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榮 柯深镕
肇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路平不平、燈亮不亮、水臭不臭”等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難題持續發力,讓群眾成為文明創建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煙頭不落地、市民齊參與、煙頭換雞蛋”為提高市民群眾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近日,廣東省肇慶市再次開展相關活動激發市民群眾共同參與城市管理熱情。這只是肇慶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一個小小縮影。
肇慶歷史文化深厚,有2200多年歷史,曾是嶺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軍事重鎮。從古到今,肇慶都有講誠信、講團結、講友善,尊老愛幼的淳樸民風。
2020年是肇慶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優化年、攻堅年、關鍵年。今年年初,肇慶市在前兩年的基礎上,謀劃實施創文“十大攻堅行動”,推進本屆創建周期再上新臺階。
“十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品質
城東街道柳園社區是肇慶城區樓齡超30年的老舊小區,由于年久失修,基礎設施陳舊,樓房墻體不同程度脫落。近年來,通過“微改造”,該老舊小區重新煥發光彩,讓小區居民群眾交口稱贊。
“按照一點兩面三線六自選這個標準,主要對樓房、地面、照明等進行改造。我們把外墻全部翻新了,樓道一直從底層刷到頂層,照明、排水、綠化等也都改善了,還增加了好多個口袋公園。”柳園社區居委會書記、主任蘇靜誼告訴《小康》記者。
走訪中,記者看到社區環境整潔、設施多樣,運動器材、創文公益廣告多處可見,石凳石桌上不少社區居民在下棋聊天。蔡阿姨是社區老居民,她說原來這里很老舊,路面不平整,樓道有破損,沒什么娛樂設施,她對于現在的改舊煥新很滿意。
柳園社區“微改造”是肇慶創文一個縮影,也是該市創文“十大攻堅行動”中一項重要內容。“十大攻堅行動”有什么“硬核”內容?包括推進創文公益廣告“減量、提質、達標”;力促背街小巷老舊小區“潔凈、美觀、有序”;加快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套、齊全、實用”;實現社區網格管理“共建、共管、共治”;打造社區“15分鐘生活圈”,“清晰、便捷、舒心”等等。
惠民創文、精準創文、常態創文
背街小巷、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綜合整治;集貿市場進行升級,推動“超市化”發展;城區亮化工程裝燈率達100%;小區養老服務設施日漸完善……一樁樁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讓肇慶這個城市的和“里子”和“面子”一樣整潔、便利。
“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群眾的夸獎”。肇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路平不平、燈亮不亮、水臭不臭”等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難題持續發力,讓群眾成為文明創建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文明城市創建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經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方方面面,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重要抓手,協調各方事業發展。”肇慶市文明辦副主任梁凌宇對《小康》記者說,除了堅持惠民創文,肇慶同時堅持精準創文、常態創文。
從2018年開始,肇慶就制定了三年創建周期“三步走”步驟,堅持“一年一主題”:2018年是“夯實基礎年”,實施“八大整治提升行動”,對城市基礎設施進行全面建設、完善管理;2019年是“鞏固提升年”,實施“十大提升計劃”,對城市建設、市民文明行為等進行鞏固提升;2020年是“攻堅沖刺年”,實施“十大攻堅行動”,在工作全面提升水平的基礎上,對薄弱環節進行查漏補缺,填平補齊,全力以赴做好沖刺迎檢工作。
肇慶實行“把日常工作與創文工作深度融合”創建模式,把創文與經濟社會發展、部門本職工作、落實上級部署工作、疫情防控等深度融合,推動創文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努力實現“干部不累,群眾不煩、社會不怨”。為深入推進創文常態化,9月份,肇慶提出“四個不能亂”“十一個力度不能減”工作要求,城市管理、民生實事、市民文明素質提升等要做到“評時與平時”一個樣,持續保持城市環境整潔有序、生活環境安全便利、市民行為文明有禮的良好城市風貌。
文明創建 溫暖故事在上演
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有多高,就有多少溫暖的故事在上演。
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020年2月至7月“中國好人榜”。其中,肇慶高要葉海蘭上榜;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部門組織開展的2019年度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暨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宣傳推選活動中,端州區城西街道城中社區被推選為最美志愿服務社區;10月27日,中央文明辦等四部委聯合公布的2020年“新時代好少年”名單中,從小參加志愿服務和扶貧濟困的黃問一入選……
“我們社區醫療志愿服務隊隊長李鳳蘭,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真誠,幫助有需要的社區街坊。有口皆碑。”城中社區書記梁肖英告訴《小康》記者,城中社區志愿服務站通過吸納社區居民、在職員工、學校學生還組建有治安服務、黨員服務、科普服務、環保服務志愿隊等隊伍;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整合優化地方資源,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社區現有注冊志愿者2151名。
如今,在肇慶,志愿服務蔚然成風。肇慶組建了19支專業志愿服務隊,招募志愿者近1300人,提供志愿服務內容涵蓋了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網、環境保護、鄰里互助等項目,以及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困難群體、殘疾人、貧困戶等志愿服務活動,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