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見
(鹽城市大豐人民醫院,江蘇鹽城 224100)
當前,我國已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冠心病患者數量也因此增多,且死亡率呈較快上升趨勢。據臨床數據統計顯示,冠心病已位列全世界十大死亡疾病首位,死亡率高達12.90%[1]。冠心病患者一旦未及時接受診治,冠脈狹窄就會引起心肌缺血,而心肌細胞長時間處于缺氧、缺血狀態則最終會演化為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身體免疫功能較差,對藥物的耐受性降低,且易合并多種疾病,治療難度大。因此,找尋一種有效且安全的治療方案,值得臨床深入探究。目前,臨床常用于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包括美托洛爾、曲美他嗪等,美托洛爾屬于β1 受體阻滯劑,曲美他嗪則屬于新型的3-AKT 抑制劑,均能夠有效治療冠心病。本研究選取2017 年7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71 例冠心病心力衰竭老年病患為研究對象,簡析美托洛爾、曲美他嗪治療效果,結果如下。
選取2017 年7 月至2019 年12 月鹽城市大豐人民醫院收治的71 例冠心病心衰老年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5 例)和觀察組(36 例)。對照組男性20 例,女性15 例;年齡61 ~92 歲,平均年齡(78.5±1.4)歲;病程3 ~12 年,平均病程(8.1±0.4)年;對患者心功能進行等級劃分,其中13 例患者心功能II 級,22 例患者心功能III 級。觀察組男性19 例,女性17 例;年齡62 ~93 歲,平均年齡(78.6±1.3)歲;病程4 ~12 年,平均病程(8.2±0.5)年;對患者心功能進行等級劃分,其中14 例患者心功能II 級,22 例患者心功能III 級。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 性。
納入標準:①確診罹患冠心病心力衰竭,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2]相關診斷標準;②患者年齡均超過60 歲;③均同意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對治療藥物有過敏史的患者;②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患 者。
兩組患者同時接受常規治療,包括β 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抑制劑、利尿劑等,對照組患者采用美托洛爾(珠海同源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7289,規格:50 mg)治療,用法用法:初始計量25 mg,2 次/d,后根據患者病情程度酌情增加,最多50 mg/次,3 次/d。觀察組患者采用美托洛爾、曲美他嗪(武漢遠大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80,規格:20 mg)聯合治療,前者用量用法與對照組一致,曲美他嗪20 mg/次,1 次/d。治療時間均為2 周。
觀察對比臨床治療效果,劃分為良好、一般、較差三個等級。良好:疾病癥狀消失,心功能指標處于正常范圍,無嚴重不良反應;一般:疾病癥狀明顯改善,心功能指標較治療前明顯好轉或出現輕度不適感;較差:疾病癥狀無較大改變或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總有效率=良好率+一般率。動態監測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改善情況,包括左室功能(LVEF)、心率(HR)、左室舒張末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內徑(LVESD)、心衰指標(血漿BNP)。記錄各組患者用藥后出現的不良反應,計算總發生率。
采用SPSS 21.0 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數資料以[例 (%)]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7.22%,高于對照組的80.0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例(%)]
兩組患者治療前心功能各項監測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各項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兩組各項指標均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所有患者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相比于單純冠心病患者群體,該病癥會使人體心臟功能快速下降,導致心肌無法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使得組織氧氣和營養缺失越發嚴重[3-5]。營養物質的缺失會進一步導致心肌細胞當中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合成效率大幅度下降,使得心肌細胞本身的能量代謝功能下降,心肌的順應性功能也會受到不良影響。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療上,通常選擇β 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利尿劑等緩解心臟循環系統障礙,盡量擴張心血管內徑,降低血液流動時受到的阻力,改善心肌缺血的癥狀,同時降低心肌細胞代謝過程中的耗氧量。但應用常規療法治療老年患者的效果不夠明顯,因為此類人群自身存在多種并發癥,且身體素質、免疫功能等與其它年齡段患者相比均較差,所以只能起到暫時緩解病癥的效果,無法真正發揮治療作用[6]。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別 n LVEF(%) HR(次/min) LVEDD(m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6 36.24±1.52 53.02±1.73* 96.12±2.33 78.75±2.02* 69.13±3.94 51.77±1.88*對照組 35 36.25±1.51 45.15±1.74* 96.13±2.31 90.91±2.03* 69.15±3.92 62.13±1.89*t 0.23 16.22 0.41 24.11 0.55 14.1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n LVESD(mm) BNP(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6 47.78±1.02 33.02±1.44* 43.34±3.35 28.99±5.56*對照組 35 47.79±1.04 40.98±1.45* 43.35±3.37 38.93±5.57*t 0.51 14.19 0.99 20.29 P>0.05 <0.05 >0.05 <0.05
美托洛爾屬于β1 受體阻滯劑的一種,可以有效抑制人體內分泌系統的異常激活狀態,同時抑制心肌細胞當中β 受體的活性,減低細胞中兒茶酚胺的濃度,進一步舒張血管平滑肌,為心肌組織提供更多的血液供應,改善心臟的基本功能,降低心臟細胞內毒性物質的積累[7-8]。根據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長期服用美托洛爾可以有效抑制人體內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控制水、鈉離子在細胞內的濃度,避免血管平滑肌異常收縮,減緩心肌細胞重構的發生進程,從而降低冠心病合并心衰老年患者的急性病死率。曲美他嗪則屬于新型的3-AKT 抑制劑,該藥物進入人體后,不僅可以提升心肌細胞內葡萄糖的代謝效率,還能進一步抑制細胞中內皮素、氧自由基等物質的合成效率,從而保障了心肌細胞內環境的平衡狀態,減少冠心病引發的心肌缺氧性損傷,降低心肌運動過程中產生的負荷。根據藥理學研究顯示,曲美他嗪的有效物質能夠在缺氧的條件下保障心肌細胞中線粒體的功能,減少細胞代謝時氧自由基的生成,降低中性粒細胞的影響[9]。此外,該藥物還能抑制游離性脂肪酸的代謝,提升乳酸的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對心肌細胞的保護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22%,明顯高于對照組80.00%,說明聯合用藥治療效果更加確切。觀察組病患持續服用美托洛爾、曲美他 嗪 藥 物 治 療 后HR(78.75±2.02)次/min、LVEDD(51.77±1.88)mm、LVESD(33.02±1.44)mm、血 漿BNP指標(28.99±5.56)pg/mL 均明顯低于單純使用美托洛爾治療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說明聯合用藥方式更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臟功能。該結果與李堪董等[10]研究結論相一致。另外,觀察組患者治療時不良反應率為8.33%,對照組為5.71%,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說明聯合用藥并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概 率。
綜上所述,冠心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通過服用美托洛爾、曲美他嗪治療效果確切,能夠有效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