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Edwards ?Charles
技術和業務永遠不會自動地同時成功。本文介紹怎樣讓IT戰略和企業目標像鐘表一樣精準匹配。
在理想的世界中,IT和業務部門將完美地結合在一起,IT為業務部門領導提供實現最大性能、效率和利潤所需的戰略計劃和資源。
然而,正如你可能已經注意到的,尋求完美有時候反而令人感到難以捉摸。在現實世界中,IT領導經常會猜測他們所建立的計劃和他們選擇的技術是否真正達到了企業的期望。與此同時,業務領導經常擔心IT沒有完全適應企業的實際需求和挑戰。
幸運的是,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讓IT領導們清楚地了解IT與業務之間的關系。以下七條建議說明了怎樣建立富有成效的伙伴關系,既滿足相關方的需求,同時又滿足IT的時間和預算要求。
1.與業務部門建立密切的關系
無論是面對面還是通過Zoom,IT領導都應該留出時間與本企業的業務領導開會并討論重要事宜。商業咨詢公司德勤咨詢(Deloitte Consulting)的生態系統和聯盟負責人Nidal Haddad建議說:“良好對話的一個關鍵要素就是要通俗易懂,即使是在想解釋復雜的技術問題時也是如此。”
IT要想與業務部門之間建立密切的關系,就需要進行誠摯、有見地的討論。例如,想象一下關于人工智能的對話。在這個例子中,業務領導想采用這項技術,但不明白人工智能主要是基于云的,也不明白人工智能只有在大量數據的驅動下才工作得最好。Haddad說:“清晰地解釋人工智能背后的概念,向業務領導介紹人工智能的構建模塊,而IT領導負責制定可接受的戰略。”
為了建立牢固、緊密的關系,IT管理層還需要聽取業務同事的意見并向他們學習。Haddad解釋道:“IT領導者在制訂計劃促進業務發展時,不能閉門造車。最好讓業務領導參與計劃的制訂,以避免去猜測業務需求和意圖。”還要記住,IT是確定企業愿景的關鍵角色。他說:“大多數成功的IT部門都是強有力的推動者,他們放大了業務戰略,使業務更加成功。”
應用程序構建平臺開發公司QuickBase的首席信息官Deb Gildersleeve認為:“密切的部門關系之所以能發揮強大的作用,是因為可以從根本上檢查IT計劃是否符合業務增長計劃。”她建議說,“IT人員不應該害怕接觸他們的同事,無論是市場營銷、會計還是其他部門的同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他們的痛點并一起集思廣益提出解決方案”,她還指出,Slack等協作工具,“在保持自由和開放的對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提出合適的問題
在與業務同事開會時,很自然地會集中討論與IT技術、戰略和運維相關的問題。然而,對于大多數業務領導來說,這些話題都是奇怪而又陌生的。商業智能咨詢公司P3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Rob Collie解釋道:“這需要他們換位思考,他們對此并不是很擅長,因為這從來不是他們的工作。”
Collie認為,詢問業務領導他們自己的工作情況,包括他們對市場趨勢的看法以及他們所面臨的主要業務挑戰,會更有幫助和更有成效。他說:“然后,我們在IT方面的工作就是評估哪些技術解決方案可以上線來滿足這些需求。這才是IT使命宣言的精髓所在。”
3.建立信任
成功的部門關系建立在信任、透明、相互尊重和共同目標的基礎上。專業間的聯系也不例外。自由互助保險公司(Liberty Mutual Insurance)美國地區首席信息官Andrew Palmer認為:“一定要對合作伙伴的業務有深入的了解,對挑戰采取極其負責的態度,并且要謙遜,這些都是建立緊密合作關系的要素。”
如果IT和業務部門的利益不能保持一致,那么來之不易的信任會慢慢消失。Palmer說:“這激起了對技術戰略的懷疑,助長了一種指責文化,讓人失去耐心,計劃具體執行起來變得毫無效率,反而導致錯誤地認為很精確。”如果業務領導對他們的IT部門很有信心,那么一切都會進展得更快。決策更加清晰,更能承擔風險,部門執行的時間多于計劃的時間。
建立并培養一種支持持續、開放溝通的文化,是構建密切和信任的IT和業務協作關系的另一關鍵因素。商業咨詢公司埃森哲負責全球IT和企業架構的總經理Merim Becirovic說:“結果是擁有共同目標的一個團隊。”IT領導應邀請業務領導討論日常業務流程的挑戰和目標,以及IT怎樣幫助提高速度、效率和創新。他指出:“這種雙向溝通的文化以及鼓勵反饋,可以讓IT部門和業務部門都知道怎樣繼續改進協作。”
4.成為激勵者
大多數業務領導都希望IT成為推動企業成功的引擎。獨立科技行業執行顧問兼教練Aviv Ben Yosef說:“IT如果只著眼于既定的業務需求,那就是自曝其短。世界上最優秀的IT團隊總是通過自己的創新來滿足業務需求。”
應掌握業務領導可能還沒有意識到的重要的新技術或者增強技術。Ben Yosef說,IT領導的責任是提醒業務同事注意可能改變整個業務格局的顛覆性和變革性的技術,以及可能導致市場小幅改進和性能提升的較小創新。
5.用指標進行衡量
反映關鍵系統和流程業務結果的指標和關鍵績效指標(KPI)是有價值的工具,可以幫助IT和業務領導確定IT運維與業務需求是否協調一致。IT恢復服務公司Sungard Availability Services的首席信息官Chris Fielding說:“以業務成果為導向的KPI的例子包括跟蹤你交付的計劃是否產生了業務效益,以及跟蹤員工因IT問題而停工的情況。”
IT部門通常為他們可以直接控制的活動設置指標和KPI,例如,服務正常運行時間、服務臺響應能力,以及更新系統和修復錯誤所需的時間等。Haddad指出:“這些都是衡量效率的有價值的重要指標。”不過,請記住,企業最為看重的是效率,因此絕對不要試圖隱藏低于標準的KPI。他建議說:“IT領導應該與他們的業務伙伴一起承擔責任并共享相同的指標。”
另一方面,IT應該能夠利用業務指標來評估自己對企業基本運營的支持程度。Haddad說:“例如,如果業務部門的目標是增加銷售額,那么IT就可以問問自己,是否創造了銷售部門提高銷售效率所需的工具。”
6.從調查中學習
調查的設計目標應該是提供對整體業務愿景的深刻洞察,包括戰略、關鍵優先事項和必要的能力等。Palmer指出,IT調查傳統上側重于技術和服務質量,例如,服務臺支持、交付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和安全性等。然而,時代變了。現代調查的目標應該放在IT幫助推動業務愿景的方法上。Palmer說:“我們的目標是抓住圍繞核心戰略取勝所需的成果,例如增長、利潤、客戶體驗和創新。”
調查問題會有所不同,這取決于目標響應者。Becirovic建議:“關鍵是調查要簡短,可以靈活回答。”他補充道:“定性反饋和百分比一樣重要。”
7.進行持續評估
與任何業務優化計劃一樣,IT/業務協調應被視為開放式的項目。Gildersleeve建議:“應建立流程,以保證冗余和監督,以確定雙方關系是成功的還是需要改進的。”她說:“這實際上是與公司內的同行持續不斷地保持對話。”
評估協調性應該是IT管理層經常討論的問題。Haddad指出:“經常進行前后一致的協調性檢查,IT部門將從被動變為主動。主動作為的IT部門致力于在問題發生之前修復和解決問題,而不是等待問題出現,然后不得不進行損害控制和恢復。”
John Edwards是一位資深的商業技術記者。他的文章發表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以及很多商業和技術出版物上,包括CIO、ComputerWorld、《網絡世界》、CFO雜志、IBM數據管理雜志、RFID雜志和《電子設計》等。
原文網址
https://www.cio.com/article/3583999/7-ways-to-effectively-ensure-it-business-alignm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