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萍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第二中學
初中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屬于一個階段性劃分的重要環節,這一階段的數學學習不僅能夠為學生打好數學基礎作出貢獻,還能對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產生一定影響。并且,在初中這個學習階段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成績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一個重點關注內容,而想要真正的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成績,那么除了課堂的認真學習以外,復習也占有一定比例。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復習課堂的開展,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輔助,以此來提高數學復習課堂效率。
數學知識內容復雜、范圍廣泛,許多學生在進行初中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能夠較好的掌握知識,但這些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是處于比較零散的狀態的,因此,導致學生在進行知識運用的時候,不能夠及時有效的將相關知識點聯系在一起,從而解決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利用知識網絡的系統性和完整的性來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梳理。因此,在進行初中數學復習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畫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構建出一個方便理解、邏輯清晰的整體數學知識網絡體系,并通過這樣的知識網絡體系,將各個章節的數學知識進行連接,從而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更好的理清知識邏輯,提高學生知識應用的準確率。[1]
例如:在進行《相似三角形》這一板塊的知識復習時,教師可以從相關知識點出發,并將這些知識點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連接起來,增加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首先,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針對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判定條件、判斷方法等基礎知識進行回顧。然后,再針對學生復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總結,如: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認識較為零散、知識點之間的連接不夠熟練。接著,教師就可以利用樹狀圖的方式來將相似三角形的相關知識進行整理,讓他們以一種完整的知識框架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從而幫助學生進行理解。通過這樣利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網絡的方式,能夠很好的優化教學系統,能夠有效的讓學生疏通知識脈絡,更加高效的復習相關知識。
復習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對曾經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和鞏固,而在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是用一些較為平常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這對于提高數學復習效率來說是不夠的。[2]因此,在這樣的情形下,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帶領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復習,從而幫助學生真正的掌握自主思考邏輯,讓復習課堂發揮出更高的價值。
例如:在進行《反比例函數及其圖像》這一部分的復習時,教師可以從反比例函數的相關知識出發,利用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來讓學生加深對于知識點的印象。首先,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將反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圖像、反比例函數性質等一些相關的重要知識點進行回顧。然后,教師再讓學生根據剛剛回顧的知識點,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將上述的一些重要知識點充分的體現在思維導圖上。接著,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簡單的評價和修改,讓學生的思維導圖更加完善,以便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鞏固知識、加深印象。通過利用思維導圖加深學生知識印象的方式,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鞏固知識的效率,幫助學生強化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知識結合的融會貫通能力。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復習課堂中,教師一般比較注重強調自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并且只是要求學生將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強硬的進行記憶,這樣的方式并不能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發展。因此,老師需要通過思維導圖的輔助教學來轉變復習課堂的教學策略,從而使復習課堂更加適應新課標的目標和要求,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數學知識水平。
例如:在進行《有理數》這部分的復習時,教師可以針對這一整個板塊的知識進行劃分,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思維導圖,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來進行復習。首先,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針對有理數這部分的知識進行層次劃分。然后,教師再將劃分過的知識點應用到思維導圖的繪制上,分別成為思維導圖的主干和支干。接著,教師就可以利用整個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些主次分明的知識點,有效實現不同知識點之間的串聯,從而提高課堂復習效率。通過這樣利用思維導圖轉換復習策略的方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強化學習效果,對于復習課堂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復習課堂的開展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網絡、加深知識印象、轉換復習策略,從而幫助學生理清復習的思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初中數學教學水平得到更高一層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