分利用各類網絡平臺,做好學生思想引領,通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的云班會,用抗疫過程中的鮮活素材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信念教育、道德教育、感恩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學業自律等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不負韶華,共克時艱。
正視抗疫大考,使命呼喚擔當,國家的需要就是廣大青年學子的使命,“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學子當有無私奉獻的擔當、遵規守矩的擔當。在國家有難之際,積極倡議廣大學生黨員、團員牢記初心使命,踐行“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誓言,在國家和人民群眾需要時,彰顯新時代大學生黨團員的偉大力量,即使不在抗疫一線,也要為抗疫搖旗吶喊,在學校黨組織的號召下發揮黨員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引導廣大團干部和團員主動作為,通過捐款捐物、志愿服務,提高青年擔當意識,動員團員有序參與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務活動中去,有黨旗飄揚的地方,就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就要用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詞。學校各級支部開展線上黨日活動,凝聚戰“疫”紅色力量,通過與廣大黨員進行線上交流防疫生活中的感受,引導帶動廣大黨員發揮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先鋒作用,亮身份、走在前、做表率,使更多的黨團員們紛紛響應倡議,用行動傳遞正能量,發揮陣地堡壘作用,讓廣大黨團員能在黨團組織的正確領導下,匯集青春力量加入志愿者服務行列,凝聚每一份愛,點亮每一顆心,匯聚眾人之智、眾人之力,用實際行動共同抗擊疫情。作為思政工作者就要大力選樹宣傳在疫情防控中涌現的先進典型,生動講述英雄故事、勵志故事,感人的志愿服務故事,呼吁廣大青年學子在新征程、新戰場中找到人生成長新坐標,勇挑重擔,展現中國青年的責任感和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