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妍 高睿
佛山市南海區在對口幫扶的云浮市三區(市)56條省定貧困村和涼山州北三縣,打出精準扶貧的組合拳,并因地制宜、巧用政策,發展出拆舊復墾、碳普惠減排量交易項目等脫貧新路子,開創了脫貧攻堅的南海新模式。
2016年8月,佛山市南海區對口幫扶四川省涼山州甘洛、越西、喜德(以下簡稱“涼山北三縣”),在廣東省內精準幫扶云浮市云安、云城、羅定三區(市)56條省定貧困村,一批批南海的干部來到偏遠山區,從住房保障、消費扶貧、產業扶貧、勞務協作等領域開展幫扶工作。
截至今年6月,南海區對口幫扶云浮三區(市)56條相對貧困村所有貧困戶已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而涼山州北三縣2019年扶貧協作工作以滿分成績通過佛山市績效考核,國家考核抽中南海區對口幫扶的喜德縣取得“好”的最高等次,甘洛縣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
永坑村:道路通、產業興、荒山綠、村民富
羅定市榃濱鎮永坑村是典型的山區村,以肉桂為主的種植業是當地農民增收的特色支柱產業。以前,因村里道路多是泥土路,山上都是羊腸小道,村里唯一的優勢項目肉桂無法順利走向市場。
2016年6月佛山市自然資源局南海分局駐村扶貧掛鉤以后,與村“兩委”對原村道加寬加固和硬底化,并建設環山路。“過去山路不通,我們運輸桂枝只能肩挑背扛,常常早上五點天未亮就上山,桂枝運下山來天已經黑了?,F在路寬了,摩托車、農用車、三輪車也可以上山,半小時就能完成了?!闭\送桂枝下山的村民胡靜譽告訴記者。
修了“扶貧路”,產業之路就越走越寬。2018年,駐村工作組籌集資金115萬元,在永坑村建設肉桂加工綜合廠,并于當年底對外招租,引入眾潤康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收購當地桂枝桂葉?!肮鹌さ氖召弮r格現在已經升至700元/百斤,桂農收入大幅增加。而且種植5年后,每年都能循環剝皮斬枝?!痹诂F任駐村第一書記蔡小松看來,肉桂可以成為當地村民穩定增收的產業。
2018年,廣東省出臺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相關政策。駐村工作隊盤活農村土地,發揮行業優勢,與永坑村“兩委”干部大力推進農村舊住宅、廢棄宅基地等閑置建設用地的拆舊復墾工作,將新政宣傳到村民和貧困戶家中。目前,永坑村拆舊復墾面積36多畝,總體收入約1250萬元。
金田村:以購代幫,開啟消費扶貧新模式
2016年佛山市南海區衛生健康局進駐羅定市分界鎮金田村開展幫扶工作。駐村工作隊以“強產業、促發展”精準扶貧思路,因地制宜培育巴戟雞產業。
短短四年,巴戟雞產業成為貧困戶致富產業,村民脫貧摘帽效果明顯。養殖大戶彭榮春說:“我家養的雞賣到深圳、珠海,我們家每人平均年收入差不多有2萬元,經濟情況比以前改善很多?!?/p>
同時,駐村工作隊探索消費扶貧新模式,引進“萬企幫萬村”項目?!按逦c順德阿多私房菜公司簽定供應合同,巴戟雞專供制作‘桑拿雞,解決扶貧雞銷售問題?!瘪v村第一書記蔡成輝介紹道。
疫情期間,巴戟雞滯銷,駐村工作隊還通過以購代幫助力消費扶貧。南海區衛健局局長孔小燕發動南海區各醫院干部職工伸出援手,以購代幫,助力促銷。駐村第一書記蔡成輝也變身“外賣小哥”幫銷巴戟雞。他說:“巴戟雞肉質鮮美,同事都很喜歡吃。我回南海的時候,把幾十只冰鮮的巴戟雞塞滿后備箱,幫忙運回去?!敝两瘢ㄟ^扶貧消費共購買巴戟雞2400只,16800斤,消費金額36.2萬元。
步賀村:“賣空氣換錢”實現村民受惠
羅定市羅鏡鎮步賀村坐落于海拔450-1000米的云霽山上。記者發現,這里山高路險,道路盤山而建,路兩邊是懸崖和峭壁。
近年來,廣東省以社會自覺為基礎、以商業激勵為手段,與碳排放權交易及低碳政策有機結合,在省內試點地區與省定貧困村實施碳普惠制試點工作。發展碳匯可以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同時在造林過程中幫助貧困村發展經濟。
來自南海區桂城街道的駐村工作隊敏銳的發現,步賀村群山環繞,每年林地產生的減排量,可以以“賣空氣換錢”的方式,通過碳普惠減排量交易,為村民帶來收益?!啊u空氣讓村民不通過砍伐生態林的方式獲取收益。我們讓他們了解‘賣空氣不會影響實際收益。”駐步賀村第一書記王偉桃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駐村工作隊摸底轄區有林權證的林地面積,通過村“兩委”會和村民代表會并申請二類調查數據,再通過第三方核證機構出具核證報告、省生態環境廳備案等,最后在廣州碳交易所交易平臺交易。
“‘賣空氣一年增收8萬,其中村委會收2.4萬,5.6萬分給自然村,實現村民受惠?,F在村收入超過10萬元。”王偉桃說。
清水村:貧瘠山區迎來富足新生活
2016年以來,佛山對口幫扶四川涼山州三縣,資金、人才、理念不斷涌向大山深處。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下,讓曾經貧瘠的山區,迎來富足的新生活。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涼山州甘洛縣蓼坪鄉清水村清水村在佛山南海區和德陽綿竹市的幫扶下,通過整合土地增減掛鉤和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集中實施安全住房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佛山投入援建資金1196.4萬元,高標準建設易地移民集中安置點。2019年10月,120戶457人住上明亮安全的新房子。如今的清水村,一棟棟獨具特色的小洋樓整齊排列,標準建設的黨群服務中心、幼教點、醫務室、文化室都讓人眼前一亮。
蓼坪鄉高山有機蔬菜基地,是清水村村民脫貧奔康的重要載體。佛山投入385萬元援建資金打造1080畝蓼坪鄉高山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150余個,帶動清水村75戶建檔立卡戶。2019年該村就近就地務工收入65萬余元,人均增收1300元,村集體收入3.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