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唐明軍
▲ 此次沖突中對亞美尼亞造成重大損失的土耳其T-B2 察打一體無人機
9 月下旬,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簡稱納卡地區)爆發的大規模武裝沖突持續加劇,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沖突爆發僅僅3 天后,亞美尼亞國防部便表示,該國軍隊已擊落阿塞拜疆90 架無人機、12 架直升機、181輛坦克和裝甲車、4 架固定翼飛機、90多輛軍車,以及大量的火炮。阿塞拜疆國防部也表示,該國軍隊摧毀了亞美尼亞近200 輛坦克和裝甲車、1 架蘇-25戰斗機、30 個防空導彈系統,以及大量的火炮和軍車。雙方沖突也導致了包括平民在內的上千人傷亡。
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都屬于亞洲國家,地處亞洲西部的里海和黑海之間,位于大高加索山南部,四周有俄羅斯、格魯吉亞、土耳其和伊朗。
從實力上看,阿塞拜疆的綜合國力要強于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的國土面積為8.66 萬平方公里,人口1000 萬,2019 年的GDP 為480.48 億美元。亞美尼亞的國土面積為3 萬平方公里,人 口306 萬,2019 年 的GDP 只 有136.76 億美元。
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都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在蘇聯時期,納卡地區是阿塞拜疆西南部的一個自治州,面積約4400 平方公里,人口約17 萬,但90%以上的居民都是亞美尼亞人。
1991 年蘇聯解體后,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相繼獨立,納卡地區的居民要求加入亞美尼亞,而阿塞拜疆則不同意,導致該地區爆發沖突,并造成了上萬人傷亡。雖然兩國在1994 年達成全面停火協議,但此后20 多年時間里一直因納卡地區問題處于敵對狀態,各種大大小小的沖突不斷。
雖然納卡地區主要位于阿塞拜疆境內,但阿塞拜疆一直無法對該地區行使實際上的行政管轄權,處于半獨立狀態,也未被任何聯合國會員國承認。
上世紀90 年代,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明斯克小組的調停下,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對該地區的爭議舉行過多次和平談判,但都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此次兩國在納卡地區爆發的大規模武裝沖突,是近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率先發動軍事進攻。
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都屬于軍事小國,在國防建設方面一直按照自己的需求穩步推進。2020 年,阿塞拜疆的國防預算為22.6 億美元,而亞美尼亞的國防預算只有6.3 億美元。
阿塞拜疆有6.6 萬名現役軍人,30萬預備役軍人。亞美尼亞有5.1 萬名現役軍人,另有21 萬預備役軍人。從軍隊規模人數來看,兩國相差不大。
在主要武器裝備方面,阿塞拜疆的實力要強于亞美尼亞。目前,阿塞拜疆陸軍裝備有近600 輛俄制T-90 坦克、T-72 坦克、T-55 坦克,1000 多輛各種裝甲車,圓點戰術彈道導彈,S-300等防空導彈系統,以及以色列研制的Harop 巡飛彈。空軍裝備有13 架俄制米格-29 戰斗機、16 架蘇-25 戰斗機、2 架蘇-24 戰斗機,以及包括土耳其研制的T-B2、以色列研制的“赫爾墨斯-900”等在內的大量無人機。海軍則擁有4 艘小型潛艇和1 艘護衛艦。
亞美尼亞陸軍裝備有200 多輛俄制T-90 坦克、T-72 坦克和T-55 坦克,數百輛各種裝甲車,伊斯坎德爾-M 戰術彈道導彈,以及包括S-300、“道爾”“黃蜂”“箭-10”等在內的防空導彈系統。空軍裝備有15 架蘇-25 戰斗機、4架蘇-30SM戰斗機、1架米格-25戰斗機,以及16 架米-24 武裝直升機。
另外,阿塞拜疆裝備了“龍卷風”、TRG-300、“波羅乃茲”等遠程火箭炮,其中,TRG-300 和“波羅乃茲”的射程均超過150 公里,“波羅乃茲”的最新改進型達到300 公里,一輛發射車上可以攜帶8 枚火箭彈。亞美尼亞軍隊裝備了“龍卷風”和WM-80 等遠程火箭炮,射程接近100 公里。
通過以上武器對比可以看出,兩國的主力裝備大多來自蘇聯/俄羅斯,但在數量和先進性上,阿塞拜疆更勝一籌。
▲ 蘇-30SM 是亞美尼亞最先進的戰斗機
▲ 阿塞拜疆的T-B2 無人機瞄準了亞美尼亞的SA-8 地空導彈
▲ 被亞美尼亞擊落的阿塞拜疆無人機
▲ 阿塞拜疆向亞美尼亞控制區發射的未爆炸的火箭彈
有軍事專家表示,對于小國家而言,遠程火箭炮能充當“戰略武器”的角色,在此次沖突中,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都使用了一些大口徑火箭炮,對對方在納卡地區的重要目標進行打擊,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沖突的嚴重性。
另外,兩國在外購武器渠道方面也有所不同,亞美尼亞與俄羅斯關系比較好,大部分的武器裝備都來自俄羅斯,而阿塞拜疆的武器采購來源更為廣泛,除了從俄羅斯購買外,還從以色列、土耳其等國家采購。
▲ 亞美尼亞裝備的WM-80 火箭炮和飛毛腿彈道導彈
此次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爆發的沖突,相比傳統中東國家之間的“混戰”,打出了一點局部高技術戰爭的“味道”,均成規模地出動了坦克、步兵戰車、大口徑火炮等重武器,以及無人機和一些野戰防空導彈。
截至10 月1 日,雙方損失了約100 架各種大大小小的無人機。這個數字還是令人比較吃驚的,雖說無人機價格比有人駕駛戰斗機便宜,但庫存也禁不住大量消耗,畢竟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都沒有研制和生產先進無人機的能力。不過,無人機的大量加入意味著戰場信息收集的增強,而掌握的信息越多,戰場的態勢感知能力就越強,感知能力越強就越容易贏得戰爭。
另外,亞美尼亞國防部公布的照片和視頻顯示,在此次沖突中,亞美尼亞軍隊擊毀了大量阿塞拜疆的T-72坦克、BTR-82 輪式裝甲車以及大量的火炮。
從阿塞拜疆國防部公布的照片和視頻來看,該國軍隊不僅使用坦克、裝甲車和火炮等武器對亞美尼亞進行打擊,還動用察打一體無人機摧毀了亞美尼亞包括“道爾”等在內的多輛防空導彈發射車、坦克、裝甲車以及火炮。
有軍事專家表示,阿塞拜疆擁有比亞美尼亞數量更多和質量更好的武器,但從雙方公布的戰績來看,阿塞拜疆并不占上風,主要原因是亞美尼亞軍隊的訓練和作戰能力要強于阿塞拜疆。
不過,在此次沖突中,雙方擁有的戰術彈道導彈、戰斗機、中遠程防空導彈等武器,總體上處于“按兵不動”狀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雙方要為沖突“逐步升級”而留下“底牌”。
亞美尼亞官方發布戒嚴令,限制18 歲至55 歲的男性公民出境,以隨時征召兵源。亞美尼亞方面表示,正為進行長期戰爭做準備。有軍事專家認為,如果外部不能阻止沖突,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較大。
在兩國爆發沖突后,很多國家和組織都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敦促雙方立即停火并談判,避免局勢升級。9月28 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分別與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和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通電話,呼吁兩國領導人立即采取措施,在納卡地區實現停火。
▲ 亞美尼亞軍隊裝備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彈道導彈
▲ 阿塞拜疆裝備的波羅乃茲火箭炮
▲ 亞美尼亞展示擊落和俘獲的阿塞拜疆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