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山

▲ 公理航天公司的商業空間站示意圖
自航天飛機2011 年退役以來,美國和俄羅斯等國航天員往返國際空間站的飛行就一直依賴俄羅斯聯盟號火箭和同名載人飛船。“聯盟號”一票難求,商業太空旅游被迫中止。
但近來情況發生了變化,隨著載人龍飛船成功把美國航天員送上國際空間站并安全返回,波音公司的“星際線”飛船也將開展試飛,全球載人飛天能力顯著提升。太空旅游界的兩個主角太空歷險公司和公理航天公司表示,在2021 年底前后,老牌的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新秀載人龍飛船,準備在3 次飛行中提供9 張飛天船票,其中2 次飛天之旅將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為有興趣參與太空旅游的個人或機構帶來了機會。
太空歷險公司從近20 年前開始為游客乘聯盟號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提供中介服務而聞名于世。在該公司的安排下,從2001 年到2009 年,共有7 人8 次飛往國際空間站,其中丹尼斯·蒂托成為世界上首位太空游客,阿諾什·安薩里為第一位女太空游客,查爾斯·西蒙尼一人飛了2 次。在俄羅斯“聯盟號”成為往返國際空間站唯一的交通工具后,上述商業飛行就停了下來。
2012 年曾有傳聞英國女歌手莎拉·布萊曼計劃乘“聯盟號”飛天。2015 年1 月,她開始在俄羅斯星城接受飛行前訓練,可惜未能完成訓練任務。最終根據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政府間協議,她的座位讓給了一位哈薩克斯坦專業航天員。
美國宇航局在航天飛機退役時曾希望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飛船在2015 年就能啟用,后來改到了2017 年。但兩家的飛船研制工作數度推遲。這迫使美國宇航局只能以總體上越來越貴的價格購買更多的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的座位。
自2017 年以來,為保證能夠繼續到訪國際空間站,美國宇航局又花了10 億美元增訂了12 個“聯盟號”座位。自2006 年以來美國宇航局為70 張“聯盟號”船票支出了39 億美元。
2020 年5 月為防止商業載人運輸計劃出現變數,美國宇航局以9025 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聯盟號”今年10月飛往國際空間站時的一個座位。美國宇航局后續還可能會再訂購“聯盟號”明年春天發射時的一個座位。
美俄雙方計劃最終在沒有經費往來的情況下互派航天員加入對方飛船的飛行乘組,組成混編機組,確保各自隨時都有至少一名本方航天員在站上值守。在這種情況下,普通人的太空旅游的愿望只能停留在夢想之中。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載人龍飛船是航天飛機1981 年首飛以來美國第一種軌道型載人航天器。從全球范圍看,它是歷史上繼美國“水星號”“雙子星座號”“阿波羅號”飛船以及航天飛機,蘇聯/俄羅斯的“東方號”“上升號”“聯盟號”飛船以及中國的“神舟號”飛船后的第9 種該類航天器。除了承擔為美國宇航局運送航天員的任務外,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還打算用載人龍飛船來賺外快。
2020 年2 月,太空歷險公司宣布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簽署了一項合同,要利用載人龍飛船開展一次專享飛行,預計2021 年底或者2022 年中發射,將把4 位航天飛行參與者送到比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兩倍多的一條軌道,飛行時間為5 天。太空歷險公司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均表示,在這次飛行中載人龍飛船將在全自動模式下飛行,無需專業航天員參與,所以4 個座位均可對外出售。在沒有專業航天員的引導和支持下進行“自助式”太空旅游的確夠刺激,甚至可以說相當冒險。
外界對“聯盟號”或“載人龍”的飛天費用知之甚少。有人猜測,如果載人龍飛船的4 個座位都賣給游客,費用應該較低。據太空歷險公司首席執行官2020 年6 月透露,每張票的起步價大約為4200 萬美元。
2020 年6 月,太空歷險公司同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簽訂了一項合同,涉及聯盟號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的一次飛行,并設有讓一位客戶出艙開展太空行走的選項。這是一次將持續14天的短期任務,船上將乘坐兩名航天飛行參與者和一位專業航天員。其中一位航天飛行參與者有機會開展出艙行走。
據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發布的消息,那位參與者將同一名俄羅斯航天員一道從站上的俄羅斯部分出艙。太空歷險公司官員表示,私人完成太空行走將是私人航天飛行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由私人航天員開展太空行走的想法已提出了多年,目的是要讓軌道太空游的內容更加豐富。太空歷險公司幾年前就開始在推銷從國際空間站進行太空行走,將其視為一項獨特的體驗。迄今為止,所有做過太空行走的都是專業航天員。太空行走項目需要在常規訓練的基礎上對客戶進行額外的培訓,很可能還會涉及到數額不菲的費用。

▲ 聯盟號火箭發射聯盟載人飛船

▲ 乘坐“聯盟號”進入國際空間站的美國航天員
在太空歷險公司推出其未來太空旅游計劃的同時,美國年輕的公理航天公司也開始為用戶提供飛往國際空間站的旅游服務。該公司由美國宇航局前國際空間站計劃負責人牽頭,另幾位美國宇航局前雇員也在其領導團隊中效力。公理航天公司的目標,是在2024—2025 年間運營自己的空間站,并已與泰雷茲·阿萊尼亞公司簽署了為其空間站建造首批艙段的合同。同時,該公司還計劃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合作,每6個月向國際空間站飛一次,每次飛行歷時10 天到180 天。
2020 年3 月,公理航天公司宣布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簽約,要利用“載人龍”開展一次飛往國際空間站的商業任務。這次飛行將不早于2021 年下半年進行,與太空歷險公司安排的那次飛行不同,公理航天公司將把一位專業航天員和3位私人航天員送上國際空間站。任務將持續10 天,其中駐站時間8 天。
飛往國際空間站的載人任務完全由一家私人機構來安排人員和進行管理,這是第一次。7 月,美國宇航局宣布其一位資深專業航天員退休僅幾個小時后,公理航天公司就宣布任命其為安全和任務保障負責人。有人理解為這是該公司開始選擇上面提到的那次飛行的乘員的一個信號。

▲ 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 太空船二號內部
太空歷險公司2001—2009 年安排飛天的7 個人背景各不相同,共同的特點是都很有錢,也樂意出錢支付昂貴的太空旅游費用。新一輪太空旅游更傾向于為大型公司、教育基金會等研究人員開展科學研究提供機會。
公理航天公司開展太空旅游的指導原則,是重點為那些希望在太空開展科學和研究活動的用戶提供服務。該公司還計劃為那些目前無法進入太空的政府培訓的“國家航天員”提供飛天機會,例如阿聯酋航天員。該國組建了航天員團隊,但目前還沒有獨立進入太空能力。
迄今為止,太空歷險公司和公理航天公司均未透露太空游客的個人信息。太空游客需提前進行培訓。兩家公司均表示乘坐載人龍飛船的游客大約需要進行3 個月的培訓,這些培訓將在美國進行。如果要按兩家公司公布的時間表進行太空飛行,明年開始培訓也來得及。至于乘坐“聯盟號”的游客,俄羅斯加加林航天員培訓中心表示,培訓必須在今年年底啟動,因為明年1 月是進行冬季生存訓練的唯一機會。

▲ 維珍銀河未來可乘19 人的新設計,但何時投入使用尚不得而知
除了上述軌道太空旅游外,亞軌道太空游也值得期待,維珍銀河公司的太空船二號亞軌道航天飛機和藍色起源公司的新謝潑德亞軌道飛行器有望成為主力。雖然研制計劃數度推遲,但這兩家公司都表示希望在2021 年開始提供載人商業飛行服務。它們在吸引普通傳統太空游客的基礎上,也在積極開拓政府商業飛行市場。
維珍銀河公司15 年前即著眼于亞軌道商業載人航天飛行。其能乘坐6 人的“太空船二號”由“白衣騎士二號”載機攜帶升空。載機要在約15 公里的高度把“太空船二號”投放出去。隨即“太空船二號”上的火箭發動機點火工作,把飛行器送到亞軌道空間。乘客在飛行中可體驗到幾分鐘的失重,并欣賞到太空黑暗背景下的地球曲線。之后,“太空船二號”在跑道著陸。
據維珍銀河公司透露,它已收到7000 份飛行預訂登記,潛在用戶可以支付1000 美元定金,定金可退還,也可以計入未來票款。據悉每張票價超過25 萬美元。維珍銀河宣布從7 月20 日起,迪士尼樂園國際公司(負責管理美國等地的迪士尼游樂場)原總裁兼總經理邁克爾·科爾格萊齊爾將成為首席執行官,重點負責亞軌道太空飛行業務,包括客戶體驗。
藍色起源公司的新謝潑德亞軌道飛行器由推進艙(助推火箭)和增壓乘員艙兩部分組成,采用水平發射方式。乘員艙設有6 個座位,每個座位都有自己的舷窗,乘客在飛行中可以欣賞風景。乘員艙與推進艙分離后借助慣性向上飛行,其間約有幾分鐘的失重環境。推進艙在重回大氣層時展開其阻力減速裝置,發動機再次點火,降低速度,實現垂直著陸。4 個著陸支架從火箭底部伸出。乘員艙則借助降落傘和反推火箭著陸。該公司每張機票的價格與維珍銀河大致在一個數量級上。
總之,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太空旅游離普通人越來越近。然而,太空旅游尚屬于起步階段,在安全性、監管、責任劃分等方面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逐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