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妮
1993年,某訓練基地。風聲呼嘯,一片零星草地上黃沙飛揚,巫曉歡穿著迷彩服,架著“81”式自動步槍,瞇著一只眼,緊盯著100米開外的一根竹竿的第二節——這是一場臨時發起的比賽,不用瞄準鏡,全靠裸眼。“中了!”子彈剛擊發完,小伙兒沉穩的聲音響起。戰友拿起望遠鏡,看不真切,等竹竿被拔回來,第二節果然黑黢黢一個洞。
那時的小伙兒,是24歲的部隊教官巫曉歡,擁有“槍王”的自信和底氣。如今,27年過去,巫曉歡已成為金華市人民警察培訓學校的教官,他將實戰中的技能和出槍時的自信,教給了一代代金華民警。
18歲那年,軍人家庭出身的巫曉歡也一頭扎進了部隊。有些人生來就有天賦,巫曉歡就是這樣的人——只要是射擊類,沒有他不行的。除了拿下新警比賽第一名, 休息時間里,巫曉歡把部隊周圍氣球射擊小攤的一等獎拿了個遍。后來,老板們見了他,都苦笑著連連擺手。
1989年,巫曉歡以總分第一考入武警杭州指揮學院,1992年以全優總分第一名畢業,成為這所學校15年來第一個全優學員。1993年,他回武警杭州指揮學院當教官。1997年,巫曉歡轉業,分配至金華市人民警察培訓學校擔任教官。
“除了近兩年剛分配的新警,金華近90%的民警都聽過我的課。”巫曉歡說。
不過,巫曉歡的課可不是那么“好聽”的。從部隊出來的他,教學不按“套路”出牌,直叫人又驚又喜。
那是一節基礎槍械課。“警用槍械是……”教室里,40多名新警都認真盯著巫曉歡的臉,誰都沒有看到,在講臺下,他偷偷將手伸到了背后,拔出了一把槍,毫不猶豫地扣動了扳機!
“砰!”擊發的槍聲,回音響徹整個教室,學員們瞬間炸鍋:有的尖叫,有的抱頭,還有的藏桌子底下。巫曉歡慢慢把槍舉起來,教室里又出現新一陣騷動,“是真槍!這么響!”底下開始交頭接耳。
巫曉歡就這么站著,3秒、5秒……直到教室安靜下來。“這是空包彈。”巫曉歡開始講起了空包彈的知識,“你們今后的警隊生涯,多少會遇到一些實戰,如果對方冷不丁開槍,你們這反應,怎么實戰?”
這就是巫曉歡的情景模擬教學,將學生們帶入到真實場景里,“這之后,我講什么,他們都會精神高度集中。”膚色黝黑的巫曉歡放聲大笑。
“全省公安系統優秀射擊手趙東,就是我培養的。”說起自己的學生,巫曉歡面帶自豪。當時在專業射擊隊尖子生中,巫曉歡獨具慧眼相中“長手臂”趙東,根據他的優勢,制訂培訓計劃,精心施教。
練槍法,耐力很關鍵,巫曉歡陪著趙東長跑;要練習穩定性,就在槍上系上一塊磚,端著槍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幾個小時,巫曉歡就陪在邊上。
對于趙東而言,巫曉歡的教學中,有一個“絕技”是他感觸最深的。每天的訓練結束后,巫曉歡都要求他寫訓練筆記,用文字刻畫、描述當天最滿意的一槍:腳、膝蓋、站位、肌肉發力,每個細微的感受都要記錄下來。
全省公安系統軍用手槍實彈射擊比賽前一晚,巫曉歡只讓趙東做了一件事:去賽場熟悉、感受環境。那場比賽,趙東成功拿下了綜合成績第一名。后來,趙東再遇到巫曉歡,聊起那場比賽感慨良多,“那晚,我坐在臺階上,在腦子里預演模擬了第二天比賽的全過程,回想著最滿意的每一槍,第二天果然發揮特別穩。”
