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蘭順正
在近日舉行的“軍隊-2020”國際軍事技術論壇上,俄羅斯官方公開了一款名為“赫爾墨斯”的遠程精確制導武器系統。據俄方的設計者表示,這種武器系統對西方坦克的打擊摧毀程度幾乎能達到100%。
根據資料,“赫爾墨斯”導彈系統由圖拉儀器設計局設計制造,始研發于上世紀90 年代,2000 年代初開始被外界所知曉。設計之初,這種新型武器被要求盡可能地增大射程,具有一擊致命能力,減小敵人還擊可能性,并且在使用性能上要做到多用途、多元化、多模式。通過配備不同部件,可以實現從空中、陸上和水面平臺發射,能夠滿足不同的戰場需求。
“赫爾墨斯”是一型兩段式導彈,由火箭助推段和導彈飛行段組成,與俄羅斯目前鎧甲-S 防空系統所使用的防空導彈類似。第一段為固體火箭發動機段,總長度為3.5 米,直徑170 毫米,重量為90 千克;第二段主要包含控制設備、戰斗部段和固體火箭發動機,導彈段長1.5 米,直徑為130 毫米,長度為1.5 米,翼展為240 毫米。導彈首先使用額外的推進劑從發射管中彈射,然后主火箭發動機啟動。導彈配備重達27.5 千克的高爆炸破片戰斗部,其中約12 千克高爆炸藥。
“赫爾墨斯”導彈可以配備三種類型的尋的頭:半主動激光、紅外和主動雷達,或者是復合尋的頭,如激光和紅外等,以滿足不同作戰需求,打擊不同目標。
在飛行初段射程為15 ~18 公里時,導彈采用慣導;射程為40 ~100公里時,導彈采用無線電指令制導;當導彈飛行至目標區域,會開啟自身尋的頭進行引導。據悉,“赫爾墨斯”在100 公里射程內的命中精確率誤差不超過50 厘米。該系統能夠對付的典型目標有:坦克及其他輕型裝甲目標、工程和防御工事、排水量在500 噸以下的水上目標、低速低空飛行目標等等。
陸射型是赫爾墨斯導彈系列中的基本型,也稱“赫爾墨斯-S”。系統由發射車、指揮車、備彈運輸車輛、導彈和偵察無人機等組成,車輛均采用輪式卡車底盤。系統既可單發射擊,又可齊射;既可對單個目標射擊,又可對集群目標射擊。用于海岸防御時,該系統還可采用固定式方案。系統組成中的射擊指揮車裝備有現代化的導航和通信裝置,主要用來偵察、識別、分配和指示目標。該車還配有備用的、外置便攜式“孔雀石”自動化火控系統,擴展了系統的任務范圍,提高了作戰能力。除系統的保障器材外,諸兵種合成偵察器材也可以用來為導彈提供目標指示。
▲ “赫爾墨斯”導彈實彈測試,導彈的兩段式結構十分明顯
▲ 鎧甲防空系統的57E6 攔截彈,外形與“赫爾墨斯”十分相似
▲ 陸射型是“赫爾墨斯”導彈系列中的基本型
▲ 空射型“赫爾墨斯-A”系統
空射型稱為“赫爾墨斯-A”,主要部分為光電系統、火控系統和武器。光電系統包括電視和熱成像設備,以及穩定平臺上的激光測距儀、自動目標跟蹤機和其他單元;火控系統包括計算機控制系統、控制面板、自動化單元、信息交換高速設備等;武器包括發射器和制導導彈。資料顯示,“赫爾墨斯-A”導彈較短,應該是取消了助推段,其射程約為15 ~20 公里。在2003 年,圖拉儀器設計局和卡莫夫設計局成功地在卡-52 武裝直升機上測試了“赫爾墨斯-A”。2007年莫斯科航展上,卡-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和“赫爾墨斯-A”系統首次公開展示,其后的十多年期間,“赫爾墨斯-A”通過了大多數測試。
“赫爾墨斯-K”是?;停呐涮自O備和射程隨載艦的類型和排水量不同而有所變化。當裝備排水量200 ~300 噸的巡邏艇時,“赫爾墨斯-K”系統的組成部分有:導彈發射裝置、用于對小型水面目標進行探測和激光補充照射的光電模塊、用于處理和存儲信息并進行火力分配的火控系統,射程為15 ~18 公里;當裝備輕巡航艦和護衛艦類艦艇時,“赫爾墨斯-K”可采用儀器制造設計局研制的防空導彈火炮系統的發射裝置,該火炮系統的無線電和光學設備可實現導彈的偵察、火力控制和制導,射程為25 ~30 公里;如果裝備驅逐艦、巡洋艦、登陸艇及其他排水量大于8000 噸的艦艇,“赫爾墨斯-K”可安裝在其配套的發射裝置內,采用無線電指令制導系統,制導系統組成包括雷達站和指令發射機(類似于陸基型制導武器系統),若加裝助推發動機,導彈的飛行距離可以達到1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