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鐘健 王冬艷
“五一期間,我們家只剩一間親子房。”4月28日,江蘇宜興湖氵父鎮洑西龍山民宿村的老板娘們正忙著處理客房預訂。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民宿村正逐漸恢復昔日的活力。
湖氵父鎮東臨太湖,三面環山,茶田郁郁蔥蔥,翠竹連綿不絕。轄區內洑西龍山民宿村位于陽羨生態旅游區的西南面,緊靠竹海風景區。這里也是江蘇省首批農家樂集聚示范村。村民黃亞云帶領一批有夢想的姐妹合力創建“籬笆驛站”鄉村連鎖客棧品牌,用15年時間,把洑西龍山村打造成了名副其實的民宿村。村里現有民宿58家,近80%的人從事鄉村旅游相關產業,其中絕大多數是女性。
龍山民宿村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當地老百姓曾因改造民房的投入過大猶豫踟躕;各家客棧也曾因為太過雷同被游客反映千篇一律。
從農家樂到標準客棧再到特色民宿,龍山民宿村經過了三次升級換代。從野蠻生長到統一管理再到“老板娘文化”,每一次取舍,黃亞云都起到了引領作用。
當地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也吸引了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新鮮血液的加入,正在加速民宿村的再一次升級。
為減輕疫情給龍山民宿村帶來的壓力,宜興市婦聯聯合市稅務局“減稅降費”政策宣講隊走進龍山民宿村,給民宿、農家樂經營者送來了豐盛的減稅降費的稅法政策“大餐”。
4月10日,江蘇省婦聯“她播·暖心助農”直播走進了龍山民宿村。因為疫情,民宿村的各家客棧在春節前就已勸退了所有的訂單。與往年相比,每家客棧僅2月份的損失就不下10萬元。疫情不僅影響了游客出游住宿,也影響了當地農產品的銷售。民宿提供的服務和當地產業緊密結合,農產品銷售也是村民的一項重要收入。
“這是今年新曬的筍干,買回家用水泡開,燒肉、煲湯時放一些,很鮮美……”在直播間,助農小分隊主播熱情洋溢地介紹著洑西村的筍干、土雞蛋、烏米飯等特色農產品。這些供給游客離開時購買的伴手禮,成了當天直播間里的網紅產品。直播吸引了近3萬人觀看,短短一小時銷售烏米350斤、筍干120斤、春茶158份……
直播帶貨不僅讓龍山民宿村收獲了更多粉絲,更收獲了暖心支持,堅定了發展信心。民宿主人還通過江蘇省婦聯Women+云直播平臺展示當地的生活方式,她們熱情邀請更多的人來民宿村走一走,住一住,泡一杯陽羨茶,吃一碟筍花生,體驗美麗鄉村的詩意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