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榮 柯深镕
“誰保護,誰受償”、“誰改善、誰得益”,江門率先出臺并實施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促進生態環境保護與改善民生的協調發展。
“作為土生土長的水步人,河道整治我們比誰都急,這260多萬元的補償款,我們全部投入到河道整治中去,目前大嶺河的水質已經由劣V類改善為國家地表的Ⅲ類水質標準。”江門臺山水步鎮副鎮長蔡子昂表示,接下來還將進一步改善水步河水體環境。
蔡子昂提到的補償款一事,是江門市在廣東省率先出臺并實施的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考慮到潭江流域特別是中上游部分鎮(街道)經濟基礎薄弱,財力緊張,治理污染資金缺口較大,2019年3月15日,江門市發布《江門市潭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辦法》,對因承擔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而使經濟社會發展受到限制的地區給予適當補償,成為廣東省率先出臺并實施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地級市。
黨政同責 打造碧水攻堅強力引擎
江門,是一座廣府文化的歷史名城,有著“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境內河道縱橫交錯、水網密布、水利工程眾多,江門全市納入河長制管理范圍的河流共有749條,總長4122公里,河湖管護和治理任務十分艱巨。從2018年上半年,在省考以上斷面中,潭江牛灣斷面水質為Ⅳ類,部分月份甚至出現了劣Ⅴ類水質。為此,江門市咬定目標,堅持久久為功。經過近三年艱苦奮戰,全長248公里、流域涵蓋了江門三區四市的潭江河,水質出現了明顯改善,支流達標率出現大幅提高,主要支流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今年上半年,牛灣斷面水質類別穩定達到Ⅲ類,達優良等級。
2018年以來,為打贏碧水攻堅戰,推動潭江牛灣國考斷面達標這一核心任務,江門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扛起治水大旗,成立高規格領導機構,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并親自現場調研指導。成立環境保護委員會,實行黨政主要領導“雙主任”制,形成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套班子、各級各部門共同推進工作的局面。江門率先推行市縣鎮村四級河長制,建立了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制度,強化“雙公開”“雙考核”“雙問責”措施。聚焦潭江牛灣國考斷面達標這一核心任務,先后印發潭江牛灣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系列攻堅實施方案。
細化工作 推動潭江流域綜合治理
生活污染是潭江河整治的痛點之一。開平的塘口鎮興仁村共有60戶200多在冊人數,生活污水不加處理直接排入魚塘中。“魚塘很臟,村民都不愿意在邊上閑坐。”塘口鎮興仁村村主任方雙長說。經過整改,興仁村有了自己的治污系統,“化糞池預處理+厭氧水解工藝+人工生態濕地”處理工藝使得該村水質排放標準已達到一級A類標準,人工濕地種有美人蕉,村民們也愿意聚到村前樹下乘涼聊天。
據統計,為了強化潭江流域的生活污染治理,目前江門市已完成鎮級生活污水處理全覆蓋。江門市鎮級生活污水處理廠61個,處理能力達到每日12.86萬噸。2018年至2019年,牛灣斷面涉及區域先后完成15項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任務,區域內生活污水處理廠出水均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2019年,兩座日處理水量均為4萬噸的臺城第二污水處理廠和新美污水處理廠先后投入運行,全市已建成縣級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16個,處理能力達到每日109.3萬噸,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6.44%。
同時,推動工業污水處理是潭江河整治的一個重點,自2018年以來,江門市在牛灣斷面涉及區域11個重點工業鎮推進工業污水集中深度處理。截至目前,9個鎮已經配置集中式工業(或綜合型)污水處理廠或污水處理設施,2個鎮(街道)正抓緊推動集中式工業污水處理廠建設。
為了進一步推進工業污染防治,去年,江門市還按期完成區域內列入省清單的1697家“散亂污”工業企業(場所)綜合整治任務,聚焦潭江流域,組織開展“尖兵”系列專項執法、牛灣國考斷面環境專項執法行動等系列專項執法行動,檢查工業企業423家,立案查處違法企業67家,責令整改63家。
提供動能 治水持續發力
2019年3月15,江門市發布《江門市潭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辦法》(以下簡稱《補償辦法》),以潭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遵循統籌兼顧、治水為主、獎補結合、績效考核四大原則,選取當前潭江水質保護中重要及污染治理中影響大、改善難度高的指標權重納入核算,具體包括斷面水質達標情況(占比35%)、生態保護紅線區域面積(占比20%)、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面積(占比15%)、養殖強度(占比10%)、飲用水功能水庫水質達標情況(占比10%)、基本農田面積(占補償資金10%)等六項指標,將各項指標按照合理權重相加后形成最終補償金額。2019年、2020年,分別安排補償資金為1500萬元和3000萬元。
江門發布的《補償辦法》,為潭江流域各地區的水環境治理提供了動能,碧水攻堅戰得以持續穩步展開。江門市生態環境局成立工作專班,采用每日通報水質情況、每周碰頭、每月會商工作進展等方式,強化工作實時跟進,及時協調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到2019年底,共完成區域內640個入河排污口整治。到2020年上半年,全部消除一級支流17個劣Ⅴ類斷面。截至目前,牛灣斷面涉及重點區域13個生態修復項目已經運行。
此外,自2018年第四季度開始,江門市年投入資金1332萬元,在牛灣斷面涉及的38個鎮(街)組建鎮級環保巡查隊伍,每個巡查隊伍共有10名隊員,落實鎮級環保巡查工作,強化巡查執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