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石磊
▲ 火星營地的夜空銀河 劉湘琴提供
▲ 鳥瞰火星營地 劉湘琴提供
2020 年8 月,筆者應邀到青海冷湖火星營地做一個火星探索講座,因此有緣結識了冷湖——這個因火星而揚名的小地方。
冷湖,一個不知名的小地方,因傍依奎屯淖爾湖而得名??湍谞枮槊晒耪Z,意即寒冷的湖泊。冷湖位于甘、青、新三省(自治區)交界處的青海省西北角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方圓數百公里無人居住,距離最近的城市敦煌約270 公里。
冷湖沒有歷史故事,它的履歷很簡單。1955 年冷湖地區發現了石油,1957 年冷湖因油而生有了正式的身份:青海省柴達木行政委員會冷湖辦事處。1959 年9 月,冷湖升格為縣級市,但好景不長,石油沒了,1962 年降格為冷湖鎮。1992 年撤鎮,改建冷湖行政委員會,2018 年被裸身并入茫崖市。真是早兩年曇花一現欣欣向榮,爾后成為棄兒一路下滑,萎縮成如今只有區區800 個居民的路邊小鎮。
近兩年,沉寂多年的冷湖悄然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只因它的面相太像火星。隨著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火星探測成為全民的熱門話題,冷湖從冬眠中醒來,這里建起了一座火星營地。
驅車前往火星營地,一定會閱讀一段被遺棄的歷史。那是一片令人震撼的廢墟,就在火星1 號公路標志牌約7公里處。
1955 年,地質部5 個石油普查大隊經過3 年勘探,找到256 個可能儲油的構造,發現了以青海冷湖、四川龍女寺為代表的一批油田。此后,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各族兒女匯集冷湖,懷揣“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偉大理想打井采油,使這片千年的荒蠻之地有了人聲鼎沸的激情歲月。
1958 年9 月,冷湖五號構造地中四井日噴原油800 噸,宣告冷湖油田的誕生。當年冷湖油田年產原油30 萬噸,躋身全國四大油田之列。這座因石油而建的小鎮逐漸繁榮,住房、醫院、學校、影院、商店、書店、糧站、郵局、銀行等一應俱全。
從航拍圖片中明顯可以看出這片廢墟面積非常大,昔日熱鬧的景象依稀可辨——排列整齊的平房一棟棟規劃有序;刻有“銀行”字樣的墻門仍然屹立;礦區貿易公司的大紅門牌清晰可見;影劇院還留有半人高的墻體;精致的拱門小院灌滿了黃沙,應該是當年花前月下的小公園……殘垣斷壁訴說著拓荒者最初的風華和驕傲。根據資料記載,冷湖最繁華時,油田職工、家屬人口達10萬之多。
可惜,好景不長。20 世紀60 年代后期,石油資源逐漸枯竭,冷湖陷入開發低谷。隨著1977 年西部尕斯庫勒油田誕生和80 年代敦煌石油基地的建成,數萬名石油職工、家屬相繼西進東遷。自此,冷湖從沸騰走向寂寞,無情的風沙毫不客氣地接管了這片人類曾經休養生息的家園,只留下一個退休的“磕頭機”喃喃念叨著無法忘卻的記憶。
▲ 作者在火星營地
▲ 火星營地有照明和空調設備的睡眠艙
冷湖翻過了熱鬧的一頁。就在冷湖冷卻的時光里,國外十幾個探測器先后撲向了火星。
1971 年 11 月 14 日,美國水手 9號探測器有史以來第一次成功進入環繞火星軌道并工作了將近一年之久,發回了 7329 張照片,覆蓋了火星表面超過80% 的地方,向人類清晰地展示了火星的真實面貌。
沙海之中的人類,沒有停下對星辰征途的向往,他們靈光閃動地發現冷湖竟然和火星有點相像:荒涼無垠的沙漠戈壁,狂風呼嘯的飛沙揚礫,怪異嶙峋的風蝕土林,千溝萬壑的干涸河道,鬼斧神工的連綿礫石,形態萬千的雅丹地貌……如此奇特的地理環境,如此詭異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一批批科學家、文學家、科幻愛好者和游客來探秘這片“火星秘境”。
2018 年6 月,火星營地(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攜手地方政府,總投資1.5 億元人民幣,硬是在荒漠上打造了一個占地面積約80 畝的火星營地,并于2019 年3 月建成開營。
營地的構形極為科幻,是全封閉的太空艙,由指揮艙、睡眠艙、衛浴艙、觀景臺和餐廳、廚房等部分組成,可容納60 人同時在太空艙住宿,每批體驗時間可為2~10 天。搭建火星營地的集裝箱是從遙遠的上海運來,為了讓建筑足夠穩固,營地在流沙之下打了6 米深的地基。自去年3 月正式開營以來,這里已接待了幾百位“火星居民”。
登陸火星很艱難,進入冷湖火星營地也非易事。筆者應邀參加中國科技館、中高會和一汽奧迪主辦的火星論壇,從敦煌出發至阿克蘇市留宿一夜,然后在國道上(后段也稱火星一號公路)驅車260公里,途徑門窗皆無的油城廢墟、古湖干涸沉積的鹽堿灘、儼然長城遺址的風蝕土林,再彎下公路在一片洪荒戈壁上顛簸30 公里,經歷了置身另一個星球般的陌生與孤寂后,才到達營地。
營地接待人介紹,這里可以提供完整的“火星登陸”體驗。此話當真,一頓太空午餐后,筆者進入睡眠艙參觀,置身其中恍惚覺得馬上要度過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明天就要移居火星在空曠寂寥的土地上求生了,一種發自內心的危機感油然而生。
入夜,天穹一碧如洗。仰頭可以親吻滿天繁星,伸手可以接軌靚麗銀河。坐在神奇的荒漠夜空下,你可以盡情地發呆,可以聆聽“天問一號”的信息,也可以回想我們美麗的地球家園,暢想未來開發火星的日子……
建設這個火星營地,意在激發青少年探索宇宙的興趣,培養在科學、技術、工程等方面跨學科、探究式學習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里可以與國內頂級專家一起,運用天文、地理、生物、數學、物理、化學等各學科知識,掌握戶外生存、北斗定位、地質考察、能源采集、自動控制等實用技能,在真實的“火星場景”中完成“火星救援任務”。
不過體驗的代價可不便宜,這里的飲食、用水全靠僅有800 人口的冷湖小鎮用汽車運送供應。面向青少年科普的兩天一夜項目收費1980 元;三天兩夜的“火星生存”營,收費3600 元;十天九夜的“火星移民工程師夏令營”收費近兩萬元。
如今,冷湖正在實現從地下轉向地上、從地球轉向火星的夢想。2018 年,科研團隊還在附近海拔4200 多米的賽什騰山頂建造了兩座天文觀測塔,一座負責白天追太陽,另一座負責夜晚監測觀星條件。依托火星營地,冷湖正在打造一個充滿科普、科幻情調的火星特色小鎮。
冷湖,聯姻火星、對話“天問”。冷湖,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