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佳
湖北中醫藥大學
在網絡時代下,信息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學生也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快速獲取到更多知識,受到網絡多元化的影響,學生對于互聯網信息不能做到準確判斷,進而容易影響到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容易在虛擬網絡世界中迷失,因此高效加強思政教育工作十分重要。[1]現階段,高效思政教育工作形式和工作內容還比較單一和落后,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根據網絡時代的發展要求,高效思政教育工作也必須要創新和改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結合網絡時代發展特色,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優勢,通過線上教育加線下宣傳為主線,通過網絡及多媒體平臺為載體將思政教育進行深層次和全方位的滲透,充分體現出思政教育的價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雖然網絡讓人們的生活及溝通更加便利,獲取信息速度更快,信息資源更加豐富,學生的眼界得到拓寬,但受到多元化文化的影響,網絡中所傳播的信息并不都全是積極的,還有一些虛假信息或者是負面信息,學生對這些信息的真實性缺乏辨別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響,進而影響到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2]在網絡時代下,由于網絡媒體的自由度相對較高,管控難度大,學生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響,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進而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影響。
網絡時代下,信息傳播與交流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接受更多更有效的信息,而學生由于缺乏足夠的自控能力,更容易過度依賴網絡。作為新時代青年,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已經被互聯網充分滲透,衣食住行都可以通過線上渠道來解決,同時也可以通過社交平臺來進行溝通與交流。[3]雖然網絡的出現解決了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容易被網絡思維影響和限制,過度依賴網絡,降低了學生的思考能力,自理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在日常交往和生活中都缺乏了實踐技能的培養。
網絡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應當改變傳統的工作形式,教育工作者應學會通過網絡技巧來開展思政工作,借助互聯網技術充分挖掘思政教育資源,制定思政工作計劃,適當借助網絡平臺,建設思政教育平臺,宣傳馬克思主義以及正確的思政教育思想和觀念,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開設交流中心,讓思政老師和學生產生互動,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以便于及時為學生提供心理疏導,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及心理問題。[4]同時,對于網絡信息中不良信息要從源頭上切斷,在校內開設防火墻,攔截不良信息進入網絡環境。政府部門應加強建設網絡規范,打擊網絡中的不良行為及違法行為,加強對學生的監督與管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首先要在校內組建思政教育團隊,提高思政教育質量,教師要根據思政教育規律,結合時代發展特點以及先進的技術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同時還要根據網絡發展特點,加強對學生思政理論學習,正確的引導學生使用網絡,同時教師團隊還要加強自身的道德建設,結合互聯網特點加強對學生的網絡道德建設,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體系及工作方式進行創新,利用學生使用的網絡工具或社交APP與學生展開交流,通過多媒體平臺及時更新校園的思政教育動態,積極宣傳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獲取網絡信息的約束,思政教師應實施網絡道德建設規劃,根據網絡道德標準來對學生的言談舉止進行約束和規范,教師也適當對學生展開心理疏導以及管理。
由于學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網絡信息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學生對于豐富的網絡信息缺乏足夠的分辨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如反動文化信息、暴力、黃色信息等,對學生身心健康產生危害,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應幫助學生對正確價值觀念的樹立,為學生建立思想建設防線,堅定愛國精神和正確的思想觀念。與此同時,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對于校內網絡信息內容的傳播應建立一定的預警機制,刪除網絡中的不良信息,也禁止消極的信息及思想在校內傳播,提高網絡信息敏感度。[5]例如對于高校中常見的校園貸款的問題,就應加強宣傳和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金錢觀念,對于有部分需求的學生提供幫助,幫助學生解決困境。
在網絡時代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應當與時俱進,面臨著時代發展及變化給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為此要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效果,思政工作方法與工作形式就要不斷進行創新,采用互聯網來進行思政內容的宣傳,不僅要確保內容的時效性,同時還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教育工作者適當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及時的幫助,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思政工作水平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